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97篇
药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01.
目的 检测我国不同地区动物中狂犬病毒带毒率并分析糖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方法 El.ISA、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586份采集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犬、猫,蝙蝠和野鼠脑标本和16份犬唾液中狂犬病街毒,阳性标本乳鼠颅内接种.并测序.结果 ELISA、免疫荧光法均在犬脑中分离到10株狂犬病街毒,其中贵州省113份犬脑中分离到2株病毒,湖南省62份犬脑中分离到2株病毒,武汉市70份犬脑中分离到2株病毒,江苏省85份犬脑中分离到4株病毒,沈阳市69份犬脑中未分离到狂犬病毒;79份猫脑、100份蝙蝠脑及8份鼠脑中未检出狂犬病街毒,16份犬唾液标本未检出狂犬病毒.在贵州省和武汉市,冬季采集的112份犬脑末检出狂犬病毒.春夏季采集的40份犬脑中,4份阳性.分离的10株狂犬病毒阳性株颅内接种乳鼠后.均发病死亡.所有分离株均属狂犬病毒基因1型,可分为4个亚组.结论 同一地区的狂犬病毒分离株以及相邻省份的狂犬病毒分离株的同源性十分接近,动物样本采集时间与狂犬病毒阳检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了解我国门诊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 在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173家医院的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监测,收集腹泻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送58家网络实验室采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并分析2009-2013年不同地区、人群以及时间的诺如病毒检出率。结果 在34 031名腹泻监测病例中,有11.6%的病例检出诺如病毒。其中6~23月龄儿童和>45岁人群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3.7%和12.4%。一年中以秋、冬季检出率较高;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诺如病毒在冬季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7%和11.6%;而亚热带地区,以秋季检出率最高(14.3%)。诺如病毒检出的主要型别为GⅡ组(89.9%)。结论 诺如病毒对我国各年龄组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儿童和中老年门诊腹泻病例中较为常见,并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且不同气候带地区的流行高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评价BG-Sentinel mosquito trap (BGS-trap)对登革热媒介成蚊的监测效果,为我国登革热暴发现场伊蚊成蚊监测、风险评估及预测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西双版纳州所辖景洪市、勐腊及勐海县,利用BGS-Trap进行伊蚊成蚊监测,捕获蚊种经形态学鉴定.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日捕获所有蚊虫进行分析.结果 景洪市5d研究期内,共布放20台BGS-trap,累计捕蚊240 h,捕获蚊虫26只,其中,埃及伊蚊雌性1只,白纹伊蚊8只(雌7只,雄1只),致倦库蚊17只(雌16只,雄1只).勐腊、勐海县各放置BGS-trap 3台,捕蚊时间各108 h,均未捕到埃及伊蚊及白纹伊蚊.勐腊县捕获三带喙库蚊2只(雌雄各1只),勐海县捕获致倦库蚊2只(雌雄各1只).结论 BGS-trap在此次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现场伊蚊成蚊监测中效果不理想,需在现场和实验室对该装置进行进一步媒介伊蚊成蚊监测效果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沿岸虫媒病毒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方法使用诱蚊灯捕蚊,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007年7月在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沿岸6个采集点采集到3属3种共3359只蚊虫标本,从中分离到11株病毒分离物,鉴定结果显示有5株为版纳病毒,3株为环状病毒样病毒,其余3株分离物有待进一步鉴定;版纳病毒新分离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株版纳病毒之间第12片段序列高度同源,核苷酸同源性为92.1%~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2.8%~99.5%;并且与北京分离株和云南分离株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1.3%~98.7%;氨基酸同源性为90.8%~100%;系统进化分析提示,版纳病毒新分离株与北京、云南分离株位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中。结论在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沿岸首次分离到版纳病毒和环状病毒样病毒,新分离版纳病毒与北京、云南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05.
