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0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423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282篇
基础医学   292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833篇
内科学   948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753篇
综合类   1293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551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350篇
  6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诊断性刮宫前B超检测子宫内膜的价值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目的:评估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以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刮宫术(诊刮术)的价值。方法:对19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于诊刮术前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然后进行分段诊刮术,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77例内膜厚度≤4mm者中,74例(96.1%)子宫内膜属生理性改变,3例为内膜癌;115例子宫内膜厚度≥5mm者中,92例(80.0%)子宫内膜属病理性改变,其中59例(51.3%)为内膜癌。结论:高分辨阴道B超检测,可作为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诊刮术前的一种筛选手段,当超声检测内膜厚度≤4mm时,可考虑避免诊刮术。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47例吸烟COPD患者和120名吸烟非COPD正常对照。调查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职业粉尘接触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测定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比较MMP-9(-1562C/T)、MMP-1(-16071G/2G)、MMP-12(-82A/G)、MMP-12(-357Asn/Ser)基因多态性在COPD组和吸烟非COPD对照组的差异。结果MMP-12基因型Asn/Asn和CT/AsnAsn可增加患COPD的危险性。OR值分别为2361(95%CI:1.369~4.017)和2.433(95%CI:1.159~5.342);CC/1G1G/SerSer对COPD患病有保护作用。OR值为0.457(95%CI:0.231~0.911)。结论CT和AsnAsn两基因型同时存在,可增加COPD的易感性,CC、GG和SerSer三基因型同时存在对患COPD有防护作用;多基因联合作用对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的影响比单个易感基因的作用更重要。  相似文献   
73.
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体外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进  黎晓新 《眼科研究》2004,22(4):340-343
目的 建立视网膜神经层分散细胞的培养方法,以进一步对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尤其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方法 取出生后1~3d的SD乳鼠的视网膜,用胰酶消化法制备分散细胞悬液后,接种于置有包被poly-D-lysine玻片的24孔培养板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规律。培养第7d,用抗神经元特异性核(NeuN)抗体和抗神经丝(Neurofilament-200,NF-200)抗体分别标记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节细胞(RGCs),并计算每10个高倍镜下的细胞数以及RGCs所占百分数。结果 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元细胞经历了贴壁、重聚、迁移和相互接触的过程,有突起样生长,其中RGCs占神经元的55%左右。结论 视网膜神经层分散细胞体外培养成功,并有较好的RGCs生长率,为进一步进行视网膜疾病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 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 方法 ICGA检查确诊的AMD患者21 例21只眼,根据ICGA检查结果将CNV分成活动期、消退期、静止期,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出CNV,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期CNV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结果 活动期CNV9只眼,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大量CNV,无色素性细胞和纤维组织或有少量色素性细胞将其部分包裹;消退期CNV9只眼,组织病理学特征为CNV较活动期减少,有较多色素性细胞、少量的纤维组织;静止期CNV3只眼,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大量的纤维组织,无CNV或有极少CNV,无色素性细胞。 结论 渗出型AMD患者CNV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ICGA表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71-74)  相似文献   
75.
植物雌激素两种单体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植物雌激素两种单体在浓度5~80μmol/L对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2003年8~12月应用胶原酶阶梯消化法,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用MTT方法观察植物雌激素的主要成分金雀黄素和大豆甙元对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的大豆甙元能促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轻度生长.随浓度的增加其作用明显,但当浓度达到40μmol/L,抑制细胞生长;不同浓度的金雀黄素均抑制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结论 植物雌激素两种单体对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提示在应用植物雌激素时要考虑不同成分的差别?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客观、全面地评价唐氏综合征患者和家庭的疾病负担,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的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定性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分析。结果:唐氏综合征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使家庭陷入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困境。结论:建议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网络,营造关爱、支持和帮助智残人群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7.
自动化输血检测系统在输血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自动化输血检测系统地输血中的应用作一介绍,包括ABO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78.
As a source of transplantable stem cells, the CD34^+ subpopulation in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HUCB)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to treat some hematopoietic system diseases. However, whether CD34^+ cells hold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to cerebral ischemia is unknow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recovery of neural function 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CD34^+ cells derived from HUCB into ischemic cerebral tissue in rats.  相似文献   
79.
医院发展力模型体系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回顾了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过程 ,指出企业成长理论之不足在于只重视企业“具有的” ,而忽视了顾客“需要的”。结合医疗行业特点 ,认为目前医院综合实力评价模型也存在同样问题。提出了用医院发展力来评价医院未来发展的模型 ,其构成因素包括物力、人力、品牌竞争 3个方面 ,并论述了医院发展力作为评价医院发展模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for the recombinant human GLP-1 analogue fusion protein.METHODS The potency of the fusion protein was determined by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assay. The purity was analyzed by non-reduced SDS-PAGE and SEC-HPLC respectively. RP-HPLC was used for the peptide mapping. ELISA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final products. The molecular mass and peptide mass spectra were analyzed by LC-ESI-MS technique. Other control tests we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Volume ??, 2010 edition). RESULTS Control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three different lots of bulks and final products of recombinant GLP-1 analog fusion protein by the developed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indexes met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Guideline for Quality Control of Recombinant DNA Products for Human Use and Chinese Pharmacopoeia (Volume ??, 2010 edition).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 GLP-1 analogue fusion protein was 71 361.0, which wa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 CONCLUSION The developed methods and standard may assure the safety, effectiveness, and controllability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 GLP-1 analogue fusion protein, which might be used for the routine quality control of products of the same ki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