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益气化瘀利水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方法,参照GoldbergVM及LegnesneMG的膝骨关节炎临床评估指数打分表评价了益气化瘀利水方与塞来昔布(西乐葆)治疗100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基线可比,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益气化瘀利水方组的积分与西乐葆组相似。结论益气化瘀利水方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与西乐葆相似,但其经济性更为突出,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41.4%),脾肾阳虚证最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患者比例下降,而脾肾阳虚证患者比例上升;兼证中湿热(31.6%)和血瘀(28.9%)最为常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血压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P〈0.05)。结论 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利用决策树模型分析方法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证候疾病信息与疗效的关系。方法397例确诊活动期RA病例来自9个临床中心,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3例和西药治疗组19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中药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辨证用药。治疗前后收集病人中医四诊信息和西医疾病诊查指标,治疗效果用ACR20判断,抽取患者初诊时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在SAS8.2上实施。通过单因素探索性分析,计算疗效与变量的比数比,以P〈0.2作为入选模型的标准;采用决策树进行挖掘分析。以疗效为分层变量,随机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占75%)和验证集(占25%),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数据分析模型中,中药治疗组共纳入变量20个,西药治疗组纳入变量26个。中药组中晨僵、关节肿胀数、IgM、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关节疼痛、医生总体评价与疗效呈正相关,病程和夜尿多与疗效呈负相关。西药治疗组中有11项观测指标与疗效相关,其中血沉、腰膝酸软、舌苔白、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医生总体评价、关节肿胀、患者总体评价等8项指标与疗效呈正相关,舌苔黄、舌红、白细胞检测与疗效呈负相关。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中晨僵、舌淡红、关节压痛程度、夜尿多4项观测指标不同组合患者的中药治疗疗效有差异;西药组中舌苔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量和晨僵4项观测指标不同组合患者的中药治疗疗效有差异;同时,决策树分类的结果在随机选取的验证集中也得到了验证。结论利用决策树分析方法分析证病信息与中西医疗法疗效的关系,符合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思想,有利于提高治疗方案使用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4.
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6例)和对照组(411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加中医辨证论治内服药合敷胸膏外用的方法,对照组以基础治疗加与治疗组内外治法中药外形相同的安慰剂,两组进行疾病和证候总体疗效、中医证候和肺部体征改善情况比较。结果 治疗组疾病和中医证候的愈显率分别为97.3%、95.1%,对照组分别为89.8%、86.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儿肺部体征、咳嗽、喘促和痰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外合治法可明显提高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n=109)和对照组(n=75),试验组给予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维D3片,疗程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时行骨代谢、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并记录VAS与SF-36评分,观察受试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1)12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腰椎BMD分别增加3.70%和4.1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BMD分别下降0.89%和17.02%,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PTH分别增加44.29%和72.03%,25(OH) D分别下降11.83%和9.29%,β-CTX分别下降32.25%和20.0%,PINP分别下降36.70%和58.95%,BGP分别下降22.82%和27.24%,ALP分别下降20.43%和25.9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受试者治疗后腰痛VAS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12个月后试验组SF-36PCS及MC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降低骨转换速度,同时还可以促进成骨,提升腰部骨密度,保持髋部骨密度,降低骨流失,降低患者躯体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未出现不良反应与肝肾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6.
骨质疏松实验室诊断是通过对血液、组织液、细胞、蛋白、活体组织等进行实验分析,科学评价和判断全身骨代谢的动态变化及骨代谢的活性,对骨质疏松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骨代谢疾病的调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为依据,研讨骨质疏松实验室诊断的基本检查项目、骨转换指标、鉴别诊断检查项目,旨在促进骨质疏松实验室诊断技术的推广应用。骨质疏松实验室诊断,应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减少批间误差。在进行连续监测和疗效判定时,应使用同一检测系统进行,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严格规范检测流程,建立科学参考范围,减少影响因素的产生,更好应用于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入住上海龙华医院骨伤科病房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运用跟骨骨密度仪进行足跟部骨密度检测,填写中医证候问卷调查量表,对相关证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结果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脾肾阳虚型37例,占46.25%;肝肾阴虚型13例,占16.25%;气滞血瘀型14例,占17.50%;其他证型16例,占20.00%。绝经时间较久的妇女中,脾肾阳虚型患者易发生至少2次及其以上骨折,以髋部、脊柱骨折为主。结论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出现骨折多因肌肉协调性下降而摔倒造成,脾主肌肉、肾主骨,若脾肾亏虚则无以濡养肌肉、骨骼,筋缓骨痿,因此,"脾肾相关""先、后天之本"理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72-2575
目的:研究脾肾两虚型HB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征,探讨中医证候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流式法检测HBV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征,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结果:脾肾两虚型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非脾肾两虚型(P0.05);脾肾两虚型CD8~+T细胞、CD8~+CD28+T细胞低于非脾肾两虚型患者(P0.05)。结论:HBV感染者中医证型与机体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脾肾两虚型患者杀伤性T细胞数量较非脾肾两虚型更为低下。  相似文献   
109.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574-1577
目的:研究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14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其精神行为症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因子提取法,对因子负荷进行正交方差极大旋转。结果:(1)68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至少出现1种NPI症状;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为情感淡漠、焦虑、抑郁、易激惹,分别占22.92%、20.83%、17.36%、12.50%。(2)因子分析获得4个症状群和1个特异性症状"情绪高涨",4个症状群分别代表行为紊乱、情感异常、精神异常、身心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17%、31.25%、4.86%、24.31%。结论: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主要以情感异常、身心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特征,不同精神行为症状之间可能存在紧密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评估柴芩清宁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80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试验组予以柴芩清宁胶囊,对照组予以清开灵胶囊,均口服给药,3次/d,疗程3 d。观察用药后体温变化、单项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经治疗,试验组自3 h后的体温低于对照组;咽痛、咳嗽、咳痰等3个中医症状积分的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发热症状完全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柴芩清宁胶囊能缩短退热时间,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疾病疗效,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较清开灵胶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