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手术的优势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5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切除纵隔肿物的患者,其中单操作孔VATS组56例,常规三孔VATS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ICU监护治疗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疼痛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ICU监护治疗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操作孔V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三孔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三孔VATS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1例心率失常,单操作孔VATS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个月~8年,15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单操作孔VATS组7例,常规三孔VATS组8例)中11例患者肌无力症状术后不同程度好转(单操作孔VATS组6例,常规三孔VATS组5例),4例患者术后肌无力症状无明显改善(单操作孔VATS组1例,常规三孔VATS组3例),15例患者术后均门诊口服溴吡啶斯的明治疗。125例患者,除常规三孔VATS组1例伤口持续性疼痛半年,给予理疗止痛等治疗好转外,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未见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单操作孔VATS切除纵隔肿物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与常规三孔VATS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研究新型动力化前路方形区钛板螺钉系统(DAPSQ)固定髋臼高位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并比较其在不同方形区螺钉置钉方法 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应用1例成年男性志愿者骨盆CT图像构建左侧髋臼高位双柱骨折的全骨盆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新型动力化前路方形区钛板螺钉系统固定.分别构建DAPSQ联合单方形区螺钉(A组)、双方形区螺钉(B组)、三方形区螺钉(C组)和四方形区螺钉(D组)固定模型,施加600 N垂直载荷或8N/m扭矩,模拟骨盆站位、坐位、站位+健侧旋转和站位+患侧旋转,比较各组内固定方法 下骨折线平均位移和内固定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在站位、坐位、健侧旋转和患侧旋转4种工况下,方形区骨折线路径上各节点平均位移表现为A组>B组>C组>D组,组间比较显示D组位移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力分析结果 显示,站位和坐位下D组应力主要集中在钛板螺钉结合处,以近端第1枚方形区螺钉承担应力最大.结论 新型动力化前路方形区钛板螺钉系统固定髋臼高位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可靠,推荐在方形区应至少置入3或4枚螺钉进行固定,且靠近坐骨大切迹的方形区螺钉为关键钉.  相似文献   
13.
背景:分析中国目前人体器官移植所面临的困境及导致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的社会影响因素,发现民众对器官移植及捐献流程相关知识普遍缺乏。目的:从器官捐献宣教系统构建的重大意义、现状总结、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以及建议对策等4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为科学地进行器官捐献的宣传教育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在CNKI和Pub Med通过关键词"器官捐献、器官移植、伦理学原则、宣传教育"查阅相关文献,对来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章进行综合分析。以"器官捐献,器官移植,伦理原则,供体短缺,遗体捐献,宣传教育"为中文捡索词,以"organ donation,organ transplantation,shortage of donor,body donation,education system"为英文检索词,检索维普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Pubmed,Medline,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有关器官捐献报告中主要涉及器官捐献宣传教育及协调员的相关报道。通过对文献归纳,总结分析目前中国器官捐献宣教的现况,提出构建器官捐献宣教系统的对策。结果与结论:详细阐述了器官捐献宣教系统的必要性,系统分析了国内目前器官捐献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探索了国内器官捐献宣教系统建设应采取的路径和方法。缓解器官移植供体紧张,扩大供体来源,必须要赢得公民的广泛支持与理解,才能保证器官捐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人体器官捐献社会宣教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小板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EMMPRIN,又名CD147)释放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终浓度25 mg/L、50 mg/L和100 mg/L ox-LDL,对照组(磷酸盐,PBS)和100 mg/L天然LDL体外刺激洗涤血小板,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上CD147、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小板上清液中可溶性CD147(sCD147)含量,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血小板形态改变及颗粒释放。同时,阻断LOX-1受体后,再以流式细胞仪检测ox-LDL(50 mg/L和100 mg/L)刺激的血小板CD147表达。结果 25 mg/L、50 mg/L和100 mg/L ox-LDL处理组血小板CD147相对平均荧光强度(rMFI)(1.01±0.06、1.18±0.07、1.24±0.08)均高于对照组(0.86±0.10, P<0.01)和天然LDL组(0.89±0.11, P<0.01)。LOX-1阻断后,ox-LDL(50 mg/L和100 mg/L)处理组血小板CD147 rMFI(0.96±0.08、1.05±0.07)均下降(P<0.001)。ox-LDL处理后,血小板形态明显改变,并伴随颗粒释放。结论 ox-LDL通过与LOX-1结合诱导了血小板CD147的释放。