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成的X线钡灌肠图像上的肠管变形和粘膜面的改变。结果:104例胃癌结肠转移,男67例,女37例。胃癌术前检查中发现结肠转移者32例,术后发现的大肠转移中,多数转移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占91.3%)。胃癌原发灶的肉眼形态BorrmannⅢ型(28例)和BorrmannⅣ型(65例)者占89.4%,组织学中以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要成分者占91.3%。X线钡灌肠检查显示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80),其次为直肠(50)。转移灶可累及多节段肠管,其中横结肠中1/3段(47),横结肠左1/3(44),横结肠右1/3(39)和直肠腹膜返折之上(39)。X线显示肠管单侧变形者227处,双侧变形者96处。黏膜面表现为梳齿状黏膜纹聚集改变253处,颗粒结节状改变23处,外压性改变20处,弥漫性改变62处。结论:胃癌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和直肠,结肠黏膜面的梳齿状黏膜纹聚集为胃癌大肠转移的主要X线钡剂灌肠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测定赶黄草中槲皮苷、槲皮素、乔松素-7-O-葡萄糖苷等黄酮类成分的分析方法 .方法 用HPLC法;色谱柱为Luna-C18 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7 nm;体积流量0.8 mL/min.结果 槲皮苷、槲皮素、乔松素-7-O-葡萄糖苷获得良好分离,在10.8~216.0、10.4~208.0、10.4~207.0μg/mL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重现性试验RSD分别为0.19%、0.19%、0.1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7%、100.06%、99.87%.结论 本方法 简便快速,精密度、分离度良好,为赶黄草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展型大肠肿瘤的X线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6例54处病变的X线钡灌肠造影表现和内镜图像,将病变分为非结节扁平隆起、结节集簇性隆起和混合性结节集簇隆起3种类型,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扩展型大肠肿瘤好发于直肠、盲肠和升结肠近段,组织病理学多为腺瘤或黏膜内癌,混合结节集簇隆起型病变癌变率高、浸润较深,且有进展期癌。结论:扩展型大肠肿瘤表面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推测有无癌变与癌变浸润深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 讨极 外 型腰 椎间 盘 突出 症患 者 的临 床特 点 与神 经节 位 置的 相关 性 方 法:通过 术前 神 经根 造影 : 。确定 受压 神 经根 的背 根 神经 节的 位 置,根 据 其神 经节 的 位置 ,将 27 例极 外侧 腰 椎间 盘突 出 症患 者 分为 三 组 :椎管内 组,5 例;椎间 孔内 组 ,15 例 ;椎 间孔 外组 ,7 例 。分 别比 较神 经 节的 位置 与 临床 参数 ,如 受压 神 经根 的水 平 ,直腿 抬高 试 验的 度数 ,术 前和 术 后症 状(腿痛 ,下 腰痛 和 行走 能力 )及 体 征(感 觉 和运 动障 碍 )的 严重 程 度 及 与恢复率 之间 的 关系 。结 果:与椎 管 内和 椎间 孔 内组 相比 ,椎 间孔 外 组患 者直 腿 抬高 试验 的 度数 较低 ,下 腰 痛的 程度较轻 ,术 前的 腿痛 明 显重 ,而 行走 能 力低 于椎 管 内和 椎间 孔 组。 背根 神 经节 的位 置 与术 前的 感 觉和 运 动 障 碍以及手 术效 果 没有 明显 差 异。结论 :神 经节 的 位置 会影 响 极外 型腰 椎 间盘 突出 患 者根 性症 状 (腿痛 和 行走 能力 )的严重 程度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同种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植对人工真皮血管化的促进作用。方法在27只Wistar大鼠背部造成2.5 cm×2.5 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2处/只),将其分为血管内皮细胞组:将血管内皮细胞混入0.5 ml纤维蛋白胶中,按1.0×105/cm2的密度均匀喷洒于移植床;混合组: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混入等量纤维蛋白胶后,同前密度喷洒于移植床;对照组:按同样方法喷洒等量纤维蛋白胶。随后各组移植人工真皮,每组9只大鼠18处创面。于移植后5、10 d切取移植的真皮及周围组织行H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asson和墨汁灌注染色,观察新生血管生长情况。于移植后5 d行伊文思蓝灌注,以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法测定微血管形成情况。结果移植后5 d,HE、VEGF、Masson和墨汁灌注染色均可见各组移植床有新生血管长入。HE染色见血管内皮细胞组、混合组新生血管数量分别为(14.2±3.6)、(12.1±2.5)条,较对照组[(3.9±1.6)条]明显增多(P<0.05)。