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积极控制血压及入液量控制治疗后发生新发脑梗死原因,评价风险.方法 对我科自2006-2010年间由心内科、老年科等科室因心脏疾患等原发疾患住院治疗期间发生脑梗死而转入我科的10例老年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同时对比分析同期我科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心功能危象情况.结论 因过分限制液体入量造成新发脑梗死多见,而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鲜有因未限液而导致心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应用不同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对高原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发病24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 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应的 内科综合治疗,其中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和阿司 匹林联合治疗组则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方案(阿司匹林1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和28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情况、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以及出血转化率和死亡率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后比同组治疗前NIHSS均有显著降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4 d及28 d NIHSS评分为5(3, 7)和4(3,6),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同期NI HSS评分[7(5,9)和6(4,8)](P分别为0.03和0.02)。联合 治疗组中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为11.1%(5例),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的35.5%(16例)(P =0.04)。两组 28 d内缺血性卒中后出血转化率及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表现出对急性高原性缺血性卒中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增 加出血转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血管介入与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降纤酶联合应用在小鼠脑缺血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小鼠脑缺血模型,8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只),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和降纤酶治疗,观察组小鼠采用血管介入联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降纤酶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及相关标记物蛋白(MMP-9、SOD、NLRP3)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Vs值、Vd值、NDS评分、MMP-9、SOD、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缺血小鼠的神经功能、改善血流障碍、降低氧化活性和炎症,效果优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高原地区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的长期预后。 方法 对2007年-2011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完成且接受随访的3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未破裂 宽颈动脉瘤的久居高原患者,术后3年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明 确支架内狭窄发生率、动脉瘤复发情况。调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情况。 结果 32例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架内狭窄5例(15.6%),均为术后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动 脉瘤复发6例(18.8%),其中2例(6.3%)为小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动脉瘤体部分显影;4例(12.5%) 为超过1.5 cm的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大型动脉瘤。3年随访期内无一例患者因栓塞后动脉瘤破裂。 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高原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术式有效、可行,复发率较低,支架内 狭窄发生率与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不规范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天眩清注射液在高原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2008年收住高原脑水肿病例36例分为对照组(高压氧治疗)与治疗组(天眩清联合高压氧治疗),其中对照组20例,治疗组16人,两组患者在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天眩清联合高压氧治疗组在头痛、头晕、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改善程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天眩清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改善高原脑水肿患者多数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值得临床与实验室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339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HBMEC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ox-LDL(50 mg/L)组、ox-LDL+si-NC组(转染si-NC+50 mg/L ox-LDL)、ox-LDL+si-LINC00339组(转染si-LINC00339+50 mg/L ox-LDL)、ox-LDL+miR-NC组(转染miR-NC+50 mg/L ox-LDL)、ox-LDL+miR-149-5p组(转染miR-149-5p+50 mg/L ox-LDL)、ox-LDL+si-LINC00339+anti-miR-NC组(共转染si-LINC00339和anti-miR-NC+50 mg/L ox-LDL)及ox-LDL+si-LINC00339+anti-miR-149-5p组(共转染si-LINC00339和anti-miR-149-5p+50 mg/mL ox-LDL)。RT-qPCR检测LINC00339和miR-149-5p的表达水平;分别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INC00339和miR-149-5p的靶向关系。结果:ox-LDL诱导的HBMEC中LINC00339的表达水平升高,miR-149-5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抑制LINC00339表达或过表达miR-149-5p可致HBMEC的MDA含量降低,SOD和CAT活性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Bax表达水平降低(P<0.05)。LINC00339靶向调控miR-149-5p,敲减miR-149-5p表达逆转了抑制LINC00339表达对ox-LDL诱导的HBMEC氧化损伤的作用。结论:抑制LINC00339表达可能通过上调miR-149-5p表达抑制ox-LDL诱导的HBMEC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海拔2230 m)动脉弹性功能(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与非心源性脑梗死复发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HDI-DO-2020动脉测试仪测定了342例脑梗死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并对该组脑梗死患者进行了12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其动脉弹性功能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 高原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复发率低于腔隙性脑梗死(17.17% vs 22.6%, P<0.05);小动脉弹性指数C2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而复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2降低的更明显。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小动脉弹性指数C2与腔隙性脑梗死复发有密切关系。结论 高原地区小动脉弹性指数C2与非心源性腔隙性脑梗死复发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常规检测C2变化对高原地区预测和防治脑梗死复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青海世居藏族生活环境、饮食结构与脑卒中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之间关系,探讨生活环境及饮食生活习惯对于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中我科收治的168例青海世居藏族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出血组及缺血组,其中出血组77例,缺血组91人,对比同期汉族患者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发病情况。结果:藏族患者中出血组与缺血组两组在脑卒中总体人群中所占比例与汉族人群比较明显不同,其中出血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汉族,而缺血组比例低于汉族,同时其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藏族出血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汉族,而缺血比例低于汉族,同时其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亦存在明显差异,考虑与其特殊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等多因素相关。其作用机制值得临床与实验室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后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方法:分析本院过去2年中收治的2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预后等加以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不伴有生殖系统表现,经过驱梅治疗后预后好.结论:神经梅毒好发于中年男性,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者少见,极易误诊,在临床上早期发现,及时正规治疗对本病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