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4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科学   317篇
综合类   807篇
预防医学   24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9篇
  3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189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分析四川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四川省癌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招募20101名四川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研究对象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01名研究对象中,应答条目数共计442222条,其中知晓的条目数305934条,总体知晓率为69.18%。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1.097,t=12.774,P<0.001)、肿瘤筛查或防癌体检(β=0.663,t=12.530,P<0.001)、文化程度(β=2.117,t=22.604,P<0.001)、家庭人均月收入(β=0.525,t=8.879,P<0.001)、肿瘤家族史(β=-0.591,t=-9.832,P<0.001)、职业(β=-1.301,t=-12.538,P<0.001)是影响居民知晓率的因素。结论 四川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居民对于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存在“重医轻防”现象。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COVID-19疫情期间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援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通过问卷星对实习护生进行心理韧性量表、一般健康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国22个省市1 343名实习护生参与调查,以四川省(60.5%)和重庆市(33.3%)为主,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6%。平均年龄为(20.52±1.46)岁,主要为女性(92.3%)和实习末期护生(89.8%)。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总得分为(67.68±16.31)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力量维度(2.89±0.65)分、坚韧维度(2.65±0.72)分、乐观维度(2.53±0.7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实习护生为男性(β’=0.100)、社会支持程度越高(β’=0.116)、应对方式越积极(β’=0.580),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心理障碍水平越高(β’=-0.143),心理韧性水平则越低。结论 疫情期间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水平较低,性别、心理障碍水平、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影响疫情期间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医疗机构、学校和家庭应多渠道、多途径为实习护生提供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帮助其顺利度过疫情。  相似文献   
43.
我科于 2 0 0 0年 5月 2 1日收治一例右乳癌术后 10年伴右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 ,入院后用异长春花碱 (NVB)化疗出现严重静脉炎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使病人静脉炎痊愈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历介绍患者 ,女 ,45岁 ,因右乳癌术后 10年伴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收入我科 ,遵医嘱用CTX、THP、NVB以及DDP联合化疗 ,病人多疗程化疗后外周静脉条件差 ,给予左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化疗 ,置管后先后两次用NVB30mg 0 .9%NS5 0ml 10分钟内滴入 ,化疗顺利进行 ,未出现静脉炎 ,后因病人置管脱出 ,7月 2 1日在右脚背上建…  相似文献   
44.
腺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治疗1例左乳癌骨转移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 ,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对其不断深入研究 ,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出现 ,其中 ,基因治疗的出现将把肿瘤治疗引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然而 ,目前有关基因治疗方案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相关护理方面的报道不多。现将我们为1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实施了 2次腺病毒 胸苷激酶基因 (TK基因 )治疗的个案护理报告如下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4 2岁。于 1995年 10月确诊左乳癌并行根治手术 ,病理报告示浸润性导管癌 ,淋巴转移。术后化疗 1月后以三苯氧胺 2 0mg1日 2次治疗 3年 ,1999年 10月相…  相似文献   
4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腺空肠吻合、胆管空肠吻合及胃空肠吻合的3个吻合口的技术操作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胰腺空肠、胆肠、胃空肠及空肠空肠的4个吻合口的技术操作则少有报道。笔认为此法可有效防止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B-D试验全名布维-狄克试验(Bcwie-Dick test),专用于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柜空气排出效果。当柜内温度达到132℃~134℃持续3~4min时,指示线条印由米黄色变为黑色;如变色不均则说明柜内有冷空气团,此时如按预真空程序计算灭菌时间,柜内物品冷空气存在处达不到灭菌要求,整个灭菌无效。  相似文献   
47.
通过检测E6变体在HPV16阳性的宫颈非典型增生(CIN)和宫颈浸润癌(ICC)患者中的分布,研究其致癌能力.方法:用PCR和双脱氧终止荧光法检测了42例E6基因点突变及其编码氨基酸改变,统计分布差异.结果:2例(5%)为原型,40例(95% )的E6DNA序列中含有1至3个点突变,导致13类E6氨基酸残基改变,组合成17种(94%)HPV16变体.出现频率较高的4种变体在CIN和ICC病例中共同存在,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DNA的点突变数在CIN和ICC病例中的分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V16E6的变体多于原型,但是变体和原型的致癌能力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8.
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者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110例乳腺癌标本进行了Cyclin D1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本组病例的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4.55%(82/110);生存时间≤5年及≥10年者,其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22%(51/53)和40.54%(15/37);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由此揭示Cyclin D1蛋白的过度表达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颅面联合手术后颅底中央区穿通性缺损I期修复重建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带血管蒂的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修复重建3例颅底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颅底中央区组织缺损,其中正中双蒂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2例,正中双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1例.取瓣面积可达8cm×15cm左右.结果:用该瓣修复的3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带蒂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血管恒定、血供好、组织薄、带有硬性支撑并可弯曲成形,取瓣径路与手术切口一致,不影响美观.因此,该组织瓣为修复颅底中央区穿通性组织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0.
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者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110例乳腺癌标本进行了Cyclin D1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本组病例的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4.55%(82/110);生存时间≤5年及≥10年者,其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22%(51/53)和40.54%(15/37);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由此揭示Cyclin D1蛋白的过度表达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