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系统总结并分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治疗性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roquest、ClinicalTrails.gov、SinoMed、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1年2月18日。对纳入的合格研究进行质量评价, 并从文献基本信息、研究设计、疫苗信息、研究对象、结局指标等多方面归纳梳理, 定性总结临床研究进展。结果共纳入71篇文献, 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4篇, 类实验研究15篇, 队列研究4篇, 病例对照研究1篇, 病例系列研究34篇, 病例报告3篇。研究对象包括1989—2021年18个国家15~79岁患子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女性。癌前病变治疗性疫苗类文献40篇(n=22 867)), 涉及疫苗6类21种。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3种已上市的疫苗[希瑞适(Cervarix)、四价疫苗(Gardasil)、九价疫苗(Gardasil 9)]作为辅助免疫治疗在预防癌前病变复发方面具有显著疗效。特异性治疗性疫苗改良牛痘安卡拉E2重组疫苗相关研究已到临床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农村已婚女性慢性宫颈炎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选取2007~2009年河南省安阳地区农村已婚女性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宫颈炎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对象慢性宫颈炎患病率为7.91%.调整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后,危险因素包括:人工流产次数增加、初孕年龄在15 ~21岁及阴道炎患病.结论: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人工流产,并加强性卫生及晚育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描述哺乳期各阶段母乳IGF-Ⅱ浓度的变化,探讨哺乳期不同阶段母乳IGF-Ⅱ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的关联,以及可能影响母乳IGF-Ⅱ浓度的因素。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招募32名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分娩妇女,分别于分娩后48 h、产后15 h、产后42 h、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采集妇女母乳标本,同时收集婴儿身长、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母乳IGF-Ⅱ水平。使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母乳IGF-Ⅱ水平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之间的关联以及可能影响母乳IGF-Ⅱ水平的因素。结果 母乳IGF-Ⅱ中位浓度在12月成熟乳中最高(82.5 ng/mL),6月成熟乳中最低(55.3 ng/mL),呈先下降再升高趋势,但各阶段中位浓度间未见明显差异;在调整母亲年龄、孕前BMI、孕周、母亲民族、孕产史、孕期并发症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婴儿喂养方式及婴儿性别后,研究结果显示初乳中IGF-Ⅱ含量与婴儿身长呈正相关关系(β=0.9,P<0.01),初乳、42d成熟乳、12月成熟乳中的IGF-Ⅱ含量与婴儿体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剖析美国FDA数字化转型背景、组织架构、战略重点,在医疗器械监管方面的具体措施,以及在加强医疗器械上市前审查计划方面的进展,以期对我国信息化引领的医疗器械技术审评的现代化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方法:对FDA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战略规划及进展进行概述,重点介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格式的eSTAR模板,分析所依托的语言优势,提高数据标准化、数据系统兼容性,便于数据读取处理分析,有效提高审评过程的一致性、完整性及效率。受理不仅是对资料完整性的审核,也是对数据格式/数据标准的筛选过程,经筛选纳入FDA内部数据库,以便后期调用及统计分析,将数据转化为监管工具。结果与结论: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注册申报信息化平台迭代升级和数据库构建,应积极应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上市前审查流程并节省时间和资源,促进数据读取处理分析共享,将监管数据转变为监管证据和监管新工具,加速数据驱动型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响应速度,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描述北京地区妇女母乳脂联素浓度的分布特征,探讨哺乳期膳食质量与母乳脂联素含量的关联。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招募332名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分娩妇女,年龄在20~45岁,于产后42 d左右收集妇女母乳样本,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母乳样本脂联素的浓度。使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调查妇女哺乳期膳食摄入情况,采用膳食平衡指数评价哺乳期膳食质量。剔除母乳样本、膳食信息缺失者后,本研究最终纳入270例研究对象。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哺乳期膳食质量与母乳脂联素浓度的关联。结果 母乳脂联素的中位浓度为4 491.7 (3 055.4,6 283.0) pg/mL。妇女产次、分娩孕周对母乳脂联素浓度存在影响(P均<0.01)。研究人群的哺乳期膳食质量呈低度膳食失衡状态。研究人群哺乳期谷类、蔬果类、奶类及大豆类、鱼虾类、食物种类等存在摄入不足的情况,而畜禽肉类、蛋类存在摄入过量的问题。经混杂因素调整后,与不存在膳食过量问题的研究对象相比,哺乳期中度及高度膳食摄入过量的妇女母乳脂联素的浓度升高(P=0.03)。结论 北京地区妇女哺乳期畜禽肉类、蛋类的中度、高度摄入过量与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我国社区人群中独立验证并比较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模型与2019年WHO开发的东亚人群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工具预测10年心血管病风险的准确性。方法 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中基线无心血管病史的40~79岁人群。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10年心血管病实际发生风险,并采用China-PAR模型、WHO复杂模型和简易模型分别计算预测风险。通过区分度C统计量、校准度χ2值和校准图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共纳入225 811名研究对象,经过中位随访7.26年,共发生13 301例心血管病事件。China-PAR模型、WHO复杂模型和WHO简易模型的C统计量及其95%CI在男性中分别为0.741(0.735~0.747)、0.747(0.740~0.753)和0.739(0.733~0.746),在女性中分别为0.782(0.776~0.788)、0.789(0.783~0.795)和0.782(0.776~0.787)。WHO复杂模型和简易模型预测男性10年心血管病风险整体分别低估了0.8%和4.4%,在女性中整体均低估了约15%;而China-PAR模型整体低估风险,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低估了19.5%和42.3%。