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4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研究电磁辐射(EMR)对大鼠血脑屏障(BBB)的影响。方法 本采用伊思蓝静脉注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参数的EMR诱发大鼠BBB的损伤情况。结果 伊思蓝在EMR诱发的大鼠BBB开放局部呈现荧光斑;随着时间的延长,荧光斑数量减少、面积减少;荧光斑在EMR组的全脑的分布,以皮质、丘脑、下丘脑、小脑、尾壳核和延髓较多。结论:EMR可致大鼠BBB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强);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血管通透性又逐渐降低,辐照6h后,血管通透性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2.
胶质瘤细胞系对γ射线辐射敏感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γ射线杀伤胶质瘤细胞的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关系和杀伤作用的机制,比较两种不同种属来源的胶质瘤细胞系对γ射线照射的敏感性.方法:以胶质瘤细胞系C6和SHG-44为实验对象,应用60Co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行单次照射,设对照组、4 Gy,8Gy,16 Gy,32 Gy和64Gy组.照射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并进行细胞凋亡检测,流式细胞术测定照射后不同时间和不同剂量照射时瘤细胞坏死、凋亡和存活的比例.结果:照射后24 h,32 Gy和64Gy组两种细胞均可见多数细胞出现明显的类似凋亡的细胞形态学改变,Hoechst33342染色可见细胞核呈致密浓染.随着照射后观察时间的延长,两种细胞的凋亡率逐渐提高,6 h后各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种细胞在照射后48 h凋亡率与48 h前各时间点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48 h后各个时间点的凋亡率与48 h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照后48 h两种细胞凋亡率均逐渐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32Gy以上剂量照射后细胞凋亡率趋于稳定.在各种照射剂量下两种胶质瘤细胞坏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SHG-44细胞与C6细胞相比,在吸收剂量为4 Gy、32 Gy和64Gy时凋亡率较高,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γ射线照射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C6和SHG-44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凋亡高峰出现在照射后48 h左右.随着剂量的增大,凋亡的比例增加,但凋亡率提高至一定的水平(50%左右),将照射剂量继续增加则不能引起凋亡率的明显提高.与C6细胞相比,SHG44细胞对γ射线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43.
微波辐照对小鼠肾皮质与睾丸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微波辐照对小鼠肾皮质和睾丸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频率2450MHz、功率密度10mW/cm^2的微波照射小鼠,用TBA比色法和NBT羟胺法,检测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微波辐照后1,6,12,24d,小鼠的肾皮质和睾丸中MDA含量升高,24d达到最高量(P<0.01);SOD活性均降低,24d降到最低点(P<0.01)。结论:该辐照条件下,微波辐照可致肾皮质和睾丸中自由基产量过多,SOD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44.
微波作为一种非电离辐射的物理因素 ,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其生物学效应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定剂量的微波对生物体可造成危害[1 ,2 ] ,但微波对机体生物学作用的机理研究至今尚不深入 ,有关文献报道较少。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功率密度的微波作用不同时间后 ,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谷胱甘肽 (G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以探讨微波对组织细胞损伤的机理。一、材料和方法1 .动物 :选用BALB/c雄性小鼠 ,鼠龄 1 0周 ,体质量 2 0g左右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依照不同辐照时间和辐照强度进行…  相似文献   
45.
人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P-gp170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前、后人宫颈癌组织 P-糖蛋白(P- gp170 )的表达及变化特点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了 38例原发性宫颈癌组织放射治疗前后 P- gp170的表达 .结果 宫颈癌组织 P- gp170阳性表达在放疗前为 5 8% (2 2 /38) ,其中角化型、非角化型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分别为 10 / 18(5 6 % ) ,6 / 10 ,4/ 6 ,2 / 4例 ;放疗后其 P- gp170阳性表达为90 % (34 / 38) ,其中角化型、非角化型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分别为 16 / 18(89% ) ,8/ 10 ,6 / 6 ,4/ 4例 ,P- gp170表达阳性强度较放疗前亦呈增高趋势 .放疗后宫颈癌组织 P- gp170表达率和强度与放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结论 放射治疗可诱导和加强宫颈癌组织 P- gp170过表达 ,这可能是引起放、化疗交叉耐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6.
