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1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36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19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513篇
内科学   507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2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58篇
综合类   920篇
预防医学   25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07篇
  1篇
中国医学   1369篇
肿瘤学   1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颈椎病合并下颈椎不稳的外科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颈椎病合并下颈椎不稳的临床诊断、术式选择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32例颈椎病合并下颈椎不稳,分别摄术前及术后随访之颈椎正侧位、伸屈侧位X线片及颈椎MR检查。32例均经前路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以颈椎不稳节段与颈椎主要退变节段重合,并行减压内固定患者为A组,共7例;对25例颈椎不稳与颈椎病节段不重合,以其中仅处理颈椎病节段9例为B组;在处理颈椎病节段同时处理颈椎不稳节段16例为C组。以“40分”评分法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情况予以评价,对数据分别行组间均值t检验及组内配对t检验。结果 经12~36个月随访(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改善率61.2%。A、B、C组间均值t检验: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各组内配对t检验,术前、术后随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颈椎病合并下颈椎不稳的患者中,不稳节段与主要退变节段关系密切但往往并不重合。通过颈前路手术,在处理颈椎病节段同时处理相邻颈椎不稳节段,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周围动脉疾病(PAD)介入治疗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的情况.方法 回顾我院PAD介入治疗52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12例发生VVR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VVR患者均为混合型,发生在术中2例,术后10例.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 PAD介入治疗中应重视VVR,一旦发生应及时发现、处理,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观察定君生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珠海市银科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对不同孕周的1500名孕妇进行BV筛查,确定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对确诊为BV的孕妇266例,随机分为两组。定君生组:136例,给予定君生胶囊(乳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给药治疗;孚舒达组:130例,给予孚舒达栓(复方甲硝唑栓)阴道给药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10d,停药7d后复查。结果妊娠期BV的检出率为17.73%。定君生胶囊治疗BV的总有效率为92.65%,孚舒达栓治疗BV的总有效率为91.53%,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妊娠期BV的发病率较高。定君生胶囊能有效改善阴道内生态环境,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安全、有效,易为孕妇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或胆管炎的 31例患者 ,利用EPBD结合取石篮、取石球囊或总攻方法 ,使梗阻于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排入肠道。结果  31例患者全部顺利实施EPBD ,共排除结石37颗 ,4例行 2次扩张术 ,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 ,复查B超无结石残存或胆管扩张。结论 经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安全、无创、有效 ,有望成为治疗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滑膜结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滑膜结核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7月的23例膝关节滑膜结核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术并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经随访16—36个月,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症状消失,优良率达到96.3%。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McAb和ABC法测定了3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简称T亚群)。与健康人相比,CAA的Ts明显增高(P<0.001),Th/T5明显降低(P<0.001)。并发现外周血Hb水平、病程、疗效及中医证型与T亚群相关。按气血两虚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的顺序,患者Th逐渐降低,Ts逐渐升高,Th/Ts明显降低。后两组比前两组Th/Ts下降更显著(P<0.01),提示阳损及阴时机体免疫机能发生更大的改变,从T亚群水平揭示了中医证型特别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对1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男35例,女97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113例,采用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19例。结果术后122例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椎体成形组术后6~8h可以离床活动,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2d可以离床活动。术后摄X线确认压缩性骨折椎体基本复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5°(10~30°)。术后随访6~36个月,腰背部疼痛无复发,经皮穿刺椎体成形伤椎高度无丢失。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伤椎高度部分丢失。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有手术微创、操作简便、效果明确等优点;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有优势,但创伤较大,远期椎体高度丢失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将介入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1例随机分为活血解毒组(30例)与活血组(31例)。两组均服药两周,两周后对治疗前后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心电图进行观察;以后每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随访6个月,重点观察生存质量、终点指标发生的情况。结果活血解毒组治疗后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而活血组治疗后效果不显著(P〉0.05)。与活血组相比,活血解毒组有进一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计分的作用趋势。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药物可降低介入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19.
StudyonChineseMedicinesInhibitingAtherosclerosisattheMolecularLevelZhangQun-hao(张群豪)andChenKe-ji(陈可冀)(DepartmentofCardiovascu...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VEGFl65cDNA治疗缺血心肌后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心肌灌注和代谢的变化。方法:健康杂种犬36只,随机分为VEGFl65cDNA和空质粒(pcDNA3:1)组(n=12),心肌梗塞组为对照组。Amroid环致慢性心肌缺血模型。VEGFl65基因转染采用直接心肌注射法。结果:基因转染后4周、8周时VEGF165基因组LVEF和CO及前壁、前侧壁、前间壁心肌灌注量、代谢和FDG摄入量明显高于同期心肌梗塞组。结论:VEGFl65基因治疗后4周和8周时心功能显著改善;成活心肌的数量显著增加和/或称成活心肌功能显著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