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20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LK7-AS1是一种新发现的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lncRNA,但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qRT-PCR检测lncRNA MLK7-AS1在21对结肠癌组织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手术标本以及在不同结肠癌细胞系(SW480、HCT116、SW620、DLD1、HT29、LOVO)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中的表达。将结肠癌细胞转染lncRNA MLK7-AS1过表达质粒后,分别用MTS、平板克隆试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及qRT-PCR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各结肠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均P<0.05)。将lncRNA MLK7-AS1表达量相对较低的SW480与HCT116转染lncRNA MLK7-AS1过表达质粒后,两种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增强(均P<0.05);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均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均P<0.05)。结论: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及CDK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ABCG2基因在多耐药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的表达变化及其可能参与的机制。方法:选择肺癌细胞A549及耐药A549进行细胞培养,分别给予顺铂及依托泊苷化疗药物治疗;取耐药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不处理)、对照组(给予siRNA对照)及siRNA-ABCG2组(给予siRNA-ABCG2)。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药物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2组细胞药物抑制率变化呈剂量依赖性,同剂量中耐药A549组药物抑制率明显低于A549组。耐药A549组细胞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549组。3组细胞药物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其中同剂量的siRNA-ABCG2组药物抑制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及对照组。siRNA-ABCG2组细胞ABCG2、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及对照组,分别使用p-AKT、p-mTOR的激活剂后,可显著降低干扰ABCG2基因后导致的顺铂和依托泊苷抑制率的增加。结论:ABCG2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在耐药A549的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沉默ABCG2基因可改善耐药A549细胞的耐药性,提示ABCG2可作为改善NSCLC细胞对顺铂及依托泊苷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3.
74.
75.
目的:评价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S-1二线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例既往治疗失败且具有HER-2过表达的晚期胃癌患者。多西他赛40 mg/m2,d1;每3周重复。S-1剂量按照体表面积(BSA)计算给予,BSA<1.25 m2为80 mg/d;1.25≤BSA<1.5 m2为100 mg/d;BSA≥1.5 m2为120 mg/d;d1~14;每3周重复。曲妥珠单抗每3周给药,首日给予负荷剂量8 mg/kg,然后6 mg/kg,每三周重复。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17例患者中CR 1例,PR 7例,SD 6例,PD 3例,总有效率为47.06%。常见不良反应为食欲下降11例、乏力10例和粒细胞减少9例,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得到明显提升。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S-1作为二线治疗HER2阳性的进展期胃癌疗效令人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放疗对入肺癌A549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将人肺癌A549细胞接种于24只裸鼠后腿皮下,10 d后肿瘤体积在100~200 mm3之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无菌生理盐水注射)、贝伐单抗组(每次注射贝伐单抗10 mg/kg,每周1次,共3次)、放疗组(5 Gy/次,共2次)、贝伐单抗联合放疗组(联用贝伐单抗和放疗).治疗过程中测量肿瘤大小及重量,41 d后处死裸鼠,切取移植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标本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贝伐单抗联合放疗组移植瘤瘤体生长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受抑制(P<0.05),抑瘤率达82.8%;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贝伐单抗联合放疗组MVD、VEGF表达[(7.37±4.11)、(3.10±0.98)]较对照组[(14.40±5.01)、(6.oo±1.90)]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放疗可能通过抑制VEGF表达而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常规MRI纹理分析鉴别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与增生结节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3例小肝癌和19例肝增生结节患者的MRI资料。采用MaZda软件手工勾画ROI,提取T1WI、T2WI、频率选择性预脉冲脂肪抑制T2WI及T1WI增强扫描图像中病变的纹理特征。通过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POE+ACC)、交互信息(MI)及三者联合(FPM)的方法选择最佳纹理参数集合。使用原始数据分析(RDA)、主要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非线性判别分析(NDA)进行纹理分类。同时由2名MRI诊断医师共同评估所有影像学资料。比较纹理分析与医师鉴别诊断两种病变结果的差异。结果 52例中,共60个病灶。鉴别小肝癌与增生结节的纹理特征主要来自T2WI,误判率最小为8.33%(5/60)。纹理特征选择方法中,FPM的误判率(8.33%~26.67%)均低于MI (20.00%~38.33%)、Fisher (18.33%~41.67%)和POE+ACC (8.33%~40.00%)。纹理特征分类方法中,NDA判别两种病变的误判率(8.33%~20.00%)均低于RDA (26.67%~41.67%)、PCA (28.33%~43.33%)和LDA (21.67%~45.00%)。影像医师的误判率为23.33%(14/60),高于采用纹理分析鉴别两种病变的误判率(5/60,8.33%;χ2=58.73,P=0.002)。结论 常规MRI纹理分析可用于鉴别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与增生结节。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术后48 h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A组PCIA配方为地佐辛0.5 mg/kg+舒芬太尼1μg/kg,B组PCIA配方为舒芬太尼2.0μg/kg,两组PCIA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持续剂量2 ml/h,PCIA量每次0.5 ml.记录术后2 h(T1)、4 h(T2)、12 h(T3)、24 h(T4)、48 h(T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不良反应较B组少,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不良反应少,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9.
目的调查初诊胃癌患者在诊断至手术后6个月的希望水平,分析其动态变化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和癌症康复评价简表对162例初次诊断为胃癌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术前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术后均达到高水平;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高于术后1个月(P0.01);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生活质量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初诊胃癌患者的术前希望水平有待提高,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来改善其生活质量,而且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采取适当方法提高其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类型与肺腺癌亚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2015年该院3 028例非小细胞肺腺癌(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提取DNA后采用突变阻滞扩增系统(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 3 028例NSCLC患者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9.7%,其中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543例,第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535例,共占89.8%;新分类中浸润前病变与微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的EGFR基因突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肺腺癌有较高的EGFR突变率,不同分化程度的EGFR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分类表现出与分子诊断的相关性,不同亚型EGFR突变率有差异,EGFR基因突变与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