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8篇
  免费   1322篇
  国内免费   1261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615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951篇
内科学   677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238篇
特种医学   3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562篇
综合类   249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369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4236篇
  3篇
中国医学   1291篇
肿瘤学   92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849篇
  2013年   897篇
  2012年   1446篇
  2011年   1284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817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948篇
  2006年   774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采用大白鼠点状烫伤的动物模型对“愈烫霜”进行药效学评价,结果表明:大白鼠点烫伤模型适合用于烧、烫伤药物的评价。  相似文献   
62.
创新药物药动学高通量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通量筛选体系在创新药物药动学筛选中的应用是新药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回顾了国外创新药物药动学筛选及高通量筛选体系在药动学筛选中的应用,指出药动学的体外高通量筛选在新药开发研究的早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候选化合物的淘汰率,缩短研究开发的周期,降低开发费用,还可以根据筛选的结果对先导化合物结构改造或修饰提出建议,以获得具有良好药动学特性的新候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63.
将药物及高分子材料溶于乙醇后边搅拌边加入非溶剂制成布洛芬-聚丙烯酸树脂Ⅱ共沉淀物。通过A、B两种方法并以不同的药物-聚丙烯酸树脂Ⅱ比例制成了共沉淀物,再以这些共沉淀物直接压片制成骨架片。通过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DSC)及红外光谱(IR)研究了共沉淀物的性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处方中高分子材料所占的比例,溶出介质的pH及制备共沉淀物的方法对布洛芬从骨架中释放的影响。体外溶出实验分别在不同的pH条件下进行。处方研究表明随着聚丙烯酸树脂Ⅱ用量的增加,药物的释放过程显著延长。另外,增加溶出介质的pH会显著增加药物的累积释放百分数。此外实验还表明以方法B制成的共沉淀物的骨架片中药物的累积释放百分数要高于A法制成的骨架片,然而方法A中制得的骨架片中药物的释放却更接近于线性释放。  相似文献   
64.
江苏省1966-199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全面分析了1966-1995年30年来江苏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其构成谱的变迁,在充分肯定传染病防制工作成就的同时指出传染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仍应是当前防病工作的重点,并建议在监测点上建立非传染病防治实验区.  相似文献   
65.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32例自然流产患者的宫颈粘液及其中22例清宫组织进行解脲脲原体(UU)检测,并与30例人工流产妇女比较。结果表明:自然流产与UU寄生于宫颈无关(P>0.05),与宫内感染UU明显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6.
生脉散多糖的组成及其初级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制剂中多糖与单方多糖之间的组成关系,以及生脉散多糖的初级结构分析。方法:提取和精制了生脉散(SMS)单方药材红参、麦冬、五味子中多糖成分;然后采用Sephadex G-75柱层析分离纯化SMS多糖,得一浅黄色SMS多糖纯品,经紫外光谱、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证明为均一组分。同时采用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测得SMS多糖组成。运用TLC法和HPLC法测定了SMS多糖纯品的单糖组成;并采用IR,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推知其初级结构。结果:SMS多糖由红参多糖,麦冬多糖和五味子多糖所组成,其中含有葡萄糖、L-鼠李糖、D-木糖、D-果糖、半乳糖和乳糖等多种单糖,主要糖苷键为α-构型;多糖糖苷键以1→4连接键为主,1→3为次。结论:首次报道了生脉散多糖的组成及其初级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67.
Hypercholesterolemia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 Enhanced levels of thrombin, fibrinogen and factor Ⅶc directly correlate with cholesterol levels.1 Activated platelets adhere to the intact endothelium and induc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the endothelium, which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 to the early phase of atherosclerosis. Emerging lines of evidence support the role of CD40-CD40L interactions in ather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inflammation.2 In atherosclerosis, inhibition of the CD40-CD40L interaction in LDL receptors or ApoE-deficient mice prevents the initi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evolvement of established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to more advanced lesions.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受者免疫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H-2b)为受鼠, BALB/c小鼠(H-2d)为供鼠,建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实验组),移植当天受者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移植后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以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仅行γ射线全身照射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的正常C57BL/6小鼠为对照。实验组存活小鼠在移植后第28天分别接受致敏供鼠淋巴细胞输注(n=8)、未致敏供鼠淋巴细胞输注(n=8),另有6只不输注供鼠淋巴细胞。移植后检测受者异基因嵌合率,观察GVHD的发生情况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行供受者间以及供受者与第三方小鼠(昆明鼠)间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实验组受鼠SRY基因均为阳性,嵌合率为(30.881±3.962)%。DLI后,接受未致敏DLI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GVHD,死亡3只(7.5%,3/8),而接受致敏DLI者无明显GVHD及死亡者。移植后45 d,接受致敏DLI者的CD8 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C57BL/6小鼠(P<0.05),而接受未致敏DLI者的CD8 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移植后60 d,接受DLI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接近正常(P>0.05);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持续低于正常对照(P<0.05)。实验组小鼠淋巴细胞对供者淋巴细胞刺激的反应性均下降(P<0.01),以接受致敏DLI者最明显,而对昆明鼠淋巴细胞刺激的反应性维持正常水平。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致敏供者的淋巴细胞能促进受者的免疫功能重建,并可减少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索建立我国疫苗伤害救济制度。方法:介绍美国疫苗伤害救济制度相关情况,分析我国现有的与疫苗伤害救济有关的规定的不足。结果与结论:我国应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协调多部门实施,设立救济基金,细化给付范围等方面的工作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疫苗伤害救济制度,以保障患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70.
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单价灭活疫苗中期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观察HFRS单价灭活疫苗中期免疫效果。方法:采用IFAT法及MCPENT法检测荧光抗体及中和抗体。结果:3个试区加强接种人数分别为4052、4407和6354人。加强后,Ⅰ型苗荧光抗体阳性率为72.73%,GMT为14.14;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4.55%,GMT为6.67。D型苗荧光抗体阳性率为75.00%,GMT为11.85;中和抗体阳性率为60%,GMT为9.44。加强后1年,Ⅰ型苗年均保护率为65.52%,Ⅱ型苗则为94.24%。同期,Ⅰ型苗荧光抗体阳性率维持在40%,中和抗体维持在35.00%;Ⅱ型苗荧光抗体阳性率降至10.34%,中和抗体维持在53.85%。结论:两型疫苗均有较好的中期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