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糖尿病性胃轻瘫(DGP)作为糖尿病以胃动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并发症也成了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由于DG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诊断与治疗尚未形成共识,医家有较多探索。本文应用α-硫辛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DGP获得较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DGP的诊断标准〔1〕及纳入标准诊断标准:①诊断为2型糖尿病,符合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存在饱胀/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路特殊塑形钛板加方形区螺钉治疗髋臼双柱骨折早期站立的可能性.[方法]选取成年防腐保湿处理的全骨盆标本6具,保留韧带及髋关节囊,制作单侧髋臼高位双柱骨折模型,随机先后采用前路特殊塑形钛板加方形区螺钉(B组)及常规塑形钛板加1/3管型钛板(C组)内固定,固定标本于ZWICKZ100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模拟站立位以400~700 N垂直加载,分别测定完整骨盆(A组)、B组及C组后柱内壁横向位移、髋臼顶纵向位移,并计算刚度.[结果]随着载荷增加,各位移值呈逐渐增加的线性关系,且A组<B组<C组;在生理负荷600N载荷下,横向与纵向位移值均为C组>B组>A组、刚度为C组>B组>A组,C组与B组、A组与C组间差异明显(P<0.05),B组与A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站立位下,前路特殊塑形钛板加方形区螺钉较常规塑形钛板加1/3管型钛板内固定即刻力学性能更为可靠,稳定性与完整骨盆接近,这表明早期站立并不影响前路特殊塑形钛板加方形区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Magnuson法与Bankart法手术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Magnuson法和Bankart法手术治疗的43例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agnuson组21例、Bankart组22例。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差异,采用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评价术前,术后6、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8个月(平均15.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未再次出现肩关节脱位。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12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Bankart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于Magnuson组(P<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Ne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Bankart法较Magnuson法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快,但两种术式对肩关节功能的远期改善程度似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CT是鉴别肝脏实性局灶性病灶的常用检查方法,但其对不典型病灶的鉴别诊断仍有较大的经验依赖性,而纹理分析可以提供客观、定量的图像描述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在肝脏实性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CT图像,其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34例,血管瘤(HEM)60例,肝细胞肝癌(HCC)6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44例,转移瘤(MET)6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以Ma Zda软件生成CT图像的纹理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进行各组病灶的判别。结果 258例患者中,基于增强CT图像的纹理分析对于肝脏实性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错判率(4.26%~37.80%)低于基于平扫图像的纹理分析(9.57%~39.02%)。对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门静脉期图像纹理分析错判率最低(13.57%);对于FNH与HEM的鉴别,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纹理分析效果相当(错判率为4.26%);对于恶性肿瘤间的鉴别纹理分析错判率相对较高,若于恶性肿瘤间两两鉴别则错判率可降低(错判率最低为HCC与MET,约11.67%)。结论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可以作为肝脏实性局灶性病灶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尤其是FNH与HEM、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恶性病灶间的两两鉴别;其中基于三期增强扫描的纹理分析较基于平扫图像者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虚拟手术设计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1—2014-12诊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的奇偶性分为A组(应用3D打印虚拟手术)和B组(应用常规手术)。A组术前采用三维重建、虚拟复位、3D打印及个性化模型预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钢板一次性放置率、复位满意度、膝关节功能等。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30个月,平均16.8个月。2组切开显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复位固定时间上低于B组,2组钢板一次性放置率(χ~2=7.238,P=0.007)、复位满意度(χ~2=4.499,P=0.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HSS评分优良率91%,高于B组优良率77%,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8,P=0.194)。结论 3D打印结合虚拟手术内固定可提升胫骨平台骨折整体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