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目的评价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中枢的激活特点。方法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5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及15例正常中老年志愿者行组块设计的词语联想任务fMRI检查。采用SPM2软件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经组内和组间分析获得两组激活图及组问的差异图,观察有统计学意义的体素所在的脑区。结果最终10例患者符合实验要求并纳入研究,选取10if0年龄、性别相匹配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词语联想任务脑激活区主要包括Broca区及其镜像区、辅助运动区、左侧岛叶前部等脑区。患者组脑激活区主要包括左侧额中回、左顶下小叶、右侧额下回、辅助运动区等脑区。对照组激活高于患者组的脑区为左侧额下回后部;未见患者组激活高于对照组的脑区。结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左侧额下回后部(Broca区)激活程度减低或消失,运动性语言中枢的损伤导致了失语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虚拟内窥镜中漫游路径的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游路径提取和碰撞检测是复杂环境下虚拟漫游的两个重要难题,尤其在人体器官中的虚拟内窥漫游.我们通过结合保持物体形状的骨架和内部点到边界的距离解决了上述两个难题.综合了距离变换和拓补细化,本文提出了包含距离信息的中心线提取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的提取出管状物体的单体素连接的中心线并能记录中心线到删除层的距离.骨架上的杂枝也可通过距离阈值和长度阈值予以删除.此外,我们还结合了直线模拟来光滑骨架.实验结果表面该算法得到的骨架能够很好地表示复杂的管状物体并能有效的指导漫游.  相似文献   
23.
扩散张量成像观察先天性耳聋患者脑白质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先天性耳聋(CD)患者的脑白质结构,探讨脑白质变化机制.方法 对6名先天性耳聋患者和6名正常人进行脑部DTI扫描,应用基于体素的分析(VBA)对CD组和正常对照(HC)组的全脑分数各向异性(FA)值进行比较,计算样本感兴趣区(ROI)Brodmann(BA)41、BA22和BA44区的平均FA值.结果 CD组FA值显著减少的区域位于右脑的颞上回(STG), ROI平均FA值除在右脑BA22区有下降的趋势外,未发现显著异常;CD组和HC组中左脑ROI的平均FA值显著偏大.结论 先天性耳聋患者右脑STG白质损伤,这种结构异常是由其先天缺乏声音刺激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比较精神发育迟缓(MR)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差异,观察MR患者静息状态下局部脑活动变化。方法 利用3.0T 磁共振扫描仪对10例MR患者(MR组)及2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采用SPM8和RES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获得两组之间ReHo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R组左额中回、额下回、颞上回和岛叶、右中扣带回、后扣带回、缘上回和顶下小叶ReHo值显著减低,左枕中回和楔叶、右枕中回、楔叶和舌回、右楔前叶、左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ReHo值显著增高。结论 静息状态下,MR患者高级脑功能区局部活动减弱可能是智力低下的神经基础;而初级脑功能区局部活动增强可能反映了补偿性效应。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为功能磁共振中的功能连接研究提供一种更为合适的感兴趣区(ROI)获取方法.方法 20名正常被试者完成视觉任务扫描,对视觉任务组水平激活图利用分水岭算法进行功能分割.结果 分水岭方法町得到单峰的、空间上互相独立的激活区.结论 分水岭方法可以将较大的、有多个激活峰值的功能团块分割为空间上相互独立的单峰脑区,克服了单纯采用激活程度阈值来产生ROI的方法之缺点,为下一步的功能连接分析提供了一种选择ROI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光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模拟光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可以用于虚拟林业生产及模拟生态环境变化的试验,这对林业和景观的发展研究、对林业、景观和土地等资源的利用和环境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理想环境条件下的主要的数字植物生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考虑光照影响的植物生长模型。这些模型根据模拟现象的不同,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模型模拟的是光照对树枝生长方向及树芽存活概率的影响;而第二类是近几年才开展,现在正蓬勃发展的可用于模拟光照对树木光合作用影响的植物生长模型。本文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两类模型中的突出工作和技术成果,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对这一研究课题的进一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TAES)对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探讨ACC在TAES中枢镇痛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受试者14例(男7例,女7例),依次在基础阶段和TAES 30 min后行功能磁共振扫描.选取ACC为感兴趣脑区,观察TAES后ACC与全脑功能连接的改变.结果 TAES增强了ACC与双侧小脑、额叶内侧、额叶眶回、额上回、额中回、顶下小叶的功能连接,减弱了ACC与后扣带回、双侧楔前叶及楔叶的功能连接(P<0.05).结论 TAES改变了ACC与广泛镇痛相关脑区间的联系,并通过ACC从情感、疼痛下行调节系统、疼痛预期、疼痛感觉认知以及记忆等方面对疼痛进行调节.ACC在TAES镇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机器学习发展迅速,利用机器学习对放疗后疗效及并发症进行预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及早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将放疗过程中产生的非剂量相关和剂量相关特征值经筛选后输入算法模型,可以得到相应的预测结果。目前,已有多种算法模型可以对放疗后患者生存率、肿瘤控制率及各种放疗后并发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较为准确。但算法模型也存在各种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改进。  相似文献   
29.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灰质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直方图分析,明确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表现正常脑灰质(NAGM)是否存在隐匿性损伤,并研究脑灰质DTI直方图指标与扩展残疾功能状态量表(ED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4例RRMS患者和24名性别及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检查,分割提取NAGM后,绘制出NAGM的平均弥散率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RRMS患者NAGM的平均弥散率[(1·134±0·086)×10-3mm2/s]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0·993±0·042)×10-3mm2/s,t=7·198,P<0·01],平均弥散率直方图峰位置[(0·880±0·089)×10-3mm2/s]也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0·812±0·017)×10-3mm2/s,t=3·685,P=0·001],而平均弥散率直方图峰高(6·138‰±1·371‰)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8·889‰±1·339‰,t=7·032,P<0·01)。RRMS患者NAGM的平均弥散率直方图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在RRMS患者,所有NAGM的平均弥散率直方图指标与EDSS评分均无相关性。结论RRMS患者的NAGM内存在隐匿性损伤。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全脑DTI直方图分析对脊髓型多发性硬化(SM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SMS患者和 35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获得全脑平均扩散率(MD)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后,分别绘制出全脑MD和FA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SMS患者全脑平均MD和FA直方图形态明显不同于健康志愿者,表现为平均MD直方图右移、峰高降低,平均FA直方图左移。SMS患者全脑平均MD(1.026×10-3mm2/s)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0.987×10-3mm2/s),SMS患者全脑平均FA(0.239)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0.246),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DTI检查显示SMS患者存在隐匿性脑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