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55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890篇
耳鼻咽喉   240篇
儿科学   128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2840篇
口腔科学   130篇
临床医学   2509篇
内科学   1416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473篇
特种医学   1109篇
外科学   1627篇
综合类   5783篇
预防医学   1223篇
眼科学   240篇
药学   766篇
中国医学   1412篇
肿瘤学   57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1993篇
  2003年   2263篇
  2002年   1907篇
  2001年   2088篇
  2000年   2049篇
  1999年   1786篇
  1998年   1361篇
  1997年   952篇
  1996年   792篇
  1995年   665篇
  1994年   552篇
  1993年   401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281篇
  1990年   281篇
  1989年   264篇
  1988年   382篇
  1987年   292篇
  1986年   297篇
  1985年   279篇
  1984年   253篇
  1983年   242篇
  1982年   169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57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与人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原位分子杂交法对130例人大肠癌标本中EB病毒小分子RNA片段进行检测。结果:130例标本中有6例(4.48%)癌组织呈阳性反应,其中4例为男性,4例有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与我国部分大肠腺癌的发生有关,肿瘤细胞间质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能是EB病毒感染的重要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22.
人胎盘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制备人胎盘基因表达谱芯片,并用于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用基因芯片点样仪将胎盘基因文库探讨打印在氨基包被的玻片上制备表达谱芯片。分别提取对照组与三氧化二砷处理的K562细胞总RNA,纯化mRNA后反转录成cDNA,再以限制性显示技术进行荧光标记,将两组荧光标记的样品混合后与芯片进行杂交,杂交后清洗芯片,干燥后对芯片进行扫描,分析杂交结果。结果:建立了较可靠的制备与检测基因表达谱芯片的方法,并筛选出45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结论:制备的人胎盘基因表达谱芯片可有效地应用于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相似文献   
23.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恰当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首创的头30年里,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来确定哪些颈内动脉疾病患者适合这一手术.最近,从7项临床随机试验中得出了哪些有症状与无症状患者适合行CEA的结论.对于颈内动脉狭窄70%以上的患者,卒中的危险性最大,手术的益处也最大.在这些研究中,CEA对以下患者最有益半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外联合病灶和无侧支循环且除此之外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下列患者虽然能从手术中获益,但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的危险性较高广泛白质疏松、对侧颈内动脉闭塞和腔内有血栓者.狭窄50%~69%的患者较少获益,包括女性和仅有一过性单眼盲在内的一些患者行CEA甚至可能有害.腔隙性卒中和一侧颈内动脉接近闭塞的患者有手术指征,但益处不大;狭窄<50%的患者不能从手术中获益.在最大的一项无症状患者随机试验中,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的危险性非常小(1.5%),但要在2年内防止1例卒中发生需要相当多的病例(83例)接受CEA治疗.以后的文献报道围手术期危险性较高(2.8%~5.6%).近一半无症状患者的卒中是心源性栓塞和小血管疾病所致.这些局限性抵消了任何潜在的益处.其他试验正在进行,并可能确认哪些无症状患者亚组可从手术中获益.同时,大多数无症状患者内科治疗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钾通道阻断剂对单纯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的防护作用。方法培养8 d的海马神经元置于低氧环境(95% N2/5% CO2)6 h,复氧再培养直至72 h,复氧后0.5 h培养液内分别给予不同钾通道阻断剂,用细胞计数及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死亡情况。结果低氧/复氧诱导培养海马神经元出现迟发性死亡;四乙铵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防护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免于死亡;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通道)阻断剂iberiotoxin(IbTX)可完全消除低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死亡(P<0.001);A型钾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不能防护低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免于死亡(P>0.05)。结论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和IbTX能防护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免于死亡,提示某些类型的钾通道尤其是BK通道活动增强可能参与了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含补阳还五汤的药物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的影响,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观察对象,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观察含药血清对常规培养及在缺氧状态下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对常规培养及在缺氧条件下培养的神经元有显著促进生长作用,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有显著差(P<0.05)。结论大鼠以补阳还五汤灌胃给药后,其血清中的药物成份有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元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人离体骨肉瘤血管亲和筛选模型。方法(1)建立模型。术前对患肢局部行数字减影造影检查,标记肿瘤固有动脉大致走行,术后小心修剪,并连接类似于Langendorff的灌流装置,监控模型血管内的pH值、温度、氧分压等;(2)对噬菌体十二肽库进行筛选。结果28例骨肉瘤离体标本均建模成功,可直接用于灌流实验,并筛选出具有较高特异性的亲和短肽(基序为RLTR),各项指标显示离体骨肉瘤较好模拟了人体内的环境。结论建立人离体骨肉瘤血管亲和筛选模型是可行的,可直接用于对噬菌体随机肽库的亲和筛选,为骨肉瘤的靶向化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椎弓根螺钉翻修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测试自行设计的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spinesystem,GSS)椎弓根螺钉以及SOCON、TSRH和Diapason螺钉置入椎体的拔出力及旋入力矩,评价GSS螺钉的翻修作用。方法将36个正常成人腰椎椎体标本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个椎体(24侧椎弓根)。各组标本每个椎体的每侧椎弓根均先拧入CCD螺钉(直径6.0mm,长45mm),行螺钉拔出试验,测试并记录螺钉的最大旋入力矩和最大轴向拔出力。然后各组标本每个椎体均随机选择一侧椎弓根经原钉道拧入GSS螺钉(直径6.5mm,长45mm);第一组另一侧拧入SOCON螺钉(直径7.0mm,长45mm),第二组另一侧拧入TSRH螺钉(直径7.0mm,长45mm),第三组另一侧拧入Diapason螺钉(直径6.7mm,长45mm)。分别测试螺钉最大旋入力矩及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第一组GSS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为CCD螺钉的114%,SOCON螺钉为CCD螺钉的108%;GSS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大于SOCON螺钉,差异无显著性(P>0.05);GSS螺钉最大旋入力矩小于SOCON螺钉,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组GSS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为CCD螺钉的127%,TSRH螺钉为CCD螺钉的64%;GSS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大于TSRH螺钉,差异有显著性(P<0.01);GSS螺钉最大旋入力矩大于TSRH螺钉,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三组GSS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为CCD螺钉的122%,Diapason螺钉为CCD螺钉的8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列举了可引起搏动性耳鸣和非搏动性耳鸣的耳部和耳部以外(包括头颅,颈部,上纵隔等)的疾病,分别说明这些疾病可能出现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9.
报道了1例双眼眶泪腺区肿块患者,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泪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相似文献   
30.
患肢注射高浓度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与疗效。方法 :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每日 75万单位溶栓治疗 4 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病程在 2周内溶栓治愈 72 % (18/2 5 ) ,有效率 10 0 % (2 5 /2 5 ) ,病程超过 2周溶栓治愈率 30 % (6 /2 0 ) ,有效率 85 % (17/2 0 ) ,治疗过程无出血倾向。结论 :溶栓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经患肢注射尿激酶的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而且药物用量可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