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全碳素纤维治疗床对吸收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放疗中新型全碳素纤维治疗床对患者剂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0.6 cm3电离室和PTW二维电离室矩阵分别在空气和模体中测量6、10、18 MV X线穿过治疗床的透射因子.在固体水中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测量治疗床对吸收剂量的影响,以及吸收剂量随斜入射角度和空气间隙的变化.结果 180°后野照射时,在最大剂量点,5、10 cm深度,治疗床对吸收剂量的影响都在5%以内.治疗床对吸收剂量的影响与斜入射角度及空气间隙有关.在模体内5 cm深度处随斜入射角度的增加而变大,而空气间隙的变化对吸收剂量的影响很小.插板比主体床板薄,对吸收剂量的影响比主体床板小.结论 全碳素纤维治疗床对整个治疗靶区的吸收剂量有一定影响,并且随斜入射角度和空气间隙而变化.治疗计划设计时需要考虑治疗床对吸收剂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适形放射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2006年Graves眼病患者71例接受球后适形放射治疗,200cGy/次,1次/d,5次/wL总剂量为2 000cGy.随访期为6~65mo.结果:照射后病情明显改善和部分改善的患者分别有35.2%和42.3%,病情稳定15.5%,病情进展7.0%.有软组织及角膜受累的病例放疗后症状改善最明显(P<0.05).结论:适形放射治疗可有效控制Graves眼病病情进展,疗效较好,对于轻度突眼患者疗效更显著,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评价解放军总医院使用螺旋断层(helical tomotherapy,HT)全中枢放疗(craniospinal irradiation,CSI)23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7月收治23例经螺旋断层全中枢放疗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平均年龄20岁。全中枢放疗剂量:27~36 Gy/15~20 F(1.5~2.0 Gy/F),局部剂量46~60 Gy/30~50 F,女性行全中枢照射的患者均从腰5以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左右对穿野照射以保护卵巢功能,DT 30~36 Gy/15~20 F,单次剂量1.8~2 Gy。中位随访时间30.9(5~67)个月。总生存率采用SPSS19.0软件Kaplan-Meier法。结果中位随访30.9(5~67)个月,在17例可评价原发肿瘤的患者中,治疗结束后复查9例(52.9%)完全缓解(CR),7例(41.2%)部分缓解(PR),1例(5.9%)疾病稳定(SD)。血液学毒性是放疗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本组病人中白细胞减少1~4级比例分别为8.7%、30.4%、34.8%、21.7%,;血小板减少1~4级比例分别为8.7%、30.4%、21.7%、8.7%;血红蛋白减少1~4级比例分别为26.1%、13.0%、8.7%、0。全组病例3年无复发生存率、3年无转移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2%、100%、91.3%。结论对于原发于颅内的生殖细胞瘤,使用HT进行CSI既简化放疗程序、增加了放疗精确性,又能更好地保护周围危及器官、保证治疗效果,所产生的急性及晚期毒性可以接受,是临床上首选的放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建立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SMS)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放疗颈胸膜固定中的摆位流程,与传统体表标记线摆位方式的摆位精度及其计划靶区体积(PTV)外放边界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放疗的20例患者摆位数据,根据摆位方式分为OSMS摆位组和传统体表标记线摆位组,每组10例。通过锥形束CT(CBCT)刚性配准靶区微调后获取床左右(x轴向)、升降(y轴向)、进出(z轴向)、床旋转(Rtn)、进出倾斜(Pitch)、左右转动(Roll)配准误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别统计误差绝对值和误差分布;最后由PTV外扩公式计算CTV-PTV外扩范围。结果 OSMS组和传统体表标记线组6维度配准误差取绝对值后平均值依次为0.18和0.18 cm、0.12和0.13 cm、0.13和0.23 cm、0.55°和0.74°、0.63°和0.99°、0.67°和0.68°;标准差依次为0.13和0.12 cm、0.09和0.09 cm、0.11和0.16 cm、0.37°和0.55°、0.53°和0.65°、0.42°和0.55°。两组病例摆位误差在z和Pitch方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53、2.98,P<0.05),两组z方向误差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0,P<0.05)。OSMS组和传统体表标记线组xyz轴向CTV-PTV外放边界分别为0.28和0.26 cm、0.21和0.20 cm、0.24和0.35 cm。结论 建立和应用OSMS引导乳腺癌术后患者摆位流程,其摆位精度整体优于传统体表标记线摆位方式,且在z、Pitch方向摆位精度提升显著,z方向PTV外扩边界明显缩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疗照射野数量对肝脏肿瘤的剂量学特点和正常组织保护方面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选取18例肝脏肿瘤放疗患者的CT图像,每例图像分别实施2野、3野和5野治疗计划,评价靶区适形度(CI)、剂量均匀指数(HI)、95%和1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及肝脏、胃、右肾和脊髓接受的照射剂量体积.