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后提出的新兴学科。它以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为研究对象。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已得到广泛应用。蛋白质组学在成骨细胞代谢、破骨细胞代谢以及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取得较大进展,从而在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提供其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筛选以及寻找其治疗药物靶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C反应蛋白的作用。 1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喂饲标准颗粒饲料 )、高脂模型组 (喂饲含 1%胆固醇的颗粒饲料 )和葡萄籽原花青素组 (饲喂含 1%胆固醇和 1%葡萄籽原花青素的颗粒饲料 )。于实验开始前 1天和实验后第 1、2、4、8、12周末取空腹血 ,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 12周末 ,所有大白兔经空腹取血后处死 ,取其主动脉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发现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 ,葡萄籽原花青素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 1周末即明显降低 (P <0 .0 0 1) ,并维持至实验结束。高脂模型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时间均呈现高度相关性 (r =0 .990 4 7,P <0 .0 0 1和r =0 .74 777,P <0 .0 0 1)。病理学分析发现 ,葡萄籽原花青素组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主动脉壁厚度和泡沫细胞数量 )比高脂模型组明显降低 (P <0 .0 1)。结果提示 ,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3.
44.
老年人载脂蛋白A5与血脂、脂蛋白及血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HTK〗探讨老年人载脂蛋白A5(APOA5)与血脂、脂蛋白及血糖的相关性。〖HTW〗方法〓〖HTK〗应用AU1000/27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87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 B100)和血糖(GLU)的检测。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POA5。〖HTW〗结果〓〖HTK〗血清APOA5水平与血清TG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血清胆固醇(CH)、LDL-C、APOB100水平有负相关的趋势,与HDL-C、APOA1和GLU水平之间有正相关的趋势(P>0.05);APOA5水平女性低于男性(P>0.05)。〖HTW〗结论〓〖HTK〗①老年人血清APOA5水平与血清TG水平呈负相关,APOA5可能是TG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②性别对老年人血清APOA5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雄性新西兰兔24只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饲喂标准颗粒饲料;模型组,饲喂含1%胆固醇的颗粒饲料;干预组,饲喂含1%GSPE和1%胆固醇的颗粒饲料。于实验前及实验的第4、8、12周末经耳中动脉采空腹血,检测血清MMP-9水平。于12周末,留取主动脉作常规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SPE干预组病变明显减轻,主动脉MMP-9表达明显减少,血清MMP-9水平明显下降(1.06±0.24vs1.33±0.29,P<0.05)。结论:GSPE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该效应的发挥与其抑制MMP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住院Graves病患者骨代谢状况及131I治疗后骨代谢指标的转归。方法 收集315例Graves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代谢特点,并与300例健康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随访131I治疗后1年的Graves病患者60例,分析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Graves病患者骨转化指标(OCN、P1NP、β-cTX、尿钙/肌酐)增高,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骨转化指标呈正性相关,与全髋BMD (Z值)呈负性相关,与腰椎、股骨颈BMD (Z值)则未见线性相关。131I治疗后1年的Graves病患者骨转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MD部分上升。结论 Graves病患者骨转化增快,BMD下降,131I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高骨转化速率得到遏制,BMD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浆丙二醛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主动脉形态学的影响,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氧化应激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4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葡萄籽原花青素干预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不同的饲料,0、4、8、12周末留取血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丙二醛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留取主动脉行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12周末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4.26±5.33)mg/L vs (24.48±3.13)mg/L, P﹤0.01],而葡萄籽原花青素组为(45.46±4.01)mg/L,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丙二醛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7.49±0.53) μmol/L vs (3.08±0.13)μmol/L, P﹤0.01],而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含量为(6.90±0.59)μmol/L,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可见,葡萄籽原花青素干预治疗后,局部破坏减轻,小栓子形成受抑。 结论 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显著抗氧化效果,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48.
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肱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并探讨baPWV和ABI在老年患者动脉硬化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91例老年患者,男123例,女68例,平均年龄(71.73±7.95)岁,采用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分别检测患者血压、双侧baPWV和ABI。结果:老年患者中合并大动脉硬化者110例,总发病率为57.6%,与高血压病直接相关(P<0.05),其OR值为10.569,95%可信区间CI为4.748-23.527,而且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P<0.05);合并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者36例,发病率为18.8%,并且合并PAD与糖尿病直接有关(P<0.05),其OR值为4.383,95%可信区间CI为1.974-9.733(P<0.001)。结论:baPWV和ABI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无创性、敏感性指标,两者相互结合可以有效地评估老年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老年情感障碍患者应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皮质醇(Cor)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50例老年情感障碍患者(患者组)和45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其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患者组应用SSRIs类药物治疗6周,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结果①治疗前,患者组血清MIF、IL-1β、IL-6、Cor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0.05),且血清MIF、IL-1β、IL-6、Cor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总分、匹茨堡睡眠指数(PQSI)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血清MIF、IL-6水平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②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评成绩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③患者组睡眠障碍分与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分(r=-0.251,P<0.01)、语言分(r=-0.326,P<0.01)、延迟记忆分(r=-0.296,P<0.01)呈负相关,焦虑/躯体化分与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分(r=-0.204,P<0.01)、语言分(r=-0.398,P<0.01)、抽象分(r=-0.307,P<0.01)、延迟记忆分(r=-0.236,P<0.05)呈负相关。结论老年期情感障碍患者炎性因子及Cor浓度的升高与抑郁、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而焦虑症状与MIF、IL-6浓度的升高密切相关。SSRIs类抗抑郁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 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糖尿病未治疗组(糖尿病1组)和糖尿病GSPE治疗组(糖尿病2组,每日给予GSPE 250 mg/kg灌胃)各15只;正常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l组)和正常GSPE治疗组(对照2组,每日给予GSPE 250 mg/kg灌胃)各10只,24周后采血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测定心肌NF-κB蛋白的表达,并应用Westernblot测定各组心肌RAGE和CTGF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糖尿病1组FBG、血清AGEs含量较对照1组显著升高(P<0.05),经GSPE治疗后,血清AGEs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FBG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1组心肌组织RAGE、NF-κB和CTGF蛋白表达较对照1组显著升高(P<0.05),GSPE能够显著抑制RAGE、NF-κB和CTGF蛋白表达.结论 GSPE对糖尿病心肌病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抑制糖尿病大鼠AGEs-RAGE、NF-κB和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