移植后10 d,人工真皮内及移植床均有微血管形成,且胶原组织的合成增加。移植后5 d,经伊文思蓝灌注,收集并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组、混合组真皮组织溶出的上清液,吸光度值分别为0.167±0.058、0.155±0.046,均高于对照组的0.066±0.024(P<0.05)。结论同种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植可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血管新生,加速人工真皮移植后血管化过程,促进类真皮组织的成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东京都日野市确立生活垃圾收费标准的方式及为推行这一政策所采取的相关举措,分析了收费前后的垃圾减量效果及居民的环境意识变化,提出了对我国探索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几种评价保湿产品无创性测试方法的相关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对测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屏障功能的几种无创性皮肤测试方法进行相关性评价。方法:采用SKICON-200测定皮肤电导法、皮肤保水功能测定、TEWL测定、受试者主观评价的方法,比较某种保湿霜/精华素使用前、后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屏障功能的变化,并分析这些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保湿霜的效果优于精华素,SKICON-200测定皮肤电导法、皮肤保水功能测定以及部分受试者临床症状和主观评价指标(如红斑、脱屑情况,皮肤滋润度的改善、皮肤细纹数量变化和皮肤弹性改善)有很好的平行关系。TEWL结果在本试验中变化不大,与上述指标没有平行关系。结论:SKICON-200测定皮肤电导法、皮肤保水功能测定适合用于保湿化妆品的功效评价。TEWL测定对于屏障功能受损的皮肤可能更敏感,对于健康皮肤使用前、后比较可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探查无明显管腔狭窄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能力及准确性。方法共35例连续患者行冠状动脉内超声(IVUS)及16层MSCT检查,其中30例MSCT成像成功。对94支无明显狭窄的冠状动脉节段MSCT及IVUS图像行对照研究,逐一分析每支冠状动脉节段是否出现粥样硬化斑块。IVUS根据斑块回声特点将斑块分为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和软斑块,MSCT则测量斑块密度,以CT值表示。结果对照IVUS结果,MSCT对出现任何粥样硬化斑块节段的诊断敏感性为82.1%(46/56),特异性为89.5%(34/38)。对于含钙化斑块的节段,MSCT诊断敏感性为92.1%(35/38),特异性为96.4%(54/56)。对于含非钙化斑块的节段,MSCT诊断敏感性为73.2%(30/41),特异性为88.7%(47/53)。对于仅含非钙化斑块的节段,MSCT诊断敏感性为66.7%(12/18)。MSCT分析54个斑块平均CT值,按照IVUS分类,钙化斑块19个,纤维斑块19个,软斑块16个,对应CT值分别为:钙化斑块(489±169)HU(196~817HU),纤维斑块(69±21)HU(25~117HU)以及软斑块(23±18)HU(-12~47HU)。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3组斑块MSCT测量密度CT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种方法对斑块面积的测量具有相关性(r=0.58,P〈0.01),MSCT测定斑块平均面积为5.3mm^2,IVUS为5.6mm^2。结论MSCT对无明显管腔狭窄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良好的探查能力。根据斑块密度(CT值)差异,MSCT能区分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对斑块面积测量,MSCT与IVUS结果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灵芝浸膏给小鼠灌胃,每日1.0g/2.0g/kg,连续3d,末次给药后1h,用束缚水浸法造成应激性溃疡。结果表明,灵芝能显著降低溃疡的发生率及减少胃粘膜出血。灵芝拮抗乙酰胆碱对离体肠肌的收缩,IC50为8.5×11-4g/ml。灵芝抑制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可认为是其对外周副交感神经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牙科用基托材料的溶出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为预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口腔修复常规制备后.在体液中溶出情况,应用高速液相色谱仪,对义齿基托用PMMA材料.在甲醇中浸渍后主要溶出物甲基丙烯酸甲南(MMA)和过氧化苯甲酰(BPO)进行了分析探讨。实验证明采用高建液相色谱,以甲醇为模拟体液可快速、定量、正确地测出PMMA中残留MMA和BPO的溶出情况.从而预测PMMA义齿修复体初戴前浸入水后.在口腔中溶出MMA和BPO的作用较戴前处于干燥状态者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