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161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目的:提升参威骨痹片的质量标准,初步探索其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在批间含量差异较大的原因。方法:采用HPLC建立参威骨痹片的指纹图谱,以Diamonsil C18(4. 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 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10%A;5~15 min,10%~12%A;15~30 min,12%~26%A;30~43 min,26%~31%A,43~50 min,31%~40%A,50~70 min,40%~55%A;70~84 min,55%~72. 5%A),检测波长230 nm。以共有峰为自变量绘制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变量重要性投影(OPLS-DA-VIP)图,将共有峰对该制剂各批次间指纹图谱差异的贡献度量化,寻找差异较大的色谱峰,结合相关文献,筛选出与参威骨痹片临床适应症相关的成分并进行其含量测定的专属性试验,最终选定质控指标。通过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同时对本品及其生产过程中间体中质控指标进行测定,检测波长236,276,230,322 nm,其他条件同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结果: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6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 950。优选出马钱苷酸、龙胆苦苷、芍药苷、蛇床子素为参威骨痹片的质控指标,四者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61. 02,401. 80,255. 54,80. 68μg·g-1。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参威骨痹片的质量控制。原料药批间质控指标成分含量差异和生产过程中间体的质控方法不够完善是引起该制剂批间质控指标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而对头孢菌素敏感(carbapenem-resistant but cephalosporin-susceptible ,Car-R/Ceph-S)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中OprD基因的突变类型。  方法   对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10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而对头孢菌素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离培养;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该表型铜绿假单胞菌中OprD基因的携带情况,并测序分析OprD基因的突变类型。  结果   10株菌株均显示出明显的OprD扩增条带,测序分析显示有以下突变类型,分别是移码突变2株、氨基酸替代突变8株、提前终止密码子2株、大片段缺失4株。  结论   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而对头孢菌素敏感(Car-R/Ceph-S)的铜绿假单胞菌中OprD基因的突变类型呈多样化,点突变频率最高,还有大片段的缺失以及提前终止密码子。这些突变导致OprD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耐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MRI测量成人髌下脂肪垫厚度的可行性及成人髌下脂肪垫厚度与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的相关性,为全膝关节置换时考虑保留髌下脂肪垫厚度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1 019例18~80岁成人膝关节磁共振扫描的影像作为研究对象,取膝关节正中矢状面影像作为测量层面,以髌下脂肪垫前缘画一基线,取其与脂肪垫后缘最远点的距离作为测量厚度,测量结果采用 SPSS2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男性髌下脂肪垫平均厚度大于女性,分别为(28.08±4.64)mm 和(24.58±4.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男性与女性年龄分别为(49.09±17.78)岁和(50.42±17.8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男性身高、体质量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考虑为生理性差异;男性髌下脂肪垫厚度与年龄、身高、体重均无相关性(P > 0.05);女性髌下脂肪垫厚度与体重具有相关性(P < 0.05),与年龄、 身高均无相关性(P > 0.05)。  结论  男性髌下脂肪垫平均厚度大于女性且与年龄、身高、体重没有相关性,而女性脂肪垫平均厚度与体重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D型人格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布,并分析其与自我管理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于云南省昆明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及老年病科的2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与D型人格量表进行调查,比较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结果:D型人格占2型糖尿病患者44.6%,D型人格患者自我管理总分、饮食、运动和足部护理得分均低于非D型人格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型人格、吸烟、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是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D型人格占比较大,应重点关注存在吸烟、发生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指数较高、D型人格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FMS的中医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148例FMS患者,观察疼痛诱发和加重因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和FMS其他主要症状,分析证候特征。结果 148例FMS患者中,因劳累、情绪刺激和气候变化诱发疼痛者分别占52.0%、48.6%和39.2%,因劳累、情绪刺激和气候变化加重者分别占64.9%、49.3%和54.1%;轻度、中度和重度疼痛分别占11.5%、47.3%和41.2%;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和中轴部位疼痛分别占89.2%、88.5%、90.5%、86.5%和93.2%,其中,以背部、腰部、右肩胛带区、右上臂和左肩胛带区疼痛较常见,分别占84.5%、81.8%、76.4%、75.0%和75.0%;重痛、酸痛和胀痛分别占69.6%、63.5%和52.7%。常见症状中,有疲劳、睡醒后仍觉疲乏、认知损害、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慢性头痛的患者分别占95.9%、91.2%、67.6%、88.5%、93.2%...  相似文献   
6.
文章查阅了近十年自血疗法治疗黄褐斑的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发现自血疗法治疗黄褐斑以联合治疗为主,在临床上能够进一步提高黄褐斑的疗效,但其临床研究有限、作用机制不明,且缺乏后期随访资料。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今后可设计更加科学严谨的研究实验,探究自血疗法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构建适用于中医药院校的校际联合、虚实结合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新模式,培养具有中医药背景的新工科人才,助力云南省“三张牌”建设。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和创新,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组建“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联盟”,利用团队新构建的中药经典名方和功能食品组方设计及干燥过程衡算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使学生先进行虚拟构建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再通过线下指导完成课程的设计内容优化,从而打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国家、云南省、社会市场化所缺新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给学生更广阔,更自由的思考空间,并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工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银杏内酯B (GB)治疗代谢性脂肪性肝病(MAFLD)的作用是否与调控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肝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相关。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GB低、中、高剂量(GB-L、GB-M、GB-H)组(n=12),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构建MAFLD模型(正常组除外)。治疗8周后,收集血清和肝组织。生化试剂盒检测血脂和肝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GRP78、PERK、p-eIF2α、ATF4、CHOP、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显著,与模型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灯台叶总碱与氟康唑联用对耐药白念珠菌CA23毒力因子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 微量稀释法、棋盘法及时间-杀菌曲线测定灯台叶总碱与氟康唑联用效果;荧光探针测定菌株外排泵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菌丝诱导培养基中菌株形态转换,RT-qPCR法检测菌丝相关基因表达,添加外源性cAMP验证;卵黄琼脂平板法检测菌株胞外磷脂酶活性。结果 灯台叶总碱与氟康唑对耐药白念珠菌具有较强的协同抑菌作用;联用处理并不能显著抑制菌株的外排功能,与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一致;两药联用可以抑制在SD和Spider诱导培养基中菌丝生长,且下调菌丝相关基因CYR1、ALS3、RAS1、BCR1、ALS2、TPK2表达,添加外源性cAMP后,能恢复部分药物联用引起的菌株形态变化;两药联用能抑制胞外磷脂酶活性,且对灯台叶总碱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 灯台叶总碱与氟康唑联用对氟康唑耐药株表现为协同抑菌作用,其机制与调节Ras1-cAMP-PKA信号通路抑制菌丝生长,并降低胞外磷脂酶活性从而影响耐药白念珠菌毒力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溃结康调控自噬及肠道菌群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 DSS)制备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0.45 g/kg组、溃结康3.2、6.4、12.8 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自由饮用3%DSS水溶液7 d,隔天更换新鲜DSS水溶液。每天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及疾病活动指数变化,并于第8 d试验结束时,脱颈椎处死各组小鼠收集结肠和粪便;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电镜检测结肠上皮损伤及自噬体形成数量;RT-q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结肠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苄氯素1(Beclin1)、自噬蛋白(P62)mRNA及蛋白表达;16S核糖体RNA(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小鼠粪便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DAI评分显著升高,结肠长度显著降低,结肠黏膜损伤严重,病理CMDI评分显著升高(P<0.01),视野内未见自噬小体,结肠组织中Lc3、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