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青年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力军。药剂学青年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把好备课关,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不断提高药剂学的教学质量,有效培养药剂学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2.
免疫力素对小鼠L6565逆转录病毒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免疫力素对小鼠L6565逆转录病毒模型的治疗作用,以探讨其治疗艾滋病的可能性。方法:用小鼠L6565病毒感染出生24h内的乳鼠建立模型;以RT-PCR法测定血浆病毒载量;流式细胞术测定CD4 和CD8 细胞的百分数,计算CD4 /CD8 细胞的比值;镜检计数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数;测定脾脏、胸腺的重量并计算脏体系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浆病毒载量较高,CD4 细胞百分率、红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数以及胸腺系数显著降低,而白细胞数和脾脏系数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免疫力素在1和10g·kg-1剂量下血浆病毒载量显著降低,条带亮度较暗;免疫力素0·1,1,10g·kg-1剂量组均显著升高模型动物CD4 细胞的百分率、CD4 /CD8 比值、红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以及胸腺系数,降低脾脏系数。结论:免疫力素不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而且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示其对艾滋病可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洛伐他汀缓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其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Beagle 犬12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次口服洛伐他汀缓释片和普通片备60 mg,用RP-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用3P97软件分析。结果:洛伐他汀缓释片和普通片的tmax分别为(2.7±5 0.8)和(2.8±1.0)h,cmax分别为(137±43)和(176±59)μg·L-1,t1/2分别为(11±4)和(10±5)h;AUC0-(?)分别为(956±146)和(1 005± 147)μg·h·L-1。以AUC0-(?)计算,与普通片相比,洛伐他汀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6)%。洛伐他汀缓释片和普通片AUC0-(?)对数比值的90%可信限为81.6%-112.2%。结论:洛伐他汀缓释片具有一定缓释特性,与普通片相比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4.
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具有安全、高效和粒径可控的优点,现已成为核酸药物体内外递送载体的研究热点。该纳米粒的重要组分为阳离子脂质,其中以1,2-二亚油酸-3-二甲基氨丙烷(DLinDMA)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新型材料,因递药效能高,生物相容性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此类阳离子脂质的结构及特点,并对DlinDMA纳米粒的构造、药物递送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桂皮醛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11在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制备大鼠洗涤血小板,观察0.15,0.30和0.60mmol/L桂皮醛对胶原蛋白(100mg/L)和凝血酶(3U/mL)诱导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桂皮醛购自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纯度>98%。②出、凝血时间测定及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体内血栓形成实验:取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n=10),生理盐水组灌胃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组灌胃阿司匹林100mg/kg为阳性对照;还设置桂皮醛灌胃(250,500mg/kg)和腹腔注射(50,100mg/kg)4个剂量组。所有动物每天给药1次,10μL/g,连续11d。第10天给药后1h采用断尾法和玻片法测定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第11天给药后1h观察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3.57mg/kg)-肾上腺素(0.143mg/kg)混合血栓诱导剂后5min内的存活率。③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实验: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8),生理盐水组灌胃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组灌胃阿司匹林80mg/kg为阳性对照;桂皮醛分为灌胃200,400mg/kg组和腹腔注射40,80mg/kg4个剂量组。所有动物每天给药1次,10μL/g,连续10d。末次给药后1h测定动-静脉旁路丝线上的血栓湿质量。结果:小鼠60只和大鼠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桂皮醛能够明显抑制胶原蛋白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②桂皮醛显著延长小鼠出、凝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③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性小鼠肺动脉栓塞存活率:生理盐水组为10%,阿司匹林组为80%,桂皮醛各剂量组为70%~100%。④动-静脉旁路丝线上的血栓湿质量:阿司匹林组和桂皮醛各剂量组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桂皮醛各剂量组对大鼠血栓的抑制率范围为30%~43.4%。结论:桂皮醛体外能够明显抑制胶原蛋白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浆中血小板的聚集;体内能够显著延长小鼠断尾后的出、凝血时间,减轻大鼠动-静脉旁路丝线上血栓的质量。提示桂皮醛具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和体内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36.
陈平君  文爱东  罗晓星  赵磊  杨志福  吴寅  沈彤  谢黎 《医学争鸣》2005,26(13):1234-1237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奈福泮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健康男性志愿者20名完全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对照实验设计,单次和多次口服盐酸奈福泮缓释片和普通片,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清中奈福泮的药物浓度.结果:单剂量口服缓释片和普通片的峰值浓度ρmax分别为(72±18)和(105±25)μg/L,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5.1±0.6)和(2.1±0.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h)分别为(907±340)μg·h/L和(865±287)μg·h/L,多剂量给药AUCSS(0-24h)为(1308±313)和(504±109)μg·h/L,峰值浓度ρmax分别为(101±20),(114±28)μg/L和谷值浓度为ρmin(29±13),(20±12)μg/L.缓释片相对普通片的达峰时间Tmax延迟,体内滞留时间(MRT)和半衰期(t1/2)延长,盐酸奈福泮缓释片相对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43)%.结论:盐酸奈福泮缓释片和普通片生物等效且缓释片具有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生物介质中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甲酸甲戊酯(MN9202)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方法:分别以细胞和大鼠血浆作为生物样本,用乙醚对含药Caco-2细胞裂解液及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生物样本中的原形药物的浓度. 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MN9202和干扰物质能够实现较好的分离,测定细胞样品的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Y=0.0048X 0.0592,r=0.9997,n=7 (P《0.01),线性范围为20~500 mg/L. 测定血浆样品的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Y=0.0058X 0.1468,r=0.9998,n=7(P《0.01),线性范围为20~500 mg/L. 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稳定、灵敏、准确,可用于生物介质中MN9202的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38.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全球第三大致死性疾病,也是首要的严重致残原因。其病理生理学涉及了包括血脑屏障、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血管再生等在内的许多复杂过程。小窝(caveolae)作为一种细胞膜上的"脂筏",参与了细胞内各种功能的调控。小窝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由外壳蛋白caveolins和接头蛋白cavins行使。目前有证据表明小窝在缺血性脑  相似文献   
39.
该文对如何搞好药学药物制剂学本科专业药理学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应选用适合该专业的教材、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紧密结合临床病例,同时强调多媒体教学在其中的正确应用。这些措施对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高瑛  杨岚  田琼  方恒虎  聂蕾  刘水冰  卫张蕊 《医学争鸣》2005,26(16):1457-1459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factor4,PF4)对小鼠5.0 Gy γ射线全身照射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PF4对造血的辐射防护机制.方法:4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①单纯放射组(R),②放射 PF4组(R P),③正常 PF4组(N P),④正常对照组(N).小鼠照射前分别于26和20 h ipPF4,每次剂量50μg/kg.于照射后3 d取BMSC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贴壁细胞生长状况,并于培养10 d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贴壁细胞的细胞周期和DNA含量,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p27kipl表达.结果:放射损伤小鼠BMSC 24h贴壁率4组依次为37%,58%,74%,79.3%;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R组G0 G1期细胞显著高于其余3组,而G2 M期细胞显著低于其余三组,DNA含量显著低于其余3组;R组p27kipl表达明显强于其余3组.结论:PF4对放射损伤的BMSC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p27kip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