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3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而又高效的分离大鼠胎儿表皮干细胞方法,以及观察其在体内环境中的分化潜能。方法采集ED14、ED16、ED18及ED20不同发育阶段的SD大鼠胎儿皮肤,HE染色观察其结构。鼠尾胶原快速黏附法筛选胎鼠表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中进行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K-19和1β-整合素表达情况。同时,也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检验。经荧光染料(PKH26)标记过的胎鼠表皮干细胞与多孔凝胶海绵结合,然后植入大鼠肾被膜下进行诱导分化。结果在ED18之前皮肤表皮和真皮尚未充分完成分化。使用快速黏附法能够有效的从ED18胎鼠皮肤分离到表皮干细胞。获得的细胞CK19和1β整合素呈阳性表达,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细胞呈慢周期性,移植体在肾被膜下分化并展现典型的表皮样结构。结论表皮干细胞存在于早期发育皮肤中,但在ED18才能使用快速黏附法分离到表皮干细胞。此时的胎鼠表皮干细胞具有向表皮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廖衡  陈涛  李云庆 《解剖学报》2007,38(2):241-242
目的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TG)内的内吗啡肽2(EM2)阳性神经元向延髓背角(MDH)的投射情况.方法 荧光金(FG)追踪与EM2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方法.结果 将FG注入MDH后,TG内可见大量FG标记的大、中、小型神经元;TG内也可见各种直径的EM2阳性神经元;TG内的许多FG标记神经元呈EM2阳性,FG/EM2双标神经元多为中、小型神经元.结论 TG内的EM2阳性神经元向MDH投射.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色素痣伴增生性结节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15—2019年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10例先天性色素痣伴增生性结节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年龄2~45岁(平均15岁),9例增生性结节发生于婴儿,1例发生于成人。皮损位于四肢4例,头面部3例,躯干2例,躯干及四肢同时受累1例。临床表现为黑色斑片或斑块中出现1个或多个结节,6例增生性结节为多发,4例为单发,单个结节直径0.2~1.5 cm,仅1例出现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增生性结节内黑素细胞均存在成熟现象,核分裂象少,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坏死现象,免疫组化检查显示痣细胞弥漫表达Melan-A,不表达或仅部分表达HMB45,Ki67增殖指数 < 5%。结论 先天性色素痣伴增生性结节可发生于四肢、头面部及躯干;临床表现为原先天性色素痣皮损上的单发或多发结节;病理上增生性结节内黑素细胞可见成熟现象,免疫组化HMB45及Ki67染色有助于诊断,其预后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吴江  陈吉华 《口腔医学》2022,42(5):385-390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具有高精度、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特点。其中,本文就数字化印模、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制作这三个关键因素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5.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临床上常见亚型包括全身型JIA、少关节型/多关节型JIA和幼年脊柱关节炎。本病无特异性诊断指标, 需与感染性疾病和恶性病相鉴别。全身型JIA起病多急骤, 病情进展快, 易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而危及生命。儿童风湿科医生对JIA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仍不足, 规范化诊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 在借鉴国内外诊疗规范和分类标准的基础上, 制定本规范, 旨在规范JIA各亚型及全身型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降低致死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由《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9口腔种植学术研讨会——并发症及风险防控"于2019年11月23至24日在广东省珠海市粤海酒店召开。本次研讨会分为牙周与种植并发症、修复设计与机械并发症、无牙颌的种植并发症以及上颌窦与骨增量并发症共4个版块,每个版块由专家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相结合,对各种种植并发症和风险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和辩论,对一些种植并发症及风险问题形成初步共识,以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调控Notch信号通路对人牙髓干细胞(HDPSC)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HDPSC,给予氯化钴(CoCl2)诱导的化学性低氧环境,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结节形成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otch下游靶基因Hes1与成牙本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加入Notch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GSI),观察以上指标的变化。报告基因方法检测HIF-1α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R version 3.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方差不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齐)或Mann-Whitney U检验(方差不齐)。 结果(1)CoCl2诱导的低氧条件下HDPSC中的HIF-1α蛋白水平上调,Notch下游靶基因Hes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46 ± 0.12,相比常氧组(1.06 ± 0.09)显著增高(t = -4.64,P = 0.012);GSI处理阻断Notch信号通路后,低氧条件下HDPSC中HIF-1α蛋白水平下调,Hes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至0.82 ± 0.14,与处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98,P = 0.004);常氧条件下GSI处理后的HDPSC中HIF-1α蛋白水平也明显下调,Hes1 mRNA相对表达量(0.30 ± 0.09)相比处理前也显著降低(t = 10.08,P = 0.001);(2)矿化诱导后的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低氧处理后,HDPSC细胞成牙本质分化能力下降;GSI处理后,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增强。成骨/牙本质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低氧处理后,BSP、OCN和DSPP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3 ± 0.14、0.43 ± 0.20、0.48 ± 0.11,相比常氧组(1.21 ± 0.12、1.08 ± 0.19、1.03 ± 0.13)显著降低(tBSP = 6.30,PBSP = 0.003;tOCN = 4.07,POCN = 0.015;tDSPP = 5.67,PDSPP = 0.005);GSI处理后,低氧条件下BSP、OCN和DSP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 ± 0.13、1.09 ± 0.13、0.95 ± 0.16,与处理前相比显著增高(tBSP = -4.17,PBSP = 0.014;tOCN = -4.83,POCN = 0.012;tDSPP = -4.30,PDSPP = 0.017),常氧条件下BSP、OCN和DSP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3 ± 0.20、1.55 ± 0.08、1.52 ± 0.14,与处理前相比显著增高(tBSP = -3.84,PBSP = 0.027;tOCN = -3.99,POCN = 0.035;tDSPP = -4.43,PDSPP = 0.011)。(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HIF-1α可调控NICD启动子,使双荧光素酶相对表达活性为5.37 ± 0.12,与对照组(2.09 ± 0.15)相比显著增强(t = -28.92,P<0.001),提示HIF-1α可能使Notch信号通路激活。 结论低氧引起HDPSC中HIF-1α升高并可能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抑制其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儿童RRTIs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和策略。方法选择183例RRTIs患儿纳入病例组,85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对以上所有儿童可能导致RRTIs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资料调查,并对血清微量元素铁、锌、钙、铜,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进行检测,并对两组儿童的结果进行对比,对RRTIs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中剖宫产、母乳喂养、湿疹、变应性鼻炎、哮喘、被动吸烟、多次使用抗菌药物儿童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被动吸烟、多次使用抗菌药物为儿童RRTIs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为儿童RRTIs的保护因素。病例组血清微量元素铁、锌、钙及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控制儿童哮喘,远离被动吸烟,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尽量母乳喂养,及时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铁、锌、钙及维生素D制剂,均衡营养,警惕MP感染,并积极规范治疗,对儿童RRTIs的有效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N-9000全自动血细胞检测流水线系统对白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 2)专用负压管对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收集的238例受试者(其中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6例、粒细胞性白血病17例、单