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4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寻求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用于斯氏狸殖吸虫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考核.方法:建立检测抗斯氏狸殖吸虫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并对48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中特异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经有效药物治疗后3月、6月、1年、1.5年连续采血,经DIGFA检测连续观察的结果表明,IgM抗体出现较早,阴转较为明显和迅速,治疗后3月的阴转率就达47.9%(23/48),1年的阴转率可达89.6%(43/48);而IgG抗体则出现较晚,阴转缓慢,治疗后1.5年的阴转率仅为18.8%(9/48).结论:DIGFA为检测抗斯氏狸殖吸虫抗体的有效方法,检测IgM抗体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疗效考核,IgG抗体的检测主要用于回忆性诊断,却不能用来判断治愈或诊断再感染.  相似文献   
72.
卡氏肺孢子虫发育增殖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卡氏肺孢子虫发育增殖过程的超微结构。方法:用地塞米松诱导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取肺组织制成透射电镜标本,观察肺内虫体的超微结构和发育增殖过程。结果:肺内卡氏肺孢予虫有滋养体、囊前期和包囊三个发育阶段。滋养体的生殖方式有二分裂、外出芽、内出芽及接合生殖,并见到囊前期和包囊内的囊内小体的分裂增殖过程。此外,虫体内有丰富的线粒体,且随虫体的发育和分裂,线粒体的数量、大小和形状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严重感染时虫体以滋养体为主。结论:卡氏肺孢子虫的生活史由滋养体、囊前期和包囊三个发育阶段构成,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73.
在生物界中,为了寻求食物或逃避敌害,各种生物之间形成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任何生物,在其生命中的某一阶段或终生与另一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生活的关系,就称为共生(symbiosis)。按照传统的分类标准,根据生物之间利害关系的不同,可将共生分为三种类型:共栖(commensalism)、互利共生(mutualism)和寄生(parasitism)。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抗生素对斯氏按蚊感染重组约氏疟原虫BY265-GFP株的影响.方法 在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前后分别饲含抗生素的糖水,分别于7 d、16 d观察蚊胃卵囊和唾液腺子孢子情况.结果 饲加入抗生素糖水组蚊胃感染度和感染率、唾液腺子孢子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抗生素可提高重组约氏疟原虫对斯氏按蚊的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感染约氏疟原虫17XL(P.y 17XL)和17XNL(P.y 17XNL)小鼠的组织病理学差异.方法 常规腹腔注射感染P.y 17XL和P.y 17XNL,观察感染小鼠原虫率和存活率,以及感染对小鼠贫血、体重的影响;感染后第6天处死小鼠,灌注固定后解剖小鼠取出大脑和脾脏,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  相似文献   
76.
目的为探讨大劣按蚊对约氏疟原虫侵入的免疫反应,克隆大劣按蚊的抗菌肽defensins基因并对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别提取感染疟原虫的大劣按蚊的蚊胃总RNA,根据冈比亚按蚊defensins基因设计、合成简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目的片段,TA克隆后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用简并引物的RT-PCR扩增出约氏疟原虫感染的大劣按蚊的189bp目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与冈比亚按蚊defensins有87%同源性,与白蚊伊蚊defensinsD有88%同源性,为大劣按蚊的defensins基因。结论成功克隆并分析了大劣按蚊抗菌肽defensins基因,为进一步的重组表达和研究按蚊抗菌肽的生物活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pFLAG CMV8 gp96NTD-CSP重组DNA疟疾疫苗免疫能否诱导小鼠产生保护性免疫及其效应机制。方法以pFLAG CMV8质粒为载体,构建免疫用重组质粒,按照DNA疫苗免疫方法免疫小鼠;野生子孢子进行攻击后,采用Real-time PCR和吉氏染色观察被攻击小鼠的肝脏虫荷和原虫血症,即免疫小鼠抵御野生子孢子攻击的能力;并通过ELISA和ELISPOT方法探讨免疫小鼠保护性免疫的可能机制。结果核酸疫苗pFLAG CMV8 gp96NTD-CSP免疫小鼠能显著抵御野生子孢子的攻击,并且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和较高的CSP特异的CD8+T细胞频率。结论 pFLAG CMV8 gp96NTD-CSP重组DNA疫苗可能通过诱导小鼠CSP特异抗体和CSP特异的CD8+T细胞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御野生子孢子的攻击。  相似文献   
78.
HBV由于其较强的种属特异性,目前尚缺乏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来阐明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有关HBV感染模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鼠方面,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综述了HBV转基因小鼠、HBV转染小鼠和人鼠嵌合肝脏HBV小鼠等模型的优缺点,提出合理使用这些模型有助于更好地阐明HBV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疟疾红外期全虫疫苗免疫保护性随时间逐渐降低的机制。方法取C57BL/6及BALB/c小鼠,经尾静脉分别接种10 000或50 000约氏疟原虫(P.yoelii)17XNL子孢子,3h后给予氯喹控制红内期感染的发生。一部分小鼠于接种后30、90、180d用10 000同种疟原虫子孢子进行攻击检查保护性;另一部分在相同时间点取血,分离淋巴细胞,进行流式抗体染色,检测免疫保护性及其与肝脏淋巴细胞表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疟原虫全虫抗原免疫后30d两种小鼠均可产生100%的免疫保护;免疫后90d,C57BL/6保护性开始下降,180d时保护性将至40%,而BALB/c小鼠保护性无明显变化。C57BL/6小鼠肝脏CD8~+T_(EM)细胞PD-1的表达在免疫后180d显著上升(t=7.369,P0.01),BALB/c小鼠无明显变化(t=1.368,P0.05)。C57BL/6小鼠肝脏CD8~+T_(EM)细胞PD-1的表达免疫后随时间增加而升高,其中免疫后180d较90d时上升趋势更显著(t=6.175,P0.01)。结论在C57BL/6小鼠,疟原虫红外期全虫疫苗免疫保护性随免疫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与肝脏CD8~+T细胞PD-1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构建人抗HBsAg单链抗体-Tat蛋白转导结构域(ScFv-Tat)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分析ScFv-Tat融合蛋白的活性及内化情况. 方法: 设计引物扩增人抗HBsAg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入含有蛋白转导结构域Tat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pTAT-HA,在大肠杆菌BL2l(DE3)LysS内诱导融合蛋白表达. 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用亲和层析柱纯化. 间接ELISA和ELISA竞争抑制实验分析ScFv-Tat融合蛋白的亲和活性,将纯化蛋白与HBsAg阳性或阴性肝癌细胞共孵育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ScFv-Tat融合蛋白的结合及内化情况. 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人抗HBsAg单链抗体-Tat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表达,表达的ScFv-Tat融合蛋白具有与HBsAg结合的活性,并且能够特异性内化入HBsAg阳性肝癌细胞. 结论: 单链抗体与Tat蛋白转导结构域融合后,实现了ScFv-Tat融合蛋白的特异性内化,为该单链抗体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