结论 在我国社区人群总体风险评估中China-PAR和WHO模型预测10年心血管病风险均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但对于高风险组人群的预测准确性还有待改善,提示仍需进一步针对高风险组(如糖尿病或老年)人群建立单独的风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大数据的推广与应用,监管机构开始使用非随机化的真实世界证据(RWE)来评估医疗产品的有效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哈佛大学研究团队于2018年发起RCT DUPLICATE项目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医疗服务特点总结了相关研究经验,为国内学者今后开展相关RWE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 CHERRY)的队列人群中,评价西方发达国家指南普遍推荐的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策略对我国发达地区人群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效果。方法: 采用马尔可夫模型比较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不同策略,具体包括:(1)不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常规策略,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策略0);(2)采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简易模型(无实验室指标)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2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1);(3)采用WHO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复杂模型(含实验室指标)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2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2);(4)采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a, 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1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3)。在上述策略的情境下,依据指南对中危人群采取生活方式干预,高危人群采取生活方式加他汀药物干预,研究期限设为10年,马尔可夫模型的循环周期设为1年,模拟10个周期并计算心血管病事件发生数和死亡数等结局事件数,以及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或死亡的需干预人数(number need to treat, NNT)等效果评价指标。马尔可夫模型的参数主要来源于CHERRY队列人群、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群研究数据、meta分析及系统综述。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讨一般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探讨干预措施效应风险比参数的不确定性。结果: 纳入的225 811名基线未患心血管病的40~79岁的研究人群中,与不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常规策略相比,采用WHO简易模型的策略1可预防的心血管病事件为3 482例[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 UI): 2 110~4 661],采用WHO复杂模型的策略2为3 685例(95%UI: 2 255~4 912),采用China-PAR模型的策略3为3 895例(95%UI: 2 396~5 181)。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使用他汀的NNT在策略1、2和3分别为22人(95%UI: 14~54)、21人(95%UI: 14~52)和27人(95%UI: 17~67)。策略3能够预防更多的心血管病事件,而策略1和2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使用他汀的需干预人数更少。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及概率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与主分析一致。结论: 在我国发达地区人群中采用西方国家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普遍推荐的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策略能够取得更好的健康效果;在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上,采用China-PAR模型可以获得更多的健康收益,而采用预测变量更少的WHO模型则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诊断相关组死亡风险分级在医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尝试引入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探索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澳大利亚改良DRGs第5版(AR-DRGs v5.0)对北京市7家三级医院2005年16万出院病例首页数据进行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院病例死亡风险评分,作进一步的整体性风险调整.然后分别计算各医院不同风险级别病例的住院死亡率,并以此为指标评价医院的医疗质量,同时与直接使用粗住院死亡率进行评价的结果相比较.结果:(1)不同医院收治的病例其死亡风险类型不同;(2)两种方法对医院6的评价结果相似,认为医院6医疗质量较好;(3)医院2的粗死亡率最低(0.98%),但就其中低死亡风险病例的死亡率(0.28%)而言则是高于7家医院这一风险等级住院死亡率的平均水平(0.26%);医院5也有类似的表现.结论:与用粗住院死亡率作评价相比,DRGs死亡风险分级增加了病例的可比性,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偏倚风险评估系列:(六)诊断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讲座详细介绍了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的偏倚评估工具(QUADAS-2)的主要内容,同时阐述了QUADAS-2的开发过程及与第一版QUADAS工具的区别,并举例说明QUADAS-2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QUADAS-2相比第一版QUADAS工具有巨大改进,例如QUADAS-2删除了QUADAS中易混淆的条目内容,仅通过对重叠度最小的4个关键领域(Domain)的描述和对每个领域内信号问题的回答完成偏倚风险和适用性两个核心方面的评价,最后得出原始研究每个领域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为高(High)、低(Low)或不清楚(Unclear)的结论,而不再是给出原始研究质量评价的总分,这与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综述中偏倚风险的评估一致。同时,QUADAS-2还可以应用于金标准中包括随访但不涉及预后问题的原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虽然开展QUADAS-2评价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但这对于诊断准确性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非常重要。QUADAS-2研究组后续还将在比较多种待评价诊断试验的原始研究中应用QUADAS-2进行偏倚风险评估,使用者可持续关注其进展,同时也可在线反馈使用体验或提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