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以艾恒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38例鼻咽癌、食管癌、胃癌、小细胞肺癌、肠癌、卵巢癌患者,应用以艾恒为主联合化疗方案,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PR 12例,总有效率为31.6%。主要毒副作用为外周感觉神经毒性,而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副反应及肝肾毒性、脱发等轻微。结论 艾恒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讨癌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glucorticoids,GC)是否安全。方法有糖尿病史或治疗前发现糖尿病者进入糖尿病组,无糖尿病史治疗前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进入空腹血糖损害(i 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组,通过计算机随机筛选出最适合与实验组配对者作为对照组。GC及化疗根据需要按常规选择,定期测定全部患者的静脉血糖、糖尿病患者和IFG患者的毛细血管血糖,前瞻性评价GC治疗后的血糖变化、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组患者29例,使用GC后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头痛、失眠、肺炎、多汗、心慌及血压升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GC治疗期间,只有1例(3%)血糖正常,28例(97%)有1次以上血糖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t=6·309,P=0·000。但均在可以控制且不影响肿瘤治疗及GC治疗的范围内。对照组患者有5例(17%)血糖高于正常,其中1例血糖有4次血糖高于正常。入院前未接受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改变降糖措施的比例(2/11)高于入院前已接受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18)和IFG患者(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P=0·694。IFG组24例,与糖尿病组有类似的结果。入院血糖正常的220例患者中,化疗后20例空腹血糖升高(9·09%)。未化疗仅使用GC者34例,4例空腹血糖升高(11·76%),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化疗患者中,不同的化疗方案影响血糖升高的发生率。NP方案治疗后发生空腹血糖升高的比例为34·61%,高于CAF(4·76%)、FLP(4·76%)、EP(3·70%)等治疗方案。结论癌症患者伴发糖尿病及IFG的比例远高于一般人群,但常规应用GC是安全的。血糖正常患者化疗同时使用GC,个别化疗药物、年龄、地塞米松日剂量和病期影响空腹血糖升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对 B 超或 CT 引导下经皮肝脏肿块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学与组织学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 B 超或 CT 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及甲胎蛋白(AFP)标准、随访观察证实的60例肝脏占位性病例临床资料。结果60例肝脏肿块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及 AFP 标准、随访观察证实为恶性肿瘤55例,良性病变5例。穿刺病理组织学提示恶性肿瘤55例,良性病变5例;细胞学提示恶性肿瘤53例,良性病变7例。与组织学诊断结果比较,细胞学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6.4%(53/55),特异度为:100%(5/5),阳性预测值为100%(53/53),阴性预测值为71.4%(5/7),约登指数为0.96。组织学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6.7%。结论 B 超或 CT 引导下经皮肝脏肿块穿刺活检的是一种准确而又安全的微创诊断方法,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各有优势,建议临床穿刺活检时同时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的检查,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更准确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做出确切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对化疗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67例胃癌化疗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干预措施。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及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癌因性疲乏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我管理能有效地缓解化疗期胃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8.
9.
陶蕾  李伦兰  陈新华  耿丽丽  戴晴 《安徽医药》2018,22(10):2037-2040
目的 观察比较植入式输液港(IVAP)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的中长期效果,为血管通路的科学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2例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心静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IVAP组115例,PICC组157例,置管方式由患者意愿决定。分别对IVAP组和PICC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直到导管取出或此项研究结束(2017年4月30日)止,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操作成功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舒适度。 结果 在一次性操作成功率、导管相关症状性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堵管、疼痛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湿疹、异位、总体并发症发生率(0.87%,0.00%,10.43%)均低于PICC组(12.10%,8.28%,3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舒适度得分(6.97±0.97)分高于PICC组(5.98±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VAP与PICC均为安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在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舒适度方面IVAP优于PICC,临床实际应用时要全面综合评估患者,合理制定置管方案,科学选择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0.
徐璟  孙国平 《安徽医药》2019,23(9):1697-1700
阿司匹林是一种水杨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级预防。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能够降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甚至显著减低病人的死亡率。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一项建议,将低剂量阿司匹林列为成人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二级预防措施。该文旨在对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