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 DNMT1 蛋白是否通过沉默 MEG3 基因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增殖。方法 通过转染 pcDNA-DNMT1 或si-DNMT1上调或干扰DNMT1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pcDNA-MEG3或si-MEG3上调或干扰MEG3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中DNMT1蛋白表达量;用CCK-8法及EdU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染后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MEG3表达量的变化;干扰DNMT1表达后,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EG3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及HXO-RB44细胞中DNMT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转染了 pcDNA-DNMT1 的 HXO-RB44 细胞中 DNMT1 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增加,MEG3 表达量降低;转染了 siRNADNMT1的SO-RB50细胞DNMT1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增殖能力降低,MEG3表达量增加(P<0.05)。干扰DNMT1蛋白表达后,MEG3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降低(P<0.05)。逆转DNMT1蛋白对MEG3基因的调控后,DNMT1蛋白调控RB细胞增殖的能力减弱(P<0.05)。结论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DNMT1蛋白表达的上调,诱导了MEG3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失活,最终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儿童时期内斜视合并下斜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 年4 月至2010 年12 月在我科确诊为内斜视合并下斜肌麻痹的12 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观察手术效果.随访时间3 ~ 127 个月.结果:内斜视合并下斜肌麻痹者中8 例(66.7%)行患侧上斜肌断腱术,3 例(25%)行内直肌后退术及上斜肌断腱术,1 例(8.3%)行健侧上直肌后退及患侧上直肌断腱术.12 例患者中,所有患儿均存在代偿头位,12 例患儿(75%)术后代偿头位消失.9 例(75%)患儿内斜视通过戴镜可完全矫正,未行水平斜视矫正手术,部分患者行上斜肌减弱术后,裸眼水平斜视也获得矫正.3 例(25%)戴镜状态下,仍有部分内斜视,同时行内直肌肉减弱术后,水平斜视获得矫正.12 例(100%)患儿术后垂直斜视全部获得矫正.结论:内斜视合并下斜肌麻痹患者常以内斜视作为首发症状,下斜肌麻痹比较隐蔽,内斜视多为继发表现,大多数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患侧上斜肌断腱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验证左旋奥硝唑磷酸二钠药代动力学方法学.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大鼠8只,雌雄各半,分别以灌胃和静脉注射法给予左旋奥硝唑磷酸二钠,收集不同时间的含药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中 甲硝唑、左旋奥硝唑磷酸二钠、左旋奥硝唑、奥硝唑的血药浓度.结果:证实了HPLC法专属性良好.静脉注射给予左旋奥硝唑磷酸二钠后2 min、灌胃给药后5 min 血浆中已经检测不到药物,同时左旋奥硝唑含量很高.结论:HPLC法对检测血浆样品中甲硝唑、左旋奥硝唑磷酸二钠、左旋奥硝唑专属性良好.左旋奥硝唑磷酸二钠药代动力学研究中以HPLC法检测左旋奥硝唑含量的方法是合理的,结果可反映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及小鼠模型眼角膜形态学改变,阐明糖尿病并发眼部疾病时眼表角膜病变特征.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联合STZ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及小鼠糖尿病模型.造模16/12周后,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水平,酶法检测血游离脂肪酸及总胆固醇水平;动物处死...  相似文献   
5.
梁丽芳  陆晓和 《山东医药》2012,52(25):53-5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翼状胬肉组织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正常结膜、翼状胬肉及翼状胬肉静止期、进展期MMP-1、MMP-9、VEGF的表达.结果 MMP-1、MMP-9、VEGF在翼状胬肉组织中各层均有表达,而在正常结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翼状胬肉组织中MMP-1、MMP-9、VEGF的阳性表达均强于正常结膜组织(P均<0.05);MMP-9、VEGF阳性表达进展期强于静止期(P均<0.05);翼状胬肉组织中MMP-1与MMP-9 、MMP-1与VEGF、MMP-9与VEGF之间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5、0.389、0.505,P均<0.05).结论 MMP和VEGF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激光间接检眼镜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的效果,探讨表面麻醉下激光间接检眼镜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阈值前1期及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共50例(100只眼),在实施心电监护后的表面麻醉下,行激光间接检眼镜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随访时间3 ~ 12个月.结果:本组病例中,所有激光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对视网膜正常组织的误光凝.所有患儿术中均未出现呼吸暂停.患儿术后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表面麻醉下激光间接检眼镜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是一种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diabetic keratopathy,DK)是糖尿病在眼部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干眼症、点状角膜炎、角膜上皮再生迟缓、反复的上皮糜烂、角膜知觉减退和角膜水肿等,主要发病机制为糖基化反应、多元醇通路和蛋白酶改变等。本文就糖尿病角膜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相对应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4种眼压计对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测压的应用价值.方法:53例近视患者行LASIK,在LASIK前和LASIK后1个月采用超声角膜厚度测量仪行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及分别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ry, DCT)、非接触式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ry, NCT)、Goldmann 压平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ry,GAT)、Tono-Pen眼压计(Tono-Pen tonometry,TPT)进行眼压测量.