结果 2野、3野和5野组95%和1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分别为(95.37±136)%和(95.17±0.76)%、(96.51±1.03)%和(95.19±0.69)%、(97.42±1.32)%和(95.20±0.62)%(P=0.0000和P=0.8912);靶区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指数分别为0.430±0.117和1.096±0.018、0.530±0.065和1.077±0.018、0.610±0.105和1.073±0.026 (P均<0.05).正常组织接受的照射剂量在低剂量区及脊髓接受的最大剂量以2野组最优:高剂量区5野组占优势.结论 肝脏肿瘤放疗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指数及高剂量区5野组最好;低剂量区则以2野组最低.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密集连接深度学习的端到端胸部CT图像危及器官自动分割方法,提供一个高精度的自动分割模型,减轻医师临床勾画的工作强度。方法:收集36例肺癌患者CT图像,27例作为训练集,随机取6例作为验证集进行交叉验证,测试集为9例,训练时间约为5 h,完成了左肺、右肺、脊髓、心脏4个危及器官的自动分割,并使用Dice系数、HD95距离与平均表面距离(ASD)3个指标对测试集进行测试。结果:测试集的分割结果显示,与U-Net与ResNet50相比,FC_DenseNet网络在Dice值、HD95、ASD指标上表现较好,但是不同网络之间的分割结果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FC_DenseNet网络Dice值最高是左肺为0.98,最低为心脏0.84。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密集连接结构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分割左右肺、脊髓、心脏4个危及器官,这种特征图复用的思想为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对解放军总医院经放疗的195例声门型喉癌(glottic cancinoma,GC)患者进行近期生存分析.方法 2007年7月-2013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195例经放疗的声门型喉癌患者,其中30例接受根治性放疗,165例行术后辅助放疗.放疗采取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和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ified radiotherapy,IMRT)技术,根治性放疗处方剂量:64.5~70 Gy/33 ~ 35 F,高危计划靶区50 ~ 60 Gy/30 ~ 33 F,低危计划靶区44 ~ 54 Gy/22~ 33 F.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36.7个月,全组病例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al relapse-free survival,LRFS)、无区域复发生存率(regionalrelapse-free survival,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metastasis-free survival,MFS)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1.3%、96.8%、94.2%、90.6%;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2%、96.8%、91.7%和83.5%.T分期及临床分期影响患者3年LRFS、MFS及OS,而有无淋巴结转移则影响患者3年RRFS及MFS.多次手术与仅行1次手术患者相比,3年MFS明显降低(x2=8.810,P=O.003);Cox回归证实手术次数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3年MFS的独立因素;而影响患者3年OS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及T分期.结论 声门型喉癌整体预后较好,放疗在其综合治疗中意义重大,影响GC 3年OS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和T分期,手术次数及淋巴结转移则影响3年MFS,手术是放疗失败后GC的有效挽救方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构建MARCH1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和纯化,为研究MARCH1在小鼠树突细胞(DCs)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从小鼠尾部提取cDNA作为模板,采用特异的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ARCH1cDNA片段,经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连接于载体pMB-HA质粒上,构建重组载体,经双酶切和DNA测序分析检测重组载体构建结果,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菌、筛选阳性克隆、抽提质粒并进行纯化.结果 PCR获得与预期大小一致(约3900bp)的cDNA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MB-HA-MARCH1,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MARCH1 cDNA片段正确插入该真核表达载体中.结论 成功构建含有MARCH1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0.
44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军总医院放疗科自1975年1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根治性放疗鼻咽癌患者44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