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小鼠筛选糖肾方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根据大孔树脂富集、醇提、水提方法设计糖肾方制备工艺1、2、3组。选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工艺路线1、2、3组,阳性药福辛普利组,连续给药6 d后,进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手术后再连续给药7 d,检测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根据MASSON染色半定量分析各组小鼠的肾间质纤维化,根据HE染色进行肾间质细胞浸润评分。结果:各工艺路线组均对UUO引起的小鼠肾病理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均显著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工艺路线1、3组作用更佳。工艺路线3组能显著改善小鼠UUO后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著减少肾间质细胞浸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确定为水提工艺。  相似文献   
22.
针对临床特色模块学生为长学制的五年级学生,其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不具有完备的临床诊疗思维,在中医风湿病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探索风湿病临床特色模块教学中适宜的问题设置,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参考.纳入17名2018年中 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的临床特色模块学生,采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数据挖掘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口干症的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使用SPSS Statistics 20描述性分析药物出现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使用SPSS Modeler 14.1通过网络图得到药物间的链接关系,将链接>1的药物导入Gephi 0.9.2中,绘制复杂网络,实现数据可视化,并进行模块...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BMD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调查2006年3月至2014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确诊为早期AS患者120例,其中女性57例,平均年龄(31.02±5.94)岁;男性63岁,平均年龄(29.79±6.87)岁。健康人107例,其中女性48例,平均年龄(32.97±6.47)岁;男性59例,平均年龄(29.58±6.65)岁。双光能X线法检测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的BMD与年龄、病程、疾病活动性指标、影像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早期AS男性患者各部位的BMD均较健康人减低(P0.01),而女性患者则和健康人无统计学差异。(2)早期AS患者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6例(5%),骨量减少(osteopenia,OT)36例(21.67%)。其中男性早期AS患者腰椎OP者5例(7.93%),OT者29例(46.03%)。早期AS患者中,男性腰椎部位OP、OT发生率较女性高(P0.05),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部位OP/OT发生率无差异。(3)中、低年龄组中,早期AS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BMD较健康人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4)男性早期AS患者腰椎BMD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早期AS男性患者即可出现显著BMD下降,OP发生率为7.93%,OT发生率为46.03%。其中腰椎部位BMD减低及OT发生率更为突出。早期AS患者BMD的下降与疾病活动指标无关联。对于男性AS患者,在疾病早期即需要重视OT及OP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方对自发性强直性脊柱炎模型DBA/1小鼠关节韧带及附着点骨化程度和DKK1/Wnt通路的影响,探讨补肾强督方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12周龄的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补肾强督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另设6只同周龄C57BL/6小鼠作为空白组。补肾强督方低、中及高剂量组分别灌胃低、中、高浓度的补肾强督方,所含生药重量分别为11.25、22.5、45 g/(kg·d),0.2 m L/只,每日1次;阳性药物组灌胃塞来昔布胶囊0.8 mg/只,0.2 m L/只,每日1次;模型组及空白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饲养、灌胃12周。定期观察小鼠体重、饮食、大便、毛发等情况。每两周评价1次小鼠关节炎体征。处死后取小鼠跟腱部位进行大体观察,对跟腱组织行HE染色,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跟腱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BGP)、DKK1、Wnt5a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关节炎体征评分明显升高,而补肾强督方各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跟腱组织病理观察显示,正常组无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浸润,组织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软骨及骨形成、炎性细胞及附着点成纤维样细胞浸润;各给药组小鼠跟腱组织多见散在淋巴细胞浸润,软骨及骨形成较少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组织标本骨化评分升高,补肾强督方各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DKK1蛋白表达降低,Wnt5a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强督方高、中剂量组DKK1蛋白表达升高,Wnt5a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督方可能通过抑制经典Wnt通路来延缓自发性强直性脊柱炎模型DBA/1小鼠关节炎及骨化程度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EPHX2 rs751141基因多态性(G860A,R287Q)对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 sEH)活性的影响及其参与肾脏微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cDNA为模板,利用p-UCT DNA连接试剂盒、点突变技术及亚克隆技术,分别构建包含EPHX2基因rs751141位点等位基因G和A的重组质粒pcDNA3.1/V5-His-G(野生型:WT)和pcDNA3.1/V5-His-A(突变型:R287Q)。