对所得的各种眼压测量值及中央角膜厚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3例近视患者105 眼LASIK前测得的中央角膜厚度值为(544±30)μm,LASIK后为(449±40)μm,LASIK前、后中央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SIK后NCT、GAT和TPT测得的眼压值较LASIK前明显降低,DCT的眼压降低值最小.经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NCT、GAT和TPT测量的眼压降低值与中央角膜厚度改变值均呈正相关(P﹤0.05~0.01),DCT与中央角膜厚度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NCT、GAT和TPT受中央角膜厚度值影响较大,DCT受中央角膜厚度值影响小,可作为近视患者行LASIK后测量眼压的首选方法,以减少中央角膜厚度对青光眼诊断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背景: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这一作用是基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多样性而作用于糖尿病肾病不同靶点所引起的。目的:观察消可宁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设计:对照观察。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材料:实验于2003-07/2004-05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研究中心细胞培养研究室完成。大鼠系膜细胞株HBZY-1:购自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方法:系膜细胞按说明进行传代培养备用。①不同刺激浓度分组:高糖 消可宁组(消可宁分别取20.0,40.0,60.0,80.0,120.0,200.0g/L);正常糖对照组,细胞液中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高糖对照组,细胞液中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分别刺激72h进行观察。不同刺激时间分组:正常糖对照组,细胞液中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高糖对照组,细胞液中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高糖 消可宁组,细胞液中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消可宁浓度为60g/L;3组分别在刺激24,48,72h给予观察。②将配置好的细胞悬液放入96孔培养板,每孔加200μL。培养板放置体积分数为0.05CO2,37℃孵箱24h后,取出弃上清,加入各组含不同药物及浓度的细胞液,每孔200μL。将96孔板放入37℃含体积分数为0.05的CO2空气和100%湿度培养箱中孵育。不同刺激浓度组别于72h后分别向板孔中加20μL4-甲基偶氮四唑蓝(5g/L),不同刺激时间组别于24,48,72h后分别向板孔中加20μL4-甲基偶氮四唑蓝(5g/L),之后均在37℃培养箱中温育4h,置镜下观察4-甲基偶氮四唑蓝掺入细胞内,吸出上清,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使用甲醇溶解,用平板摇床摇匀振荡30s,于酶标仪492nm波长读数,并记录吸光度值。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培养时间及不同消可宁培养浓度下系膜细胞增殖情况(吸光度值)。结果:①不同刺激时间各组系膜细胞增殖的情况:(下转第201页)高糖对照组刺激24,48,72h系膜细胞吸光度值分别为0.685±0.010,0.750±0.087,0.659±0.018,高于正常糖对照组(0.586±0.054,0.598±0.040,0.527±0.047,P<0.05),高糖对照组及正常糖对照组葡萄糖刺激系膜细胞48h吸光度值高于24h(P<0.05),刺激72h吸光度值低于48h,(P<0.05)。高糖 消可宁组药物刺激72h后系膜细胞吸光度值为0.538±0.023,低于高糖对照组(P<0.05)。②不同浓度消可宁刺激系膜细胞增生情况:消可宁自浓度为60.0g/L起,可明显的阻止高糖对系膜细胞的过度刺激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这种作用逐渐增强,但过高的浓度(120.0g/L)则出现细胞脱落死亡,极高的药物浓度(200.0g/L)则不见存活的细胞。结论: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在消可宁刺激72h后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的方式,但过高的药物浓度又表现出很强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调节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角膜移植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实验拟验证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及CD25在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①实验于2006-10/2007-05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Wistar大鼠24只,SD大鼠54只,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②将5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组6只,角膜移植组及地塞米松组均24只。后两组制备Wistar→SD角膜移植大鼠模型,受体选择右眼手术,供体提供双眼角膜。③用裂隙灯观察移植排斥情况;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植片内γ-干扰素、CD25 mRNA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房水和血清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前后不同时相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术后第11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CD4+,CD8+和CD25+ T细胞的表达。 结果:54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地塞米松组大鼠发生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时间长于角膜移植组(P=0.000)。②正常角膜植片无CD25、γ-干扰素mRNA表达,角膜移植组术后第11天角膜植片内γ-干扰素、CD25 mRNA的表达较地塞米松组增强(P < 0.05)。③角膜移植组角膜移植术后6,11 d血清γ-干扰素含量高于正常组(P < 0.05);术后11 d含量高于术后6,24 d(P < 0.01);地塞米松组术后6,11 d低于同期角膜移植组(P < 0.05)。④角膜移植组角膜移植术后6,11,24 d房水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 < 0.05);地塞米松组术后6,11 d均低于同期角膜移植组(P < 0.05~0.01)。⑤地塞米松组术后6,11 d外周血CD3+CD25+T/CD3+T比值低于同期角膜移植组(P < 0.05)。⑥术后第11天角膜移植组植片内CD4,CD8及CD25明显表达,地塞米松组CD4,CD8及CD25表达明显减弱。 结论:CD25、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白细胞介素4表达,抑制γ-干扰素及CD25产生,对降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具有积极的作用。术后动态检测外周血CD25和γ-干扰素的表达有助于临床了解局部免疫反应程度并预测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