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为了解B7共刺激对细胞因子,特别是对IL-2 mRNA及转录因子NF-κB出和AP-1的影响,探讨B7介导的IL-2调节的分子机制,在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体系中分别或联合加入抗B7-1、抗B7-2单克隆抗体和CTLA-4 Ig以阻断B7/CD28信号传导,通过竞争性PCR定量检测其对IL-2和IL-4 mRNA的影响,并初步测定IFN-γ mRNA的改变,同时用转染MHCⅡ类分子及联合转染等量B7-1或B7-2的NIH3T3转基因细胞tDR7,tDR7/B7-1和tDR7/B7-2刺激CD28+T细胞,通过DNA-蛋白结合实验观察B7对IL-2转录因子NF-出和AP-1的影响.结果表明:抗B7-2单抗和CTLA-4 Ig可明显抑制B7介导的IL-2和IL-4 mRNA合成,而抗B7-1单抗仅有轻度抑制作用,2种或3种抗体联合应用时抑制作用相加.MLR 1-6小时,单独tDR7即可诱导NF-κB的表达,联合转染B7早期对其结合活力无明显影响,6小时后tDR7诱导作用减弱,B7却可显著延长tDR7的诱导作用至72小时.tDR7早期同样可诱导AP-1的表达,联合转染B7分子在24小时内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反应后期可延长tDR7对AP-1的上调作用,B7-1与B7-2间作用未见明显不同.结论:B7通过减少IL-2 mRNA降解和影响基因转录而上调IL-2分泌,并可同时影响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在转录水平B7-1与B7-2作用未见明显不同,提示两者的功能差异可能与细胞表达和时间动力学不同有关.详细了解B7介导的T细胞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有助于设计更好的临床方案预防移植排斥和GVHD.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B7-1与CD40L共刺激途径在淋巴瘤的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探讨治疗淋巴瘤疫苗有效的作用方式,将A20淋巴瘤细胞株接种在BALB/C小鼠身上以构建荷瘤小鼠模型,将B7-1与CD40L表达载体单独或联合导入肿瘤内,以PBS和空载体作为对照,观察肿瘤生长的情况;应用肿瘤病理切片和HE染色技术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及淋巴细胞浸润情况,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荷瘤小鼠脾CTL杀伤效应。结果显示,瘤内注射B7-1或CD40L表达载体可导致肿瘤生长延缓或体积缩小,两者联合注射较对照组和单独注射组的肿瘤消退效应明显增强。肿瘤形态学观察表明,治疗小鼠肿瘤局部有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大面积的坏死,肿瘤局限化;CCK8试剂盒检测显示小鼠脾CTL杀伤能力增强。结论:B7-1与CD40L疫苗对淋巴瘤具有治疗效应,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治疗。质粒载体瘤内注射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疫苗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CD80/CD86-CD28/CTLA-4共刺激信号在移植耐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7/CD2 8是一个重要的共刺激配体 /受体家族 ,体内外实验均证明它在T细胞激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该家族包括至少两个配体和两个受体 :两个配体为CD80 (B7 1)和CD86(B7 2 ) ,它们的结构、表达及与受体的亲和力均有所不同 ;两个受体是CD2 8和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 4 (CTLA 4 ) ,其中CD2 8受体传导的为阳性信号而CTLA 4受体传导的为阴性信号。现简要介绍CD80 /CD86 CD2 8/CTLA 4通路及其在移植耐受中的作用。1 CD80 /CD86 CD2 8/CTLA 4家族成员1.1 CD80 和CD86:CD80 和CD86均为免疫…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NCCN颁布的淋巴瘤治疗原则中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仍是侵袭性淋巴瘤一线治疗方案,其CR率为45%~53%,长期无病生存率为30%~37%。对于难治、复发病例,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比较了ESHAP、EPOCH、MINE几种三线方案的疗效,发现多数患者于2年内因治疗失败而死亡。近20年来,人们发现正常淋巴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一些重要的调节通路和因子在淋巴瘤的肿瘤生长中起着关键作用,以此为靶点设计的特异性靶向治疗新药与传统细胞毒药物相结合带来了肿瘤治疗的变革。我们将全面综述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恶性肿瘤自身抗原的表达可以激发肿瘤免疫反应,肿瘤抗原特异的免疫治疗的确可以导致肿瘤消退.目前用于肿瘤自身抗原鉴定的方法有许多,已经鉴定出了2 000余种自身肿瘤抗原.