急性白血病中有丝分裂关卡基因hsMAD2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晖  黄高升  谢学军  李擒龙 《医学争鸣》2002,23(17):1570-1573
目的:检测17例急性白血病病例中有丝分裂关卡基因hsMAD2的表达。方法:采取1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hsMAD2基因的表达,并与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对照。结果:RT-PCR分析表明,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例中的9例、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1例hsMAD2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下降。Western blot证实了在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例中有4例表达有明显下降,与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一致。结论:hsMAD2基因是白血病的肿瘤相关基因,可能在白血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重度妊高征胎盘组织细胞凋亡与HSP70, bax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林  辛晓燕  王哲  谢学军 《医学争鸣》2003,24(6):549-552
目的: 观察重度妊高征(SPIH)胎盘组织细胞凋亡现象,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bax在胎盘组织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SPIH患者及正常晚孕胎盘组织各25例,用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现象.免疫组化观察HSP70, bax在正常妊娠及SPIH胎盘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SP70在二者之间的蛋白表达差异. 结果: 在晚孕胎盘组织中可见到凋亡细胞,SPIH组细胞凋亡发生率的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范围为0.36 %(0.20%-0.46%),正常对照组为0.15%(0.09%-0.21%).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HSP70在SPIH组与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93%,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表达强度上有明显的差别(P<0.01).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HSP70在SPIH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增强.bax在SPIH组的阳性率为84%,对照组为4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PIH胎盘组织细胞凋亡增多与bax的表达上调有一致性;HSP70不能抑制胎盘细胞凋亡,可能对胎盘的组织细胞有保护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放射治疗合并口服灵芝-912对食管癌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梁军  李予蓉  王四旺 《医学争鸣》2002,23(3):278-280
目的 观察灵芝 - 912 (蚯蚓提取物 )对食道癌放射治疗的增效作用 .方法 选用由病理学证实为食道癌的病例198例 ,随机分为单纯放射治疗组 (76例 ,称单放组 )和放射治疗合并 po灵芝 - 912组 (12 2例 ,称综合治疗组 ) .两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常规照射 ,单放组照射剂量为 6 4~ 74Gy;综合治疗组照射剂量为 6 0~ 70 Gy.综合治疗组患者于放疗前 1d开始口服灵芝 - 912 ,3次· d- 1 ,1.2 g·次 - 1 ,持续服用至放疗结束 .平均随访率为 97.48% .结果  1综合治疗组轻度缓解 (MR)以上疗效为 90 .2 % (110 / 12 2 ) ,而单放组仅有 72 .4%(5 5 / 76 ) ;2综合治疗组患者疼痛和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 (P<0 .0 5和 P<0 .0 1) ,综合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增加 ,吞噬细胞活性升高 (P<0 .0 1) ;3中位生存时间 :综合治疗组 2 7.5 m o,单放组为 14.7mo,两组差异显著 (P<0 .0 5 ) ;41,3a生存率 :综合治疗组分别为 78.1%和 40 .5 % ,单放组分别为 5 3.2 %和 2 6 .0 % ,两组 1a生存率相差显著 (P<0 .0 5 ) .结论 灵芝 - 912能提高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 ,减轻放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   
49.
膀胱移行细胞癌P-gp170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P-糖蛋白(P-gp170)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方法和凋亡细胞原位标记(TUNEL)检测了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gp170表达和细胞凋亡,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其凋亡指数(AI)。结果 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gp170表达率为48%,细胞学分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I随组织学分级增高而增高,各分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I在膀胱移行细胞癌P-gp170阳性表达组明显低于P-gp170阴性表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P-gp170高表达可能抑制细胞凋亡过程致AI降低。  相似文献   
50.
2450 MHz微波辐照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微波辐照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影响 .方法 :选用频率 2 4 5 0MHz微波 ,采用不同功率密度 (5 ,10 ,30mW·cm 2 )辐照小鼠 ,连续辐照 1,3,7d后 ,心脏取血 ,应用多核细胞法检测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 .结果 :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率随着辐照时间延长和辐照强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 ,30mW·cm-2 微波照射 7d组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差显著(P <0 0 5 ) .结论 :2 4 5 0MHz微波辐照可诱发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