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术前虚弱对老年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06例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其中男性103例,女性203例;年龄65~89岁,平均(74.5±6.2)岁。术前根据改良虚弱指数(mFI)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虚弱组(mFI≥3分)与非虚弱组(mFI<3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身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住院时间、30 d再入院率)。并绘制mFI预测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ROC曲线。 结果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的术前虚弱发生率为34.3%(105/306)。虚弱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2%(37/105),高于非虚弱组[16.9%(34/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虚弱预测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敏感度为63%,特异度为89%。 结论术前虚弱显著增加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80例接受全身麻醉下结直肠手术的老年病人纳入研究,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根据"Z"计分法判定是否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OCD危险因素。结果 19例病人被判定为POCD (24.7%)。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8.391,95%CI:2.208~31.882),术后禁食时间≥3 d(OR=5.236,95%CI:1.998~13.721),术后第2天全身炎症反应(SIRS)评分≥3分(OR=6.995,95%CI:1.948~25.111)是老年结直肠根治术后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史、术后禁食时间≥3 d以及术后第2天SIRS评分≥3分对老年病人结直肠术后发生早期POCD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在心肺转流(CPB)期间输注小剂量尼卡地平对脑血流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CPB下CABG患者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60~79岁,BMI 18~29 kg/m2,ASA 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50%。采用随机双盲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尼卡地平组(N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32例。N组在CPB开始后输注尼卡地平0.2~0.5 μg·kg-1·min-1,于CPB停机后停止输注。C组于相同时点输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T0)、外科切皮时(T1)、CPB 30 min(T2)、60 min(T3)、停CPB 30 min(T4)、60 min(T5)的动脉血气、心输出量(CO)、颈内动脉血流量(Q-ICA)、颈内动脉直径(D-ICA)和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记录术中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 与C组比较,T2—T5时N组Q-ICA和D-ICA明显增加,rScO2明显升高(P<0.05)。两组T0—T5时动脉血气指标、T0、T1时Q-ICA、D-ICA和rScO2、术中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CABG患者CPB期间输注小剂量尼卡地平可以增加颈内动脉血流量,升高rScO2,减轻围术期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5.
<正>近年来,超声的应用提高了麻醉实践中常用技术的安全和质量,如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超声指导椎管内麻醉,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等。此外,床旁超声即时诊断各种临床状况,对围术期决策过程也具有重要的影响[1]。国内外许多研究报道了床旁超声快速评估胃内容物及容量以及围术期误吸风险的技术,本文将着重对床旁快速胃超声予以全面综述以期提高围术期临床安全性。新型床旁超声评估围术期误吸风险肺误吸是常见而严重的麻醉相关并发症,近几十年来,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吗啡缓解侧切产妇产后会阴部疼痛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要求自然分娩且经历侧切的产妇145例,随机分为三组,脐带结扎后硬膜外分别给予内含1 mg吗啡(M1组)或2mg吗啡(M2组)的生理盐水10ml,或单纯生理盐水10ml(C组)。随访记录产妇产后24h内静息和活动状态现实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及活动时PPI中重度疼痛出现时间;同时记录吗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静息状态PPI中重度疼痛的比例M2组(2.1%)明显低于M1组(15.7%)和C组(19.1%)(P0.05);活动状态PPI中重度疼痛出现时间M2组(15.7±1.4)h明显晚于M1组(11.0±0.9)h和C组(11.0±1.0)h(P0.05)。然而,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的累积发生率M2组(102.1%)明显高于M1组(43.1%)和C组(12.8%)(P0.05)。结论脐带结扎后硬膜外注射2mg吗啡虽然显著减低产妇静息PPI中重度疼痛的比例并推迟活动时PPI中重度疼痛的出现时间,但是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需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67.
背景 焦虑是临床常见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躯体及心理应激.目前暂无系统、有效的治疗指南可预防或减少围手术期焦虑反应.目的 介绍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非药物干预治疗(non-pharmacologic intervention)在围手术期焦虑的应用进展.内容 阐述围手术期焦虑对机体造成的心理及生理等不良影响,着重从情绪、认知及行为三方面介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围手术期焦虑非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趋向 围手术期非药物干预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具有安全、舒适、无药物副作用等优势,治疗效果显著,是抗焦虑治疗措施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穿刺法在新生儿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观察其置管成功率。方法:将70例实施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儿行针尖斜面向下穿刺法,对照组患儿行针尖斜面向上穿刺法。结果: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多次穿刺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堵管、渗血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运用针尖斜面向下穿刺技术可提高新生儿动脉置管成功率,降低血肿并发症,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联合60%吸入氧浓度(inspired oxygen fraction,FiO2)对OLV患者氧合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OLV时各组均使用60%的FiO2,通气侧分别采用0、5、8、10 cmH2O PEEP。于OLV前即刻(T1)、OLV 10 min(T2)、OLV 15 min(T3)、OLV 30 min(T4)、OLV 60 min(T5)、OLV 120 min(T6)时分别经桡动脉与右颈内静脉中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记录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呼吸力学等指标;记录术后第2天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和PPC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2例患者OLV中发生低氧血症而退出本研究,共118例患者完成试验。T2~T6时D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3~T4时C组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4时B组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2~T5时D组PaO2明显高于B组(P < 0.05);T2~T4时D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B组(P < 0.05)。T5时D组PaO2明显高于C组(P < 0.05)。T2~T6时B、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A组(P < 0.05),T2~T5时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B组(P < 0.05)。T4~T6时C、D组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明显高于A、B组(P < 0.05)。术后第2天B、C、D组CPIS明显低于A组。结论:OLV时FiO2为60%条件下,联合5、8和10 cmH2O PEEP均可改善氧合、降低肺内分流、增加肺动态顺应性,降低驱动压及CPIS,从而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其中10 cmH2O PEEP改善氧合的效应出现得更早,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二维和三维两种方法测量计算人工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9年3~6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择期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瓣膜置换结束后采用二维TEE测量左心室流出道直径,计算左室流出道横截面积,同时采用三维TEE,通过3D几何量化软件直接描记测量左室流出道横截面积。使用平衡方程法,分别计算所置换人工二尖瓣的有效瓣口面积(EOA),采用Bland-Altman PLOT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组结果EOA-2D和EOA-3D的一致性,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二维和三维法测量共34对EOA值,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为(2.22±0.71 cm2 vs 2.35±0.70 cm2n=34,P < 0.001),差值均数为(-0.14±0.20 cm2),95%一致性界限为(-0.53,0.25 cm2);EOA-3D和EOA-2D的回归方程为y=0.27+0.94×x,相关程度较好。结论TEE二维和三维描记两种方法测量计算人工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的一致性较好,二维法测量结果略低于三维法约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