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8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457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486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683篇
内科学   328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366篇
特种医学   1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30篇
综合类   1358篇
预防医学   182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158篇
  3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2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The role of c-myc in regulating mdr1 gene expression in tumor cell line KB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c mycproto oncogeneplaysaroleinmanycellularprocesses ,suchas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andapoptosis Itisanearly responsegenenecessaryforcell cycleprogression (G1 Stransition)andactivatesquiescentcellsintothecellcycle (G0 G1transition) Down regulationofc …  相似文献   
72.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局部野放射治疗骨转移瘤的3种分割方法,以寻求产生最好效果的方法。材料和方法 104例骨转移患者,其中30例单次放疗8 Gy,31例4 Gy×5次,43例2 Gy×20次。结果与结论 2 Gy×20次的放疗方法产生较高的疼痛缓解率,较低的疼痛复发率,说明较高剂量的、分割照射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卵巢癌抗原-125(CA125)的测定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12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卵巢癌19例、子宫肌瘤34例、卵巢良性畸胎瘤29例及其它妇科疾病42例)。结果 卵巢癌阳性率94.7%(18/19),子宫肌瘤、卵巢良性畸胎瘤及其它妇科疾病的阳性率分别为17.6%(6/34)、24%(7/29)和14.35%(6/42)。19例卵巢癌患者经化疗或手术治疗后有14例血清CA125含量显著下降,其余良性妇科疾病经治疗后虽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 结论 血清CA125测定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索p16基因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p16基因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间的关系。方法 将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导入胶质瘤细胞株U251、C6,筛选阳性克隆。同时以空载体质粒pCDNA3为对照,免疫组化检测p16基因表达,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及肿瘤杀伤率。结果 转染p16基因的U251、C6细胞有外源p16基因的整合及表达,克隆形成率减少,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对辐射的敏感性增强。结论 导入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可抑制胶质瘤细胞恶性增殖,提高胶质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5.
白色念珠菌对人肺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东耀  何今贤  汪爽  吕苏成 《广东医学》2000,21(12):1012-1014
目的 在体外研究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人肺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白色念珠菌和人肺上皮细胞在体外作用不同的时间 ,固定后经革兰染色 ,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白色念珠菌黏附人肺上皮细胞的黏附数。观察胰酶、白色念珠菌培养上清液、加热等处理因素对白色念珠菌黏附人肺上皮细胞的影响。结果 白色念珠菌的黏附与浓度、时间有关 ,在 5× 10 3~ 5× 10 7CFU/ml范围内 ,黏附数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该黏附作用 15min后趋于饱和。在 15min内 ,白色念珠菌对肺上皮细胞的黏附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白色念珠菌经胰酶或 10 0℃ 30min处理后黏附数降低 ,培养上清液及上清液经加热或胰酶处理后都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的黏附作用。结论 白色念珠菌对人肺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与浓度和时间有依赖的关系 ,是特异性黏附过程。不同因素处理白色念珠菌和肺上皮细胞 ,其黏附数发生改变 ,说明黏附作用与白色念珠菌表面黏附因子和人肺上皮细胞表面的黏附受体的数量和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76.
<正>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脊柱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化脓性椎间盘炎、脊柱骨髓炎、椎间盘炎合并椎体骨髓炎以及硬膜外脓肿。有证据表明,近年来,化脓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正逐渐升高。化脓性脊柱炎好发于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患者[1],儿童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十分罕见,因而容易漏诊误诊。本文回顾2017年9月6日我院收治1例10岁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对其误诊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15只恒河猴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 10例 ,其人工血管均经自体静脉内皮细胞种植 ;对照组 5例 ,其人工血管均未经任何处理。实验组、对照组手术方法相同。将长 6cm、直径 3mm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 )人工血管近端与腹主动脉行端 -侧吻合、远端与髂总动脉行端 -端吻合。术后当日、1周及 4周 ,所有恒河猴均行静脉法数字减影造影术 ,术后 4周行彩色B型超声波检查 ,然后取出所有对照组及 9例实验组恒河猴腹腔内之人工血管 ,标本送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表明 ,术后 4周 ,对照组人工血管均不通畅 ,而实验组有 8条人工血管通畅良好。B超见全部对照组及 1例实验组人工血管腔内形成血栓 ,实验组 8条通畅之人工血管均保持较高的血流量。扫描电镜见实验组全部人工血管腔内均有一层完整融合的内皮细胞单层 ,而对照组人工血管腔内未见有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78.
微电极导向同期双侧腹后苍白球 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微电极导向同期双侧腹后苍白球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应用微电极电生理记录技术术对毁损靶点进行确认定位,对31例难治性帕金森病患者行同期双侧腹后内侧苍白球毁损治疗,术前及术后于开状态、关状态分别行改良Webster记分,计算改善率,评价其疗效。结果经微电极确认后的电生理靶点与CT定位靶点存在明显差异,靶点调整率806%。31例手术均有效,其中治愈7例,明显进步24例。Webster计分术后1周开状态改善率为742%±95%,关状态改善率为891%±89%。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微电极导向同期双侧腹后苍白球毁损术安全、有效,具有明显临床治疗优势,微电极记录技术可使术中定位精确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9.
川芎嗪对增殖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珣 《中药材》2003,26(8):611-612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增殖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经肾活检证实肾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肾小球硬化、微血栓形成等病理变化的患者,按临床表现、年龄、肾组织病变程度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用激素、环磷酰胺、科素亚、潘生丁及常规内科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25例,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100ml 盐酸川芎嗪80mg,静脉滴注,一天两次,三周为一个疗程,观察四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量、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红细胞、肌酐清除率等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其中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尿的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川芎嗪对增殖性肾炎有较好临床疗效,而且引起出血等副作用小,无需特别监护,便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妇女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 ,IVF -ET)周期中血清及卵泡液中白介素 - 1α、β(IL 1α、IL 1β)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着床率的关系。 方法 选取 2 0 0 0年 7月至 9月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IVF -ET患者 36例。收集肌注HCG日、取卵日、胚胎移植日的血清和卵泡液 ,采用定量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卵泡液中IL 1α、IL 1β水平 ,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VF -ET过程中不同时段血清雌二醇 (E2 )、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激素 (LH)、孕酮 (P)水平 ,按是否胚胎着床分组 ,对两组临床资料、激素和IL 1α、IL 1β水平进行回顾性相关分析。结果 IVF -ET中 ,着床组的卵泡液IL 1β水平明显高于非着床组(P <0 0 0 1) ,在HCG日或移植日 ,两组血清IL 1β浓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卵泡液及HCG日血清IL 1β水平与卵细胞成熟度相关 (r =0 74 ,P <0 0 1;r =0 81,P <0 0 1) ,HCG日血清IL 1β水平与血清E2 正相关 (r =0 83,P <0 0 1)。血清及卵泡液IL 1α水平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IL 1β与E2 、卵细胞成熟度相关 ,血清IL 1β参与卵泡的生长发育 ,调控卵细胞成熟及内膜生长 ,参与IVF -ET胚胎着床过程 ,影响胚胎着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