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合并有内脏动脉缺血等复杂的主动脉病变,双球管定位下经锁骨上动脉到股动脉交换导丝以确保真腔内植入带膜支架,对真腔完全被假腔压闭的患者采取真腔内加压推进以通过导丝,用超长带膜支架来封堵大破口治疗夹层合并巨大假性动脉瘤形成,对夹层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采取血管腔内技术联合开腹手术等方法。结果 术后内漏3例,其中2例7 d后停止,1例漏血持续存在。3例主动脉创伤术后完全康复,余18例复杂主动脉夹层术后即时造影示瘘口已被完整覆盖,假腔无血漏入,内脏动脉等恢复真腔供血。18例中6例合并肠管缺血,3例合并肾动脉缺血,3例肠管缺血、肾动脉缺血,2例腹主动脉真腔完全被假腔压迫,以及2例合并下肢缺血术后均逐渐恢复,无脏器及肢体缺血坏死发生。2例合并腹主动脉瘤夹层行支架型人工血管封闭夹层破口后行开腹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16例随访5~36个月,平均22.3月,1例内漏持续存在,但假腔未继续加大,其余患者存活良好。结论 对复杂的主动脉病变的治疗,通过对腔内血管外科技术进行改进,并适当结合传统手术方法,使某些过去被认为不能够治疗的复杂主动脉病变可得以成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下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04年11月对17例下腔静脉综合征进行下腔静脉腔内扩张、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常规抗凝治疗。结果 下腔静脉压力梯度从治疗前(16.8±4.3)mmHg下降到治疗后(2.6±0.6)mm Hg(t=13.280,P=0.001)。IVCS症状评分从治疗前(4.4±1.6)分下降到治疗后(2.1±1.7)分(t=6.880,P=0.010)。下肢肿胀、阴囊或外阴浮肿、腹水和全身浮肿于术后1~4 d后减轻。结论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下腔静脉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由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一种肝后性门静脉高压症,有多种发病原因,国内以下腔静脉隔膜为多见。既往对本病知之甚少,治疗方法匮乏。近20多年来,有关BCS的知识得到普及,使以呕血、大量腹水恶液质状态为主的后期患者明显减少,但对后期患者的处理却十分棘手,且有较大的风险。回顾早在1845年和1899年,英国内科医师GeorgeBudd和奥地利病理医师Hans Chiari分别叙述了由肝静脉分支或主干阻塞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此后被命名为BCS。至今,由欧美报道的病例中,绝大部分由肝静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法活体取肾、离体肾动脉瘤切除、肾动脉重建和自体肾移植技术治疗复杂性肾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6年10月收治1例42岁复杂性肾动脉瘤男性患者.术前彩超、CT及DSA检查显示左肾动脉瘤3.4 cm×4.3 cm×4.5cm大小,瘤内有部分血栓形成,位于左肾动脉主干分叉部,累及5支分支动脉,邻近肾门.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药物控制不佳.术中采用手助腹腔镜法活体取肾成功后,立即对离体肾脏采用4℃肾脏保存液灌注,低温保护肾脏.体外进行肾动脉瘤切除:切取自体右髂内动脉体外行肾动脉重建,最后将肾脏异位移植至右侧髂窝.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彩超复查显示右侧髂窝移植肾动脉及其分支血流通畅无狭窄,肾静脉血流通畅,输尿管无狭窄.术后13个月随访,血压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结论 离体肾动脉瘤切除和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性肾动脉瘤微创、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20例22条糖尿病性下肢缺血。全部为2型糖尿病的下肢血管并发症。结果总的疼痛缓解率为85.0%,截肢3例(13.6%)。对缓解患者的冷、凉感觉,总有效率为100.0%。7例患者接受了下肢动脉造影显示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踝部经皮氧分压测定显示绝大多数高于临床上截肢的最低临界值20mmHg(1mmHg=0.133kPa)。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得到重视,目前该教学方法在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教学经验报道很少。因此,本文从CBL 教学法在教学培训的具体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评估方面总结了笔者在血管外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实践经验,以期达到住院医师真正掌握血管外科专业知识,切实提高血管外科住院医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接近1亿[1].一般来讲,在发病5~8年后就会陆续出现一些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其中最容易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75岁。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16个月入院。目前跛行距离10 m,无静息痛,肢体无破溃,Fontaine分级IIb。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2年,未规律服用降脂药物;吸烟50年,10支/d。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220×109/L,总胆固醇5.80 mmol/L,甘油三酯2.4 mmol/L,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10.
Carrel和Guthrie的以三点式血管吻合为主的贡献于1912年获诺贝尔奖,它催生了40年后人工血管的问世和成功应用,构成了血管外科的第一个里程碑.血管腔内治疗则是血管外科从复杂的外科技术向微创治疗的革新,为第二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