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手术下慢性意识障碍(prolonged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pDO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与患者术后意识改善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pDOC患者择期手术围术期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探讨与术后意识改善的相关围术期临床因素。结果 研究纳入122例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的pDOC患者,其中包括植物状态患者72例(59.0%),微意识状态患者50例(41.0%),其中术后27例患者意识水平显著改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学会身体状态分级(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Status, ASA)、手术方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使用剂量以及苏醒时间等相关变量后,发现术中舒芬太尼使用剂量(OR=17.23,95%CI:1.22~224.30,P=0.035)、苏醒时间(OR=1.03,95%CI:1.00~1.05,P=0.046)与患者术后意识状态改善相关。结论 pDO...  相似文献   
542.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儿麻醉苏醒期谵妄和躁动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51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苏醒期谵妄躁动组120例,经匹配对照组39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神经外科患儿麻醉苏醒期发生谵妄和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OR=2.695,95%CI:1.183~6.139,P=0.018)、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OR=0.210,95%CI:0.049~0.902,P=0.036)和复合吸入麻醉(OR=2.862,95%CI:1.300~6.301,P=0.009)是神经外科患儿麻醉恢复期发生谵妄和躁动的影响因素。结论 入手术室前口服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方法是发生谵妄和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麻醉维持应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谵妄和躁动发生。  相似文献   
54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泊酚和七氟醚对创伤性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44例行去骨瓣或非去骨瓣减压手术的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广义相加混合模型比较丙泊酚和七氟醚对患者术后第1、3、7天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影响的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比较两种麻醉药对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影响的差异。结果 丙泊酚组与七氟醚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75,95%CI:-0.55~2.05,P=0.260)。在接受非去骨瓣减压手术的患者中,七氟醚组术后GCS评分较基线水平升高的值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在术后第1天低1.73(95%CI:-2.81~-0.66,P=0.002),在术后第3天低2.03(95%CI:-3.14~-0.91,P <0.001),在术后第7天低1.31(95%CI:-2.43~-0.19,P=0.022);在出院时,七氟醚组患者发生不良GOS评分(评分为1、2、3分)的风险较高(OR=4.93,95%C...  相似文献   
544.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VEP)在围术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视觉通路肿瘤相关手术、视神经炎的早期诊断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全身麻醉下VEP监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麻醉方法和药物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对VEP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围术期如何提高VEP监测成功率以促进围术期视觉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545.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目前呈世界大流行趋势,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外源性输入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二次爆发[1-2].  相似文献   
546.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机械取栓术时,紧急全身麻醉转化(emergency conversion to general anesthesia, EC-GA)对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及术中EC-GA的预测因素。方法 本研究对2017年11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机械取栓的422例A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全身麻醉组(general anesthesia, GA)203例、非全身麻醉组(non-general anesthesia, non-GA)173例,EC-GA组46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后90 d神经功能良好预后比例,即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2的患者比例(mRS分0~2表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mRS分3~6预后不良)。次要观察指标为时间指标[发病-入室时间(T1),入室-动脉穿刺时间(T2),动脉穿刺-血流再痛时间(T3)],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