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151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评价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目的 对2006年全国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应用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率等评价指标体系,直接采用结构化查询语句(Structured Query Ianguage,SQL)对监测数据库进行查询与分析.结果 2006年全国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4 986 932张,未及时报告卡总数为855 990张,未及时审核卡总数为186 721张,累计重卡总数6008张,累计零缺报县区总数为1351个.全国传染病未及时报告率为17.16%,未及时审核率3.74%,传染病重复报告率0.03%,县区零缺报率3.63%.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为0.69 d,从报告到审核的时间间隔为43 min,且1~12月份的报告质量呈逐月上升趋势.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报告质量差距显著,东部地区报告质量要好于中西部地区.结论 与2005年相比,2006年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有明显提高,报告和审核的及时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对于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报告信息质量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西部地区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亟待加强.另外,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质量需要加强,而不仅仅是形式审核.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与社会决定因素的关联程度,为制定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的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1991-2011年的纵向数据中提取2 434名5岁以下儿童,使用世界卫生组织igrowup软件计算儿童营养不良率,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与社会决定因素的关联。结果: 20年间儿童整体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下降了64.8%和67.8%,儿童低体重和生长迟缓得到显著改善。消瘦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女童营养不良率的降低幅度大于男童。非社会经济因素中,母亲身高低、儿童蛋白质摄入不足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社会决定因素中,居住在西部和中部、居住地城市化水平低、家庭收入低、母亲教育水平低是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为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和缓解儿童健康不公平,需要重视儿童营养不良背后的社会决定因素,完善并实施改善儿童营养相关的社会政策,包括关注孕产妇和儿童的膳食营养、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和母亲教育水平、平衡地区间发展差距和资源分配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择期行TRI治疗的患者1358例,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679例,超声组根据多普勒超声结果选择桡动脉穿刺入路,对照组行常规肉眼下右桡动脉穿刺入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成功率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术前经桡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679例患者中129例存在前臂动脉解剖变异发生率为19.00%(129/679),129例患者中仍有120例患者最终选择右侧桡动脉入路,9例患者术前更换为左侧桡动脉入路,手术总成功率为98.67%(670/679).对照组术后动脉造影结果显示,112例存在前臂动脉解剖变异发生率为16.49%(112/679),手术总成功率为98.53%(669/679).两组前臂动脉解剖变异率和手术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55/679),与对照组10.9%(74/6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2,P=0.015).[结论]术前多普勒超声检查前臂桡动脉可帮助TRI选择合理的动脉入路,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ICH-FOS量表对脑出血患者的30 d死亡结局及3个月临床不良转归情况进行评估,以验证其对ICH患者临床转归评价的精确性。方法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内重症科121名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入院时的临床特征,利用ICH-FOS量表进行入院时评分,随访其30 d的生存情况和3个月的功能转归情况,验证该量表在评估ICH患者30 d死亡结局和3个月功能转归不良方面的精确度,并与oICH量表进行比较。结果 121例患者30 d死亡率为32%(n=39),3个月功能转归不良比例为55%(n=67)。随着ICH-FOS量表评分的增大,患者30 d死亡率逐渐增高,3个月预后不良比例也随之增加。ICH-FOS量表在30 d死亡的结局和3个月功能转归不良的AuROC值分别为0.948、0.841,较oICH(0.911、0822)更大,表明其在预测30 d死亡率及3个月转归不良方面更精确。结论 ICH-FOS量表较好地预测30 d死亡结局和3个月功能转归不良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APN及hs-CRP水平进行对比,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双侧颈总动脉(CCA)及颈内动脉起始处(ICA)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进行评估对比。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APN及hs-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PN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NIHSS及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CA及ICA处IMT值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处IM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西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临床症状,调整期血清因子水平,软化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6.
正开设人体结构学是本校自2014年起实施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举措之一,该课程融合系统解剖学和组织学与胚胎学,目的是针对正常人体这一学习目标,从大体、微观及胚胎来源三个角度培养其系统化的学习理念。然而,教师  相似文献   
7.
正"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1]。医学院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任,应高站位认识专业课融入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提升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根据本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初步实践,就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要求、实施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是危害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有限。肝脏移植也由于肝源、手术创伤和费用问题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功能,使得人们用干细胞治疗多种疾病成为可能。干细胞移植给肝硬化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目前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国是实现联合国千年目标5的68个倒计时国家之一.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孕产妇的生存状况、国际公认成本有效干预措施的覆盖情况和趋势,重点关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健康的不平等问题.方法:利用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的数据来估算孕产妇死亡比(maternal mortality ratio,MMR),利用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资料分析6种已经证实的干预措施的覆盖情况,资料不足的辅以专家咨询.结果:中国的MMR大幅下降,但是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经济水平不发达的二类农村到四类农村的孕产妇死亡风险比城市地区分别高2~5倍,这些地区的孕产妇死亡负担也占到了全国孕产妇死亡负担的70%.从MMR的下降速率看,二、三类农村的孕产妇下降速率偏慢.产后出血、妊娠相关高血压、羊水栓塞和产褥感染是中国孕产妇致死的主要死因.对死因的分析发现,中国超过75%的孕产妇死亡都是由可避免原因造成的.6种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覆盖比例各地差异较大,且随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梯次降低.影响这些干预措施有效覆盖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经济困难和认知因素.各地住院分娩服务的质量差异较大,在贫困的农村地区,那些即使能到医院分娩的产妇也难以得到优质的产科服务.结论:尽管中国能如期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5,但孕产妇死亡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政策关注的重点应该聚焦于农村的二类以上地区.通过提供基本产科服务,绝大多数孕产妇死亡都是可以避免的.与孕产妇卫生服务需要相比,孕期保健服务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