虽然已经发现了许多自身肿瘤抗原,但是肿瘤抗原特异的免疫治疗效果目前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为此需要不断完善选择这些自身肿瘤抗原的新的理论基础,获得更有效的自身肿瘤抗原进行临床治疗,改善肿瘤患者预后,使将来肿瘤的治愈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回顾了自身肿瘤抗原的发现、鉴定、临床作用及作用机理,并综述了一些关于自身肿瘤抗原的新理论新概念,以及其在未来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lymphoma)临床特点、APl2.MALTl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回顾临床资料,研究我院49例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通过RT.PCR法检测部分石蜡标本APl2.MALTl基因重排。结果表明:MALT淋巴瘤患者的发病平均年龄为52,4岁,50岁以上的患者占67.4%,肿瘤多发生在胃肠道,其次在甲状腺;49例中I、Ⅱ期患者占776.%,Ⅲ、IV期患者占22.4%;APl2-MALTl基因重排在低度恶性组、转化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8.1%和12、5%;3年生存率为93.8%。结论: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进展缓慢,对化疗敏感,预后较好,可根据有无APl2-MALTl基因重排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I期HP阳性患者可采用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在评价正常肝脏射频消融后病理学动态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对20只正常兔肝脏进行射频消融后,将每5只随机分为4组:消融即刻,1周,2周,4周分别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后,处死并取出肝脏进行大体病理和镜下病理学检查。结果消融即刻病灶中心为凝固性坏死,CT动脉期周边可见环形强化,病理消融灶周围肝窦充血;1~2周消融灶周围出现稍低密度环,密度低于其外围的肝实质,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4周仍可见低或等密度环,但增强动脉期、实质期可清晰显示包膜强化程度减轻。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可反映消融的病理学变化,从而可用于评价肝脏肿瘤射频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操作,是最常用、起效最快的给药途径。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及静脉输液的各项事宜是对一名社区医师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小林  王化  胡晓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3):3776-3777
目的:加强对急性双表型白血病诊断过程复杂性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初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双表型白血病并进行讨论。结果:该病例诊治过程复杂,通过骨髓涂片、免疫分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明确了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结论:对于双表型白血病应采取多种方法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0.
背景:经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约75%的早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可获得完全缓解。肿瘤细胞有BCL10核表达和t(11;18)(q21;q21)可能提示胃MALT淋巴瘤对根除治疗无反应。目的:探讨单纯H.pylori根除治疗对国人早期胃MALT淋巴瘤的疗效,以及肿瘤细胞BCL10核表达和t(11;18)(q21;q21)对治疗方案选择的提示作用。方法:收集19例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10核表达,以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11:18)(q21;q21)。所有患者均首选H.pylori根除治疗,并行内镜活检病理随访。结果:本组19例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中10例(52.6%)经单纯H.pylori根除治疗获得完全缓解。10例完全缓解者中2例(20,0%)肿瘤细胞BCL10核表达阳性,9例对根除治疗无反应者中7例(77.8%)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完全缓解者(P〈0.05)。14例患者行t(11;18)(q21;q21)检测,8例完全缓解者均未检出该易位,6例对根除治疗无反应者中3例(50.0%)检出该易位.两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H.pylori根除治疗可使本组52.6%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获得完全缓解。胃MALT淋巴瘤肿瘤细胞BCL10核表达与其对根除治疗无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