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包括CT、MR及PET-CT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过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MR检查,3例经过PET-CT灌注扫描。结果:16例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增强扫描表现大部分病灶强化明显且呈均匀强化(其中2例呈阴性结果),MR表现T1 WI呈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的结节或肿块影,DWI信号见较高信号影;14例非功能性肿瘤可呈现高灌注富血供表现,部分病灶内的钙化或囊变使得瘤体内部可呈现混杂密度。结论:胰腺内分泌肿瘤的高灌注表现使其在CT、MR增强扫描及PET-CT灌注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2.
γ-刀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胸部肿瘤γ-刀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方法 收集96例γ-刀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CT影像资料,对肺部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γ-刀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分4种类型:γ-刀治疗后l一6个月,6例CT片上呈毛玻璃样影;28例呈多发的边界不清的补丁状实变影;γ-刀治疗后7~12个月,48例呈靶区中心致密实变影,其中35例实变影中伴随牵拉性支气管充气征和肺体积收缩;γ-刀治疗12个月后,37例呈纤维化改变,以靶区为中心放射状分布.结论 γ-刀治疗与传统放射治疗的放射性肺损伤CT表现相似,但其分布范围不同,这是由于γ-刀剂量分布和传统放射治疗不同而引起.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脑功能网络的整体属性和局部属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OSA患者为OSA组,以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采集的颅脑信息资料,使用睡眠监测(PSG)和主观量表法对比两组患者的OSA情况,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脑功能网络整体属性和局部属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4.
85.
8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经肝外供血动脉行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42例存在肝外供血动脉并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共42例HCC患者存在肝外供血动脉,发生率为5.2%(42/803),其中,右膈下动脉31例(73.8%)、胃左动脉4例(9.5%)、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动脉各2例(4.8%)、右肾上腺动脉、右肾包膜动脉、胸廓内动脉各1例(2.4%)。所有患者均经肝外动脉成功实施TACE治疗。TACE术后4~6周,术前23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400g/L的患者,AFP表达量由术前的(1140.1±347.1)g/L降至(147.3±79.5)g/L(P<0.01);33例患者肿瘤病灶碘油沉积率>80%,7例碘油沉积率>50%,2例碘油沉积率<50%。结论 经肝外供血动脉行TACE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18例肾脏损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步骤:首先在DSA观察下进行肾动脉造影寻找出血的血管,接着用明胶海绵颗粒或辅以弹簧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观察止血效果及近远期副作用。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至3年,平均12.9个月。结果肾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肾损伤所致出血的肾动脉分支包括:前支(3例),后支(7例),前支及后支(1例),肾段动脉(5例),段以下动脉(2例);合并包膜下或肾周血肿11例,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5例。18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临床症状缓解,1~2h内血压稳定,4~48h肉眼血尿消失,6~12d尿常规隐血试验转阴,无肾出血复发;术后1周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B超或CT检查患侧肾脏呈部分栓塞表现。随访发现肾功能不全2例,B超检查见患侧肾脏缩小,未见再出血,无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腰背酸胀疼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表现,对症治疗3~14d缓解。无异位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明胶海绵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脏损伤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保护患侧肾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比较膝关节角度三点测量法与四点测量法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无膝关节运动障碍者25例,在膝关节处于伸直、小角度屈曲及大角度屈曲3种位置进行三点法和四点法角度测量,拍摄X线片作为金标准.采用Bland-altman法(95%一致性区间,LOA)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 关节轴心随角度变化而位移.信度(95%LOA):测量者间四点法(-5.0,2.7),三点法(-6.5,4.4);测量者内四点法A(-3.6,4.0)、B(-4.1,4.8),三点法A(-5.0,6.4)、B(-6.1,5.8).效度(95%LOA):3种关节位置测量四点法分别为(3.5,2.6)、(-3.3,3.6)和(-1.9,5.7);三点法分别为(6.8,1.1)、(-4.0,7.1)和(0,8.5).结论 关节角度测量轴心随角度变化而移位,四点法的信度和效度优于传统三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using a four-point method (FP) in measuring joint angles.Method Methods Twenty-five subjects without knee dysfunction were studied.Every knee joint was tested in extension,below 90° of flexion and above 90° of flex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three-point method (TP) and the new four-point method.X-rays were taken as a gold standard measurement.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analyzed using Bland-Altman plots,which can yield 95% limits of agreement (LOA).Results (1) The joint axis centers moved with changes in joint angle.(2) The 95% LOA of inter-tester reliability was (-5.0,2.7) with the FP and (-6.5,4.4) with the TP.The 95% LOAs of intra-tester reliability were (-3.6,4.0) for tester A and (-4.1,4.8) for tester B with the FP,while (-5.0,6.4) for tester A and (-6.1,5.8) for tester B with the TP.(3) The 95% LOAs in the three positions were (3.5,2.6) in extension,(-3.3,3.6) in mild flexion and (-1.9,5.7) in greater flexion with the FP,and ( 6.8,1.1),(-4.0,7.1) and (0,8.5) with the TP.Conclusions The FP gives better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an the TP in joint angle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磁共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1例临床拟诊为AS的患者行MRI检查。使用Marconi超导型1.5T磁共振机型,脊柱线圈。患者仰卧位,扫描方位全部为轴位。采用常规SE(spine cho,SE)T1WI(TR 700ms,TE 12ms)序列、快速自旋回波FSE(fast spin echo,FSE)序列T2WI(TR 3000ms,TE90ms)、短时反转恢复(Short T1 Inversion-Recovery,STIR)序列(TR 4000ms,TE 90ms,TI 150ms)。层厚3mm,层间距0.8mm,采集矩阵256x256,NEX=2。结果 ASI级9例,Ⅱ级15例,Ⅲ级11例,IV级6例。侵及髂骨侧34例,侵及骶骨侧7例。I-Ⅱ级MRI主要表现为T2WI滑膜信号增高;T1WI显示软骨不规则增粗或扭曲,T2WI显示软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信号不均匀增高。Ⅲ-Ⅳ级主要表现为:T2WI软骨信号不均匀增高或减低,骨性关节面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骨质硬化的征象是线样的无信号带不规则增宽。骨髓水肿范围更大。结论 MRI检查方法敏感,无放射性,可以显示X线、CT观察不到的软骨异常、骨髓水肿等早期变化,应作为AS早期诊断的优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