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7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456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586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984篇
内科学   893篇
皮肤病学   264篇
神经病学   1328篇
特种医学   5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76篇
综合类   110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531篇
  4篇
中国医学   238篇
肿瘤学   38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658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的总结术中磁共振影像(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初步经验。方法2006年3月~2006年12月,61例脑胶质瘤病人接受iMRI神经导航手术。结果手术总耗时2.5~8.5 h,平均(5.2±1.5)h。图像质量良好49例(80.3%),一般7例(11.5%),差5例(8.2%)。56例图像质量优良的病人中,iMRI扫描次数2~5次,平均(2.6±0.8)次;其中2次32例,3次16例,4次5例,5次3例;24例(42.9%)经iMRI发现肿瘤切除范围未达术前计划,仍需进一步切除。无iMRI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可实时纠正术中脑移位误差,精确定位脑胶质瘤的影像学边界,定量评估手术切除范围,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52.
神经干细胞移植防治骨骼肌失神经肌萎缩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方法防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机械分离的方法从孕14~16 d的SD孕鼠中获取神经干细胞,并于神经元限定性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制备神经干细胞单细胞悬液。采用切断右侧胫神经的方法建立腓肠肌失神经支配的动物(SD大鼠)模型。将108只SD大鼠按注射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36只大鼠。实验组:将神经干细胞悬液注射到切断的胫神经远端。损伤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细胞培养液。术后8、12周采用HRP逆行示踪技术检测失神经骨骼肌重获神经再支配的情况,并应用肌肉电生理方法对重获神经再支配的骨骼肌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8、12周实验组用电刺激细胞移植部位的腓肠肌,均可引出肌肉收缩活动;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单次收缩的波幅、速度,和强直收缩的时间和强直收缩波幅的恢复率均进一步得到改善。对照组和损伤组均未能引出肌肉活动。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够实现失神经骨骼肌的神经再支配,并且能够与骨骼肌建立起功能性突触连接,有效预防骨骼肌的萎缩。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术中磁共振(iMR)影像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2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核磁兼容或核磁可用的麻醉材料和设备,在全身麻醉(静吸复合或全凭静脉麻醉)下行iMR影像神经导航辅助颅内肿瘤切除术,术中监测心率、有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七氟醚浓度、中心静脉压以及动脉血气.结果 22例患者肿瘤的全切率从60.0%提高到86.4%.术中患者iMR扫描次数2~5次,手术时间延长1~3 h,术中未发生与麻醉和iMR相关的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结论 在iMR影像神经导航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围术期麻醉处理中关注iMR影像神经导航外科相关的信息、手术室应用环境、麻醉技术和药物的选择以及围术期管理对患者的安全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54.
老年隐匿性股骨颈骨折磁共振成像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早期诊断和治疗老年隐匿性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外伤后髋部疼痛临床怀疑股骨颈骨折而X线平片阴性的病例行MRI检查共32例,对这些病例的病史、放射学资料、治疗措施和随访疗效进行整理。结果MRI显示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例,耻骨支骨折1例,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6例,阴性3例。22例髋部骨折患者中,13例进行了3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9例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进行了6~24个月的随访。手术治疗组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组患者中2例出现骨折移位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MRI显示没有髋部骨折的10例在随访过程中复查X线片均呈阴性。结论老年人髋部外伤后疼痛临床怀疑股骨颈骨折而X线平片阴性时,髋关节MRI检查值得推荐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55.