以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分别将上述重组质粒转染至HK2细胞,给予足量的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EET);共培养后,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11,12-二羟基二十碳三烯酸(11,12-dihydr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DHET),采用t检验分析R287Q突变对sEH水解酶活性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浓度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和IL-1的浓度;RT-PCR检测IL-17A和IL-1β等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WT组相比,R287Q突变型重组质粒组水解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上清中IL-17A浓度以及IL-1等炎症因子浓度显著下降(P<0.05)。与单纯WT组相比,WT+EET组的炎症因子浓度显著降低,但仍明显高于R287Q+EET组(P<0.05)。RT-PCR结果显示R287Q突变组中IL-17A和IL-1β等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WT组;与单纯WT组相比,WT+EET组IL-17A以及IL-1β等炎症因子mRNA表达降低,但仍明显高于R287Q+EET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R287Q组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水平。结论 R287Q突变型重组质粒对11,12-EET的水解能力降低,炎症水平显著下降;外源性11,12-EET可降低WT组炎症水平。EPHX2 rs751141位点等位基因A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减缓炎症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价超声下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US-DAS28)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评估的敏感性及与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RA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临床检查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28个关节,记录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以及患者整体评价、C反应蛋白水平,计算DAS28。采用超声下灰阶关节滑膜炎数替代关节肿胀数,计算US-DAS28数值。结果 127例患者临床检查关节肿胀有2.0(0,4.0)个,超声下关节肿胀有5.0(2.0,8.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783,P<0.001)。DAS28为(3.43±1.18),US-DAS28为(3.6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配对=-9.668,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AS28与US-DAS28呈正相关(r=0.968,P<0.001)。采用US-DAS28评估的疾病活动度较DAS28严重(Z=-4.680,P<0.001)。结论 US-DAS28与DAS28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US-DAS28可敏感评估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宜作为治疗策略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28.
在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除传统课堂教学外,应重视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运用。CBL强调小组教学的重要性,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学会为会学,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中医临床课程可以CBL为主,传统课堂授课为辅。目前CBL还处于中医教学初级阶段,今后当重点研发适用的教材、教案,组织实施中做好学生预习、传统授课、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教师总结等环节。CBL教学有助于培养开放性、创新性、独立思考能力强、知识全面的中医人才,应大力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评价燥漱方联合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病例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2月就诊的pSS患者60例,给予燥漱方含漱联合硫酸羟氯喹口服治疗,疗程1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欧洲抗风湿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评价口干、眼干、疲乏、肢体痛等症状改善情况,并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患者口干、眼干、干燥症状、疲乏、肢体痛等症状VAS评分、ESSPR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燥漱方联合羟氯喹能有效改善pSS患者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VR)在膝关节镜手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我科培训的学员,共60人,随机分为VR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VR教学组采取虚拟现实技术教学,传统教学组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种方式综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另外,采用调查问卷评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兴趣度、课程满意度、三维空间感和虚拟交互性等体验。结果 VR教学组的三次操作考核操作成绩分别为(93.87±2.58)分、(91.97±1.85)分、(90.97±2.43)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89.07±2.74)分、(84.87±2.96)分、(82.47±7.2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VR教学组(8.90±1.01)对此次学习更感兴趣,课程满意度(8.47±1.12)、三维空间感(8.53±1.02)和虚拟交互性(8.17±1.16)优于传统教学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理论成绩相差不大,即VR对关节镜理论知识掌握度与传统教学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骨科临床实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三维空间感,还提高了骨科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