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43篇
临床医学   622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81.
NK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是一种免疫T细胞,同时表达传统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表面标志,经特异抗原刺激后能够分泌大量细胞因子,调节Th1/Th2平衡,在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NKT细胞能够发挥抗肿瘤和抗感染效应,进而加大了NKT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的应用,帮助患者重建移植后免疫.因此,进一步了解NKT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特征及其具体免疫调节机制,对运用NKT细胞防治移植中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NK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分类、分化发育,免疫活化及NKT细胞与GVHD(包括机制)、NKT细胞与肿瘤、NKT细胞与感染和NKT细胞与临床GVHD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2.
淋巴组织肿瘤类型繁多,分类复杂,各个研究组织曾提出许多分类方法,如Rappaport分类、Kiel分类、Lukes-Colins分类、WF分类、REAL分类等,但均未被广泛接受.2001年在REAL分类的基础上制定的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综合了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和临床特点,为淋巴瘤分类的标准化和交流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8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本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等问题,各国执行的标准仍不统一.为了进一步规范ITP的命名、定义和疗效评价等,2007年成立了由来自意大利、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奥地利和瑞士的20位专家组成的ITP国际工作组.该工作组于2007年10月在意大利的维琴察(Vineenza)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会后对没能形成共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最终的工作报告于2007年12月8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的第49届美国血液学年会期间正式成文,并于2008年11月12日正式发表于杂志上.现介绍如下,以便国内同道了解.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对正常CD4-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和分离15例AA患者和10例正常人BM-MSCs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结合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MSCs的形态和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诱导BM-MSCs成骨和成脂,综合进行BM-MSCs鉴定。BM-MSCs与免疫磁珠负集的外周血CD4-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CD4-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倒置显微镜和BrdU方法分析CD4-细胞的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CD4-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正常人和AA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呈长梭形,辐射状或旋涡状贴壁生长;诱导后均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均表达CD105、CD73、CD90、CD29、CD44、CD49e、CD166、CD13和HLA-ABC,不表达CD34、CD45和HLA-D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A患者BM-MSCs抑制CD4-细胞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减弱(P<0.05)。同时,AA患者BM-MSCs抑制CD4-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AA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调节CD4-细胞免疫功能方面存在缺陷,可能进一步加重骨髓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85.
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是一种兼具烷化剂和抗代谢作用的细胞毒药物,该药在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瘤中显示了良好疗效.临床以及体外实验显示,其与烷化剂等少有交叉耐药.苯达莫司汀单药或联合利妥昔单抗目前已经成为CLL初治以及复发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利妥昔单抗复发耐药的患者,其总反应率90%~92%,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86.
GATA-1是GATA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识别GATA基序并与之结合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GATA-1通过促进红系和巨核系特异性基因的转录从而促使红系和巨核系细胞的发育成熟.特别是近来又发现GATA-1也是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分化发育,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87.
目的:在WHO分类中,FAB分型中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MDS—RAEBT)被划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本文探讨该划分的合理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比较58例老年AML患者、8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10%~19%(骨髓原始细胞10%~19%)患者和37例MDS-RAEBT患者在临床和染色体核型及共同累及的染色体异常类型上的区别。结果:MDS-RAEBT和MDS-RAEB在病程、WBC、Hb、肝脾肿大比例、正常核型和复杂核型比例及共同累及的染色体异常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和老年AMI,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S-RAEBT应该划分为MDS,该结论有待于前瞻性实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8.
目的阐明PHⅡ-7逆转肿瘤耐药的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阿霉素、PHⅡ-7及二者联合用药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的IC50值,提取不同浓度PHⅡ-7作用48h后K562和K562/A02细胞RNA,以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分析PHⅡ-7对MDR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最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PHⅡ-7作用前后,K562和K562/A02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改变。结果 PHⅡ-7本身具有抗肿瘤活性,对K562和K562/A02IC50值分别为(1.37±0.37)μmol·L-1;(1.48±0.34)μmol·L-1。此外PHⅡ-7还能协同提高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K562组CDI值为0.22,K562/A02组CDI值为0.09,其对耐药细胞的协同作用更为明显。阿霉素和PHⅡ-7同时作用于K562/A02,随着PHⅡ-7作用剂量的增加,K562/A02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细胞内阿霉素浓度伴随PHⅡ-7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结论 PHⅡ-7不仅本身是有效的肿瘤细胞化疗药物,还具有下调MDR1耐药基因表达的作用,从而有效逆转K562/A02细胞的耐药现象,增强化疗药物阿霉素的细胞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寻找生存素(survivin)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基于sur-vivin与其抑制性配体Smac/Diablo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含有149,214个小分子的三维结构数据库进行筛选。通过初步活性测定确定活性较高的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其对凋亡,细胞周期及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利用分子图像学方法分析化合物与survivin之间的作用模式。结果通过能量打分并根据结构多样性和类药性原则,最终选择了35个化合物进行初步活性测定,其中有9个化合物显示出明显的抑制活性,3个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在30μmol.L-1以下。选择其中活性最高的化合物1-19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小剂量的1-19能够促进细胞的早期凋亡,诱导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导致细胞发生S和G2/M期阻滞。分子图像学分析显示活性最高的1-19能够与survivin配体结合区的71位天门冬氨酸形成两个稳定的氢键。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理活性测试以及分子图像学分析,初步确定了一个针对survivin的全新的先导化合物,为今后survivin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PHⅡ-7 作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k562 的机制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PHⅡ-7是以靛玉红为模板合成的一种抗肿瘤药物,并有显著逆转耐药作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在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中,PHⅡ-7可与烯醇化酶ENO1相结合。本研究旨在探究PHⅡ-7通过ENO1对k562细胞体外抑癌作用机制。方法构建ENO1表达稳定干扰细胞株k562-shENO1和对照细胞株k562-shCON。通过MTT法检测PHⅡ-7对k562-shCON和k562-shENO1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细胞计数法检测k562-shCON和k562-shENO1细胞株生长差异;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水平。采用逆转录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通过real-time-PCR和免疫印迹实验验证k562-shCON和k562-shENO1干扰细胞株成功建立。k562-shENO1和k562-shCON细胞株体外生长无显著差异,PHⅡ-7对k562-shENO1和k562-shCON细胞株IC50无显著性差异。PHⅡ-7可诱导k562-shENO1和k562-shCON细胞株凋亡,并可激活caspase3、caspase9和PARP等凋亡相关蛋白。与k562-shCON相比较,k562-shENO1细胞对高浓度PHⅡ-7诱导凋亡作用更敏感。结论烯醇化酶ENO1与PHⅡ-7在人慢性粒白血病k562细胞中作用密切相关,干扰ENO1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PHⅡ-7的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