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73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903篇
预防医学   3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分析3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果超声肿块检出率94.7%,病灶诊断符合率65.8%,隐匿性癌诊断率16.7%。超声的图像特征主要有:肿块呈实质性低回声,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肿块内出现微小钙化灶。多发型甲状腺癌均为乳头状癌。结论超声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检查时注意隐匿性癌的诊断,特别要重视乳头状癌的多灶性,这样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及其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PRP制备、生理机制及其在骨科领域最新应用的文献,并进行回顾和综合分析。结果PRP具有促进组织愈合及促进骨再生等功能,缺点是缺乏标准的制备方法,PRP所含生长因子和蛋白质数量以及各种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临床应用前仍需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和标准化的临床试验。结论PRP在骨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9例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进行静脉补钠和口服盐胶囊治疗,结果患者血清电解质紊乱及时纠正。提出严密观察神经系统及低血容量症状,及时监测水、电解质平衡状况;静脉补钠时,注意补液量及速度;口服盐胶囊时,做好健康教育,防止并发症发生,同时动态调整静脉补钠量和口服盐胶囊量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联合切除胆囊及卵巢囊肿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了8例患者的手术过程及治疗结果。结果8例患者均一次完成胆囊及卵巢囊肿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为105min,胆囊切除术平均为45min,卵巢囊肿切除平均为60min。住院日平均为6d。结论腹腔镜下联合切除胆囊、卵巢囊肿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及并发症,同时完成两种手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手术费用。医患双方均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化疗方案GP(吉西他滨和顺铂)和IVP(异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将6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第8 d静脉滴注,顺铂80 mg/m^2第1 d静脉滴注,4周为一周期;对照组32例,采用IVP方案:异环磷酰胺1200 mg/m^2第1~第3 d静脉滴注,长春地辛2.5 mg/m^2第1、第8 d静脉推注,顺铂80 mg/m^2第1 d静脉滴注,4周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其疗效及毒性.结果治疗组无一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20.0%;对照组亦无一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25.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毒性小于对照组.结论双药化疗方案GP治疗NSCLC的疗效不低于三药方案IVP,且毒副作用轻微,更易为晚期肺癌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肖琦  张宏  杭惠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762-1764
目的研究1999-2006年苏州市传染病发病流行趋势,为制定符合当前形势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最近8年来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表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8年间累计上报甲乙丙类传染病18种136059例,总发病率为234.45/10万,其中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居前三位,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性疾病为主,肺结核和HIV感染者发病上升。结论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工作不容懈怠,性传播疾病应该成为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我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患者预防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抽取2004年第一季度普外科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455份,按预先制定的表格逐项填写,最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100%;80.9%的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1~3种,多为一联、二联用药;手术后感染率不到1%。表明合理用药仍是主流,达到了预防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红外线光谱技术在白血病细胞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红外线(IR)光谱可以提供生物样本中核酸、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重要分子质与量的信息,近年来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IR光谱技术在研究白血病细胞中的主要应用: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与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鉴别;②CLL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预测和耐药机制研究;③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交系胎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体外定向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培养近交系大鼠胚胎腹侧中脑前体细胞(VMP)并诱导其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DN),为研究DN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取材胎龄11d的近交系大鼠胚胎VMP,体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增殖培养7d后换用L-抗坏血酸-2-磷酸酯倍半镁盐(AA-2P)诱导分化为DN,随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细胞总数扩增49.76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β-TubulinⅢ阳性的神经元中(71.33±20.42)%为TH阳性的DN,后者占细胞总数的(24.85±12.85)%。结论近交系大鼠VMP经体外原代培养能够得到较高比例的DN,可作为深入研究DN定向分化分子机制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0.
分析344例严重多发伤的初期救治情况,探讨严重多发伤初期救治的程序化操作。提出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要求参加抢救的人员做到"四边"(边看、边问、边查、边救)、"三快"(尽快维持生命体征、尽快明确伤情、尽快妥善处理),力争使患者在"黄金一小时"内初步得到诊断和妥善的处理。这一时期抢救措施的有效与否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程序化操作可以使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有序分工、紧密协作,迅速做出诊断、及时进行救治,是提高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