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6篇
  免费   130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0篇
临床医学   760篇
内科学   7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63篇
预防医学   148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蚊虫传播的黄热病在非洲和南美洲地区大面积“再流行”,仅南美洲的巴西在一年时间就发现数千例黄热病确诊病例,黄热病已经在非洲和南美洲地区造成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此外,在黄热病非流行国家和地区发现大量输入性病例,使得黄热病有可能在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地区成为“新发传染病”而在世界更大范围流行。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消除黄热病流行(EYE)”战略,预计利用10年时间在黄热病流行地区接种13.8亿剂量黄热疫苗,以降低黄热病对国际公共卫生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的核酸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各类样本的差异性,为改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利用ddPCR和qPCR技术对已经确诊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不同时间的全血、尿液、粪便共22份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两种方法对人保守区域基因扩增结果一致:全血标本信号最强,尿液次之,粪便最少;ddPCR在1份全血,1份尿液,5份粪便中检出ORF-1ab和N基因的阳性微滴,qPCR仅在3份粪便中检出上述基因,漏检的3个标本基因拷贝数平均浓度为128 copies/ml;ddPCR在发病<5、5~15、>15 d的各类标本中都有检出,qPCR检出以中晚期为主;重症病例用ddPCR均可测到阳性微滴,qPCR检测的各类标本均为阴性;轻症病例的各类标本中qPCR只有粪便核酸检测阳性,ddPCR检出率高于qPCR。 结论 ddPCR可以有效克服qPCR 灵敏度不足的难题,是对qPCR 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针对病毒载量比较低的血液、尿液和可疑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适用于早期感染的判断及患者治愈后出院诊断。  相似文献   
3.
汉赛巴尔通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发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涌现,一种新发的虫媒传染病——巴尔通体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是巴尔通体属中重要的致病菌之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发现,由于其对动物和人的广泛致病性和复杂的临床特征,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本研究针对汉赛巴尔通体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治疗、实验室诊断、动物易感性及传播媒介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是一类革兰阴性的兼性厌氧菌,属于α-变形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根瘤菌目(Rhizobium)、巴尔通体科(Bartonellaceae)、巴尔通体属(Bartonella),该种又可分为2个亚型即:Houston型和Marseille型。汉赛巴尔通体为致病巴尔通体,可以引起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慢性淋巴结病、心内膜炎、杆菌样血管肉瘤杆菌样紫瘢(BAP)、视神经病变等,其中以CSD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5.
埃立克体宿主和媒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埃立克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能感染人类的一类病原体,其宿主动物广泛,传播媒介多样。由于其所致疾病复杂多样,而且有较高的病死率,国外已就其媒介和宿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国也已有埃立克体感染的报道。因此,今后我国有必要对埃立克体宿主和媒介做进一步的研究,制定媒介控制方案,为埃立克体感染的防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鼠疫菌种资源遗传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中国甲类传染病菌种资源库》,选择适当的指标,以反映中国鼠疫菌种的遗传背景。方法 使用传统的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中国鼠疫菌种代表菌株的遗传特征。并对遗传特征的分布及其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6项指标,将中国的鼠疫菌划分成15种遗传型,每一型占据一片相对独立的而又自相延续的地理空间。分析遗传型之间的亲缘关系,并根据菌株间的差异,追溯鼠疫耶尔森菌作为一个生物种形成后的进化过程。结论 中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着不同特征的鼠疫菌株,但为达到对菌株认同的目标,还需要确定更多的遗传指征。  相似文献   
7.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2004~2005年载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刊物之一。该刊创刊时刊名为《预防医学文献信息》,于2004年7月更名为现刊名,该刊自1995年创刊以来,以其独特的办刊宗旨,刊登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为主,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东方体在无生命培养基内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恙虫病东方体 (Orientiatsutsugamushi;Ot)被认为属专性细胞内寄生。特别是制备大量抗原培养难的问题 ,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渴望解决的难题。为证实是否能在无生命培养基生长。方法 用Vero -E6个单层组织细胞培养OtJL - 90株与标准Gilliam株 ,在合适时取该培养物接种于Ⅲ号无生命固体培养基培养 ,置 36℃ (± 1℃ )培养 18- 2 4h。结果 可见生长一群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光滑、湿润、圆形或枫叶样小菌落 ,并产生一种难闻的臭味。两种方法培养物分别做了生物学性状鉴定、形态染色、小白鼠致病力、血清学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各株Ot经两种培养获得培养物特性基本一致。结论 Ot能在细胞内生长也能在无生命培养基内生长 ,解决了Ot大量抗原培养难的困扰。  相似文献   
9.
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国1991-2006年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分布情况,探讨新时期疫情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建议。方法收集1991-2006年全国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布鲁氏菌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6年全国鼠疫、HFRS、狂犬病、乙脑、钩体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报告病例1 859 295例,死亡39 028例,发病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7%左右降至2%,下降近70%,死亡比例则由50%降至目前的40%左右,所占比重依然较大;疫情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全球气候变暖、媒介和宿主动物入侵与耐药性、生态环境变化以及畜牧养殖业和其相关产品加工产业的高速发展等因素是目前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的影响因素。结论在监测工作中重点加强预警监测、免疫接种和防制策略的效果评价以及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综合治理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甘肃农产区居民的饮食习惯、营养知识和态度的调查,从需方的角度对开展面粉营养素强化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地区的城市和农村的男性和女性分别进行现状和原因的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地区多数城市(92.7%)和农村(60.7%)家庭日常饮食以面食为主,94.7%的城市家庭购买面粉,而在农村地区,多数家庭自己种植或购买小麦。城市居民较农村对营养和维生素有更多的了解和关注。农村男性对面粉营养素强化持怀疑态度,女性更加关注孩子的营养,认为目前的饮食单一,孩子可能营养不足。结论与农村地区相比,城市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知识基础较利于开展面粉强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