图片学习测验在识别老年人轻微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分析图片学习测验在识别老年人轻微认知功能损害 (MCI)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MCI诊断标准的老年人 4 8例与正常对照组 5 6名完成图片学习测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及多种非记忆测验。结果 图片学习测验的 3个记忆指标 (图片短时记忆、延迟记忆和学习记忆 )在MCI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已经给出这三个图片记忆指标区分MCI与正常老年人的划界分、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图片记忆操作简便、信度和效度好 ,可以作为临床医师筛选MCI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通过监测脑血流速度、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血压、心率(H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综合评价艾司洛尔用于控制开颅手术苏醒期患者脑过度灌注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20例)和对照组(C组,20例).E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艾司洛尔0.6 mg·kg1·h-1静脉持续滴注15 min C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0.9%氯化钠溶液静脉持续滴注.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5、30、45、60 min时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SivO2平均动脉压(MAP)及HR,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E组术后15和30 min的MCA Vm、sjvO2及HR均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1),术后15 Min的MAP显著低于C组(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与艾司洛尔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艾司洛尔是控制术后脑过度灌注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7.
5-氟尿嘧啶缓释剂瘤内注射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5FU缓释剂瘤内注射对裸鼠胰腺癌肿瘤细胞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株PC3,以2×106个细胞分别接种于70只裸鼠。4周后挑选肿瘤大小一致的裸鼠60只,随机分成5组,即静脉NS对照组、5FU静注组(10mg/kg)、基质植入组、5FU缓释剂(4mg/kg)植入组及5FU缓释剂(1mg/kg)植入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内测量肿瘤大小,计算肿瘤生长速度;观察组织学变化和细胞分裂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指数(AI)。结果:5FU缓释剂瘤内注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P<0.05),最终瘤重小于其他各组(P<0.05);细胞分裂指数亦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5FU缓释剂瘤内注射组肿瘤组织中炎症反应和血管内膜增厚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5FU缓释剂瘤内注射组荷瘤裸鼠的bcl2基因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而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其肿瘤细胞的AI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5FU缓释剂瘤内注射可明显抑制裸鼠胰腺癌瘤体的生长,其作用机制与药物在肿瘤组织中引起的炎症反应和血管内膜增厚等因素有关,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8.
用改良的ELISA检测25例正常对照组和3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的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B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BB)浓度。3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CSF CKBB平均水平为16.62±8.3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7.5—4.8ng/ml)。发病24h内CSFCKBB轻微增高,24~48h达高峰,以后下降,7天左右尚未恢复正常。病初CSF CKBB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肿出血量(按CT片上血肿大小计算)与患者CSF CKBB有密切关系(r=0.8127,P<0.01)。血肿体积(X)与CSF CKBB浓度(y)的回归方程y—7.945±0.872X。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估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各种疼痛和不适感等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 方法 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试验。 7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6例 ,每晚前列安栓 1粒纳肛 ,连续 1个月 ;对照组 36例 ,安慰剂治疗 1个月。根据前列腺按摩液 (EPS)和美国国立卫生院 (NIH)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评估疗效。 结果 治疗组痊愈 1例 (2 .8% ) ,显效 7例(2 0 .0 % ) ,有效 16例 (45 .7% ) ,总显效率 2 2 .8% ,总有效率 6 8.6 %。对照组无痊愈病例 ,显效 2例(5 .7% ) ,有效 8例 (2 2 .8% ) ,总显效率 5 .7% ,总有效率 2 8.6 %。两组各有 1例在治疗 2周内退出试验。两组相比 ,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60.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提高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水平。方法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例,年龄29~59岁。临床表现为腰痛或下腹部疼痛不适9例,月经紊乱1例,有痛经史8例。B超均提示单侧上尿路扩张并积水,肾盂分离26~52mm。IVU检查示显影不佳5例,发现单侧上尿路扩张并积水7例。7例术前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均低于正常,其中1例GFR〈10ml/min,1例巨大肾积水无功能。结果 11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内分泌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均位于输尿管下段。12例随访3~110个月。1例术后19个月肾积水复发,予以内置输尿管支架,配合注射戈舍瑞林治疗后痊愈。余11例定期复查B超,积水未复发。结论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引起隐匿性尿路梗阻,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及输尿管镜检,治疗的主要原则是解除梗阻、消除症状、保护肾功能。本病治疗主要有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