虫媒病毒是指通过吸血昆虫叮咬敏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一类病毒,目前全世界已发现537种,其中蚊虫传播虫媒病毒有300余种,占总数的50%以上[1]。蚊传虫媒病毒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病,如引起脑炎的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气温与济南市4 个区居民日均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探讨气温在不同滞后天数下对各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济南市4 个区(市中、槐荫、天桥、历下)2008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死亡资料,以及同期气温数据和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效应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滞后天数时气温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部分亚类(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结果 济南市4 个区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暴露-反应曲线为“W”形;低温的滞后天数较长,累计效应可达1 个月,高温的滞后天数较短,不超过5 d,且呈现出收获效应;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热效应,高温当天的RR 值分别为1.12(95%CI:1.07~1.17)、1.06(95%CI:1.02~1.31)、1.08(95%CI:1.003~1.16)、1.10(95%CI:1.02~1.20)、1.13(95%CI:1.003~1.26),滞后期较短,泌尿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病在极高温时有较高的RR 值,分别为2.30(95%CI:1.18~4.51)、1.65(95%CI:1.02~2.69);其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均呈现出一定的冷效应,30 d 滞后的累计效应分别为1.51(95%CI:1.42~1.60)、1.90(95%CI:1.64~2.20)、2.12(95%CI:1.67~2.69)、1.48(95%CI:1.08~2.03)、1.60(95%CI:1.46~1.75)、1.40(95%CI:1.26~1.55)、1.68(95%CI:1.45~1.95)。结论 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的非意外死亡及各死因别死亡存在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是其危险因素,在高温或低温期间需针对敏感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收集到的64例临床诊断喉癌病例的石蜡组织标本应用Luminex及PCR的方法对HPV感染进行基因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HPV16/18E6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在64例临床诊断的喉癌病例中,通过Luminex及PCR的方法发现7例病例具有HPV的感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18例病例具有HPV16/18的感染,基因及蛋白检测的总阳性率达到39.1%.结论 此研究发现在喉癌患者中较高的HPV感染率间接说明HPV感染对喉癌发生的重要性,为阐明喉癌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CTXΦ是否可以在没有TIE(toxin-linked cryptic)因子的非产毒霍乱弧菌染色体上整合,以及是否可以在霍乱弧菌小染色体上整合。方法 筛选染色体上没有整合CTXΦ及TIE基因组的霍乱菌株(CTX^- TLC^-),检测这类菌株染色体上是否有类似的CTXΦ染色体整合位点attB。以含有CTXΦ的RS区及整合位点的自杀质粒pKRSn与pKRSe结合转移到CTX^-TLC^-及CTX^- TLC^+菌株,观察染色体整合情况,并分析整合位置的序列。结果 CTX^-TLC^-菌株存在与CTXΦ染色体整合位点相似的序列。在CTX^-TLC^-菌株当中,CTXΦ基因组存在于小染色体上:自杀质粒pKRSn与pKRSe可以在TLC^+及TLC^-菌株的大染色体发生整合,也可以在TLC^-菌株的小染色体发生整合。结论 CTXΦ可以在霍乱弧菌的两条染色体上通过高度相似或一致的attB位点发生整合,另外也提示TIE在CTXΦ的大染色体整合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构成,及该地区北京家族菌株的分布特征。 方法 从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收集2011年全年临床分离的372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及其372例来源患者的背景资料,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方法和BioNumerics 5.0软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将372株临床菌株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与SpolDB 4.0数据库进行比对。另外,采用NTF及LSP 对北京家族菌株进行分析。来源患者中汉族和蒙古族分别为282例及84例,其他为回族4例,维吾尔族和满族各1例,例数过少,因此仅分析主要民族与北京家族的易感性。以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分析不同民族与北京家族易感性。 结果372株临床菌株共分为48种基因型,其中24种基因型为新的型别。85.48%(318/372)为北京家族,同时存在T家族(仅次于北京家族的主要流行基因型)占4.84% (18/372)、H家族(Haarlem)0.81%(3/372)、MANU家族(2004年最先于印度Delhi发现)0.27%(1/372)和LAM家族(Latin American and Mediterranean,拉丁美洲和地中海家族)0.27%(1/372)。汉族北京家族菌株占87.94%(248/282),非北京家族菌株占12.06% (34/282),蒙古族北京家族菌株79.76%(67/84),非北京家族菌株20.24% (1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12, P=0.057)。 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具有多态性,且北京基因型为该地区主要流行株,而北京家族菌株与民族易感性间无关联。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