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ncRNA XIST是在哺乳动物中发现最早的lncRNAs之一,尤其是在X染色体失活相关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胃癌、肝细胞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膀胱癌、骨肉瘤、鼻咽癌、食管鳞状细胞癌等非生殖系统相关恶性肿瘤中,其作为癌基因通过介导ceRNA调控网络,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耐药等生物学行为。本文就 lncRNA XIST的分子生物学属性及介导的ceRNA调控网络在多种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肿瘤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帽状腱膜下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82例帽状腱膜(实验组)和98例硬脑膜下(对照组)引流的CSDH患者,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内血肿复发、预后及硬脑膜下血肿/积液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拔管前及6个月复查血肿/积液厚度比较:①两组血肿/积液厚度有差异(F =1.684,P =0.000);②实验组与对照组血肿/积液厚度无差异(F =0.277,P =0.758);③两组的血肿/积液厚度变化趋势无差异(F =2.164,P =0.142)。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二次手术、术后感染、癫痫发作、死亡率、随访期内复发率及6个月来院复查MR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皮层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帽状腱膜与硬脑膜下引流临床疗效相当,且手术时间更短,更简便、安全,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拉克囊肿(Rathke)是一种发生于鞍区Rathke囊袋残余组织的先天性非肿瘤性病变,多见于鞍内或鞍上。根据一宗大型尸体研究报告显示,在颅内鞍区小病变中,最常见的是拉克囊肿,约占22%。尽管其有较高的流行程度,但鞍区病变经鼻蝶手术切除的患者中,只有2%-9%的患者被诊断为拉克囊肿。大多数拉克囊肿无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垂体腺瘤是垂体腺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理学及生物学显示均为良性肿瘤,但却表现为侵袭性生长,常侵犯蝶筛窦、上斜坡、鞍底骨质及硬脑膜。临床上主要依靠术前影像学、术中肉眼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进行诊断。然而对于一些早期体积小、侵袭范围窄的腺瘤,往往因漏诊而延误治疗。因此,对侵袭性垂体腺瘤可疑者早期进行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VST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以导丝碎栓、尿激酶溶栓治疗,术后给予抗凝治疗。结果术后DSA显示:栓塞段静脉窦均再通。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8例,改善1例,无明显改善1例。随访10例,时间8~30个月,复发2例。结论 CVST通过机械碎栓及药物溶栓后可达到再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手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出血早期的血肿常会继续增大 ,加重脑损伤 ,使病情恶化。手术治疗不但能清除血肿 ,防止血肿进一步增大 ,而且还可防止血肿本身释放的毒性物质引起脑水肿。脑出血手术分为开颅和立体定向手术 ,但目前仍缺乏足够的随机临床试验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手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脑出血早期的血肿常会继续增大,加重脑损伤,使病情恶化。手术治疗不但能清除血肿,防止血肿进一步增大,而且还可防止血肿本身释放的毒性物质引起脑水肿。脑出血手术分为开颅和立体定向手术,但目前仍缺乏足够的随机临床试验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手术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其预后。结果:1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患者接受开颅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其中10例治愈,且肢体功能都恢复正常;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同时破入脑室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的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10d死亡。结论: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有效的方法,且避免了基底节区重要结构(如内囊)的损伤。一旦脓肿破入脑室,则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面神经支配的一侧面肌短暂的、间歇的、反复发作的、无法自主控制的面部肌肉收缩.按其发病原因,将HF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HFS指不能发现相关的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HFS指可发现有关的器质性病变者,较常见的有颅底肿瘤、颅底蛛网膜炎、颅骨畸形等.本文研究对象是原发性HFS患者.Auger和Whisnant报道其发病率在每10万女性中有14.5人,每10万男性中有7.4人[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经额叶侧脑室脉络膜裂入路切除丘脑胶质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经额叶侧脑室脉络膜裂入路切除丘脑胶质瘤20例,在冠状缝前约1.5 cm、冠状缝后不超过1 cm内分离额上沟并切除部分额中回,进入侧脑室体部.根据丘脑肿瘤主体与脉络膜裂的关系,4例在脉络膜裂的内侧纵形进入第三脑室,切除突出于第三脑室的丘脑肿瘤;16例在脉络膜裂的外侧切除丘脑肿瘤.结果 1例肿瘤切除范围小于50%,余19例切除范围大于90%;病理结果:胶质瘤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8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随访无癫痫发生,GOS评分:良好16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 丘脑胶质瘤的手术仍存在较大的困难,采用经额叶侧脑室脉络膜裂入路切除丘脑胶质瘤,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