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诊治的4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观察,对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讨论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3%、30.8%和6.2%,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是否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c drainage,PTCD)、病理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神经侵犯是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患者的有神经侵犯和肿瘤低分化程度是降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总体预后不良,分化程度低及伴有神经侵犯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近来几种免疫治疗被批准正式用于临床治疗肿瘤,如前列腺癌疫苗Provenge治疗前列腺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的单抗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2011年2篇报道采用基因工程组装的T细胞(CAR-T细胞)治疗晚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获得突破性进展,使肿瘤免疫治疗又进入新高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河市肺炎支原体(MP)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断MP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76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MP-IgM抗体,根据性别、年龄和季节的MP阳性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64例患者MP-IgM抗体阳性率为15.8%,男性患者阳性率(15.1%)与女性患者阳性率(1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MP-IgM抗体阳性率比较以学龄前及学龄期组的MP-IgM抗体阳性率(29.3%)为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以婴儿组的MP-IgM抗体阳性率(7.1%)为最低,显著低于其余各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患者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秋季和春季的阳性率(23.4%和18.0%)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的阳性率(11.3%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MP感染有人群性和季节性流行特点,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为易感人群,秋季和春季为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固定术与自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成武医院收治的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仅行锁骨钩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12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及CC-Dist值情况;对比术后1个月时、末次随访时喙锁间距的变化,分析复位丢失量与固定装置力臂的相关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18个月,平均随访(14.0±1.7)个月。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CC-Dist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12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12个月时两组CC-Dist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时、末次随访时喙锁关节间距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平均复位丢失量、相对力臂高于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Constant量表中疼痛、日常活动、活动范围、肌力测试及总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12个月时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的锁骨钩钢板固定方式,自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疼痛程度缓解更为显著,能够获得更好的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RNA结合基序8A(RBM8A)蛋白表达与病人预后及替莫唑胺(TMZ)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手术切除的GBM组织130例及颅脑损伤减压术中切取的非肿瘤脑组织20例(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RBM8A表达。术随访时间3~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GBM组织RBM8A高表达率[86.15%(112/130)]明显高于对照组[20%(4/20);P<0.05]。随访期间死亡98例,失访2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BM8A高表达是GBM病人生存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RBM8A高表达GBM病人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病人(P<0.05);RBM8A低表达GBM病人中,TMZ化疗病人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未化疗病人(P<0.05);TMZ化疗与RBM8A高表达GBM病人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GBM组织RBM8A呈高表达,与病人不良生存预后有关。检测RBM8A有助于评估GBM病人对TMZ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手术是唯一能治愈的方法。随着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腹腔镜下手术已被医患所认可。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单位行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的11例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男4例,女7例;就诊时年龄21~62岁,平均44.8岁;病程8 d至4年,术前定性、定位诊断均为胰岛素瘤。10例在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肿瘤,其中行胰岛素瘤切除术8例(胰腺颈部2枚,体部5枚,尾部2枚);2例行胰体尾切除术(胰腺体部1枚,尾部1枚)。11例均行术中腹腔镜超声检查,10例患者发现肿瘤,共11枚,1例腹腔镜超声未探及肿瘤,终止手术。手术时间85.0~380.0 min,术中出血量10.0~530.0 mL。肿瘤切除30 min后,血糖升高1.5~2.3 mmol/L;术后第1天清晨血糖3.9~10.4 mmol/L,出院时血糖2.4~12.8 mmol/L。术后病理均为良性胰岛素瘤。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出现胰瘘(A级),2例出现反跳性高血糖。术后住院时间5.0~15.0 d。随访10~43个月,完整切除肿瘤的10例患者,低血糖症状完全消失,无肿瘤复发。结论:胰颈、体尾部表面及适合胰体尾切除的良性胰岛素瘤,腹腔镜下手术切除安全、有效、创伤小,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药浓度监测(TDM)优化美罗培南治疗老年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脓毒血症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美罗培南治疗,观察组接受TDM优化美罗培南,对比治疗1周后两组病情变化、生化指标、肺功能、实验室指标与不良反应等。 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酐、胆红素、AST、ALT、EVLW、PVPI下降(P<0.05),观察组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罗培南药物谷浓度与峰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K/PD参数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4时血清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T>MIC)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65岁以上老年脓毒血症患者,实施TDM优化美罗培南治疗,可降低病情严重水平,调控机体生化指标、炎症指标,提高药物抗菌活性、药物有效浓度,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并发菌血症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VAP患者。行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根据是否并发菌血症,分为菌血症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近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初始抗生素方案及28天的死亡率。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系统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与菌血症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8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VAP患者中,有19例存在菌血症(21. 3%)。菌血症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菌血症患者28天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2. 1%和18. 6%,P=0. 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RSA感染、近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初始抗菌药物选择不当是菌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菌血症使金黄色葡萄球菌VAP患者的病情明显加重,MRSA感染、近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初始抗菌药物选择不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VAP并发菌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allervorden—Spatz病之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3例Hallervorden—Spatz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例临床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影像学符合典型“虎眼征”,诊断明确;1例阳性体征为痉挛步态伴严重构音障碍,锥体外系症状不典型,缺乏不自主动作,T2WI显示典型“虎眼征”,20年后复查时双侧苍白球前内侧高信号区明显缩小,符合不典型Hallervorden—Spatz病。结论典型Hallervorden—Spatz病儿童期发病、病程短,可根据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临床体征和T2WI显示典型“虎眼征”而获得早期诊断;非典型Hallervorden.Spatz病青少年期发病、病程长,锥体外系症状可不典型,T2WI“虎眼征”可随病程出现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