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29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6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纳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50例,均于入院第1天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胸部CT、中医证候特征、舌象、脉象等信息;并依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进行分析辨证。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居多,男女比为1.27∶1;74%的患者有武汉/湖北旅居史,20%的患者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胸部CT以多肺叶病变为主,白细胞未见明显升高,多见淋巴细胞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发热(84%)、咳嗽(62%)、乏力(62%)、纳差(58%)、口干(56%)、腹泻(56%)、自汗(54%)症状;舌象以淡红舌或红舌为主,多见腻苔(68%)、白苔(74%)。证型以湿毒郁肺证为主(82%),少数患者表现为热毒闭肺证(18%);其中湿毒郁肺型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热毒闭肺型患者(P=0.002),而湿毒郁肺型患者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热毒闭肺型(P=0.02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湿毒郁肺型为主,符合中医湿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羟考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行喉罩全麻诱导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25~65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羟考酮组(O组)(每组30例)。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5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诱导喉罩置入术后行机械通气,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2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诱导喉罩置入术后行机械通气;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T0)、插喉罩前(T1)、插喉罩后1 min(T2)、气腹(T3)和切胆囊时(T4)的MAP和HR;评估两组患者拔喉罩后5 min(T5),1 h(T6),4 h(T7),8 h(T8),12 h(T9)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中对降压药和术后对镇痛药的需求例数。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MAP的变化趋势不同(P<0.05),与T0时比较,S组T1,2时MAP降低(P<0.05),T3,4时MAP升高(P<0.05),O组T1,2,3,4时MAP均降低(P<0.05),与S组比较,T3,4时O组MAP较低(P<0.05);T1,2,3,4时两组患者HR与T0时比较均降低(P<0.05),但两组HR变化趋势无差异;两组患者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的变化趋势均不同(P<0.05),两种状态下O组VAS评分均低于S组(P<0.05),并且O组术中降压药、术后镇痛药使用减少(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P<0.05);恶心呕吐及呛咳减少(P<0.05)。结论 0.25 mg/kg羟考酮诱导行喉罩通气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安全有效,与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相比,有利于术中循环稳定和术后病人的转归。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超声对原发性肾淋巴瘤(primary renal lymphoma,PRL)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后病理证实的15例PRL患者的16个患肾病灶的超声表现、超声分型及诊断。结果 本组15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62.1±14.2)岁;单侧患病14例,双侧患病1例,共计16个病灶。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肾内肿块型7个,弥漫型1个,肾周肿块型及混合型各4个,肿块最大径41~164 mm。超声诊断:恶性肿瘤10例(其中6例7个患肾诊断为淋巴瘤),性质待定3例,肾周出血及错构瘤出血各1例,确诊率为43.8%(7/16),误诊率为12.5%(2/16);超声引导下穿刺12例,手术5例(2例穿刺后再手术);病理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9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KT细胞型及Burkitt淋巴瘤各1例,另2例门诊患者仅诊断为淋巴瘤,无进一步分型诊断。结论 PRL的超声表现分型有:肾内肿块型、肾周型、弥漫型及混合型,其中肾周型及弥漫型为特异性超声表现,肿块型需与常见的肾肿瘤鉴别,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术前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及其规律,总结分析常见的致肝损伤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DIL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1例DILI患者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占81.20%;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占3.00%,混合型肝损伤占15.84%。致肝损伤可疑药物前五位依次为中药(29.70%)、抗感染药(20.79%)、中成药(19.80%)、解热镇痛消炎药(8.91%)、泌尿系统药物(7.92%)。结论:DILI的临床特点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损伤相似,可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涉及临床各科,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通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筛选诊断肝纤维化的标志物. 方法 入组48例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患者[其中24例为轻度肝纤维化(S1),另24例为重度(S4)].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s且进行纯度测定,提取PBMCs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并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鉴定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患者年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患者性别采用x2检验分析,血小板及白细胞数目采用t检验分析. 结果 在纯化的PBMCs中,24例S1和24例S4患者的血小板数目(×109/L)分别为19.268±6.413和19.480±6.538,与临床正常参考值(100 ~ 300)× 109/L相比,血小板数目明显减少,而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930).通过双向电泳和LC-MS/MS分析,共鉴定了12个差异蛋白质. 结论 从PBMCs中筛选出的膜突蛋白、辅酶Q脱氢酶铁硫蛋白3等12个蛋白质对肝纤维化具有诊断潜能.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胞运动、细胞黏附、激酶和转录等重要生物过程,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分析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探讨先天性结核病的诊治要点。方法 搜集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住院的6月龄以内的19例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病历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治疗及转归等信息,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9例先天性结核病患儿中,男10例(52.6%),女9例(47.4%),年龄3~60d,中位数(四分位数)为53(30,60)d;发病时间最短为出生后1d,最长为出生后45d,平均发病时间为(19.3±13.1)d。10例(52.6%)患儿为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9例(47.4%)为原发性肺结核;9例(47.4%)患儿有发热症状,8例(42.1%)有呼吸困难、发绀症状。9例(47.4%)患儿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结果阳性,6例(31.6%)患儿胃液抗酸染色涂片及培养阳性;17例患儿行胃液GeneXpert MTB/RIF检查,7例(41.2%)阳性。10例(52.6%)患儿胸部CT扫描显示为双肺弥漫性粟粒状影,8例(42.1%)为局部斑片状影伴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5.3%)为两肺多发斑片状影并发胸腔积液;1例(5.3%)头颅CT扫描显示存在脑积液;9例(47.4%)肝胆脾B超检查提示肝脾肿大。所有患儿均给予抗结核药品治疗,17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 先天性结核病患儿发病多在2~4周内,病情多发展迅速且危重,死亡率较高,早期积极行抗结核药品治疗对患儿的预后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7.
<正>颈部淋巴结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占淋巴结结核的80%~90%~([1])。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多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若诊治及时,大部分患者经正规抗结核药品治疗均可治愈~([2]),但仍有10.1%~31.6%的患者病情进展,形成局部脓肿、皮肤破溃、瘘道形成,或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致淋巴结-支气管瘘,需要较长时间引流方能愈合~([3])。而颈部淋巴结结核导致皮肤_淋巴结_咽瘘鲜见报道。笔者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例因颈部淋巴结结核导致皮肤-淋巴结-咽瘘患者进行报道,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8.
39.
40.
X连锁高IgM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缺陷疾病,患者易反复机会感染,长期生存率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由于细菌的毒力或机体细胞免疫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较易合并结核病,而高IgM血症主要累及体液免疫.高IgM血症出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较少见,本研究报道1例X连锁高IgM血症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