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螺旋CT透视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部小结节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螺旋CT透视引导下肺小结节病变经皮穿刺术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3例病灶直径为 0 5~ 2 0cm平均 (1 7± 0 4)cm的小结节 ,共做了 2 9次穿刺 ,所采组织同时作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与穿刺结果对照 ,其余经临床随访而明确诊断。结果  2 3例中恶性肿瘤 10例 (原发支气管肺癌 9例 ,转移癌 1例 ) ,穿刺阳性者共 8例 ,2例假阴性 ,无假阳性。穿刺确诊 13例良性病变 ,并经手术病理和随访证实。良恶性结节总的准确度为 91% (2 1/ 2 3 )。其中 8例(3 4 78% )发生气胸 ,1例经抽气处理。结论 螺旋CT透视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肺穿刺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且临床价值大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单克隆抗体靶向对比剂McAb-DMP的制备方法。方法 以葡聚糖为载体,采用氧化法制备免疫靶向磁性微粒,结果 制备的磁性纳米微粒与单抗相比保持了较高的结合活性和免疫活性。结论 合成CEA单克隆抗体标记磁性微粒,保证了结合活性免疫活性,为活体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病灶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探讨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病灶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肺部病变穿刺活检184例.病灶按大小分为两组,其中≥3cm者122个,<3cm者62个,分析穿刺活检术对两组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肺内大、小病灶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6%(113/122)和91.9%(57/62;P>0.05).<3cm病灶的气胸发生率(19.2%)明显高于≥3cm病灶(5.2%;P<0.01),前者出血发生率(44.2%)亦显著高于后者(15.1%;P<0.01).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大、小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对大病灶活检的安全性高于小病灶.  相似文献   
64.
肾周间隙内侧边界的螺旋CT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肾周间隙与腹膜后中线大血管区域之间疾病扩展方式,扩散通路和明确肾周间隙内侧边缘的解剖通连,方法 收集螺旋CT检查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共200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其中29例还做了CT增强,常规扫描范围从膈下至盆腔入口,有病变时杓情增加扫描平面,结果 在200例中,有59例(29.5%)双侧肾前筋膜(或肾前筋膜平面)跨中线相续,其中真正同时螺及双侧肾周间隙和中线大血管区域者仅占18例,结论 肾前筋膜跨中线与对侧同名筋膜在肾门平面以下可有部分相续,该平面以上不相续,肾周间隙与中线大血管区域之间疾病主要依靠筋膜平面间接扩散,提高对这一区域的解剖结构认识吸利于对该区域疾病的定位,定性及扩散通路做一清楚的判断和预测,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暂时阻断肝静脉行肝内注射高热生理盐水对凝固灶大小的影响。方法  12条犬分为 3组 ,即肝血流未阻断组 (1组 )、肝动脉 门静脉阻断组 (2组 )和肝静脉球囊阻断组 (3组 )。用 8ml沸腾生理盐水注射入肝脏 ,测量局部组织温度变化及凝固灶大小。结果 局部测温 1组温度下降最快 ,3组次之 ,2组温度下降最慢。病灶最大横径测量 ,1、2、3组分别为 5 4mm、12 3mm和 9 9mm ,各组间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暂时阻断肝静脉肝内注射高热生理盐水可增大凝固灶。为提高PSIT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CT引导下活检及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引导下活检及介入治疗是在CT监视下 ,将穿刺针插入人体病变内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生化学标本进行诊断与治疗。它是一种非血管性介入技术 ,除穿刺活检外还广泛应用于治疗[1] ,如 :各种注射治疗、脓肿、囊肿的内外引流、导入激光汽化、导入微波热疗、导入电极进行电化学和射频治疗等。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一报道。1 一般情况  从 2 0 0 0年至今 ,我院活检共 3 2 4例 ,其中纵隔、肺部病变活检 2 90例 ,肝组织活检 9例 ,骨骼、肌肉活检 2 5例 ;介入治疗 19例 ,其中肝、腹腔脓肿引流 11例 ,囊肿引流 8例。男性病人 18…  相似文献   
67.
原发性肝癌卫星病灶影像特点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卫星病灶的影像特点及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方法。方法 41例经病理证实的巨块型或单发结节型肝癌患者,采用螺旋CT肝脏双期强化扫描和血管造影,观察卫星病灶的情况;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1例患者中17例经CT和/或血管造影发现卫星病灶,10例为多血供,7例为少血供。17例发现卫星病灶者中11例分布在原病灶边缘1cm范围内。化疗栓塞时,将导管头端置于肿瘤供血动脉稍近端,使栓塞范围包括卫星病灶范围。治疗后在6~19个月的随访期内,17例有卫星病灶的患者中CR及PR5例,无病情进展病例。结论 卫星病灶存在于部分HCC病例,运用合理的疗法,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对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8.
滑膜肉瘤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0月-2005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滑膜肉瘤12例,其中术前误诊5例。为吸取教训提高认识,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第3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报告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建立更为细致的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和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青年男性人体标本 1例 ,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 ,用 5 %明胶包埋 ,置入 -3 0℃冰库中冰冻 1周 ,然后在 -2 5℃低温实验室中用TK 63 5 0型数控铣床 (铣切精度为 0 .0 0 1mm)从头至足逐层铣切。逐层用高清晰度数码相机摄影 ,完成人体模型数据获取 ,得到人体结构数据集。结果 所选用标本为男性 ,2 1岁 ,身高 182 0mm ,体质量 66kg ,非器质性疾病死亡。CT扫描层厚 :头颈部为 1.0mm ,其他部位为 2 .0mm。MRI扫描层厚头颈部为 1.5mm ,其他部位为 3 .0mm。连续横断面层厚 :全身均为 0 .1mm ,全身共计 183 98个断面。数字化摄影分辨率为 10 9890 5 6( 4 0 64× 2 70 4)像素 ,每个断面图像文件大小为 62 .9MB ,整个数据集数据量为 115 7.2 3GB。其研究结果同时在国际互联网站发布 ,网址为 :http : www .chi nesevisiblehuman .com 。结论 ①经文献检索 ,目前全世界已经报道的可视化人体数据集全身切片最薄为 0 .2mm (本研究组报道的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颅底部局部切片达到 0 .1mm) ,切片数均为数千个断面 ,断面摄影分辨率均为数百万像素 ,数据量为数十个GB ,或一百多个GB ;本研究完成的数据集全  相似文献   
70.
犬严重烧伤早期脑水肿四维数学模式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四维数学模式以探索烧伤早期脑水肿病理过程中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犬26只分为对照组(6只)和烧伤后6,12,18和24h组,每组5只。将致伤组犬制成50%总烧伤面积(TBSA)Ⅲ度创面,伤后6h按Parkland公式补充50g/L葡萄糖液。动态观察各组犬MRI表现及病理组织学、脑含水量和颅内压的变化,并用MRI扫描结果建立四维数学模式。结果:烧伤早期脑水肿四维数学模式反映了其病理发展中的两个拐点(分别为伤后6h和18h)和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伤后6h内)机体处于休克早期,应尽早治疗处于亚临床期的烧伤早期脑水肿。第二阶段(伤后6~18h)是脑水肿的急速发展期,具有血管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的共同病理特点。第三阶段(伤后18~24h)是病程发展的危重期。颅腔容积致使颅内压急剧上升,极易发生脑疝。结论:四维数学模式的建立提示烧伤早期脑水肿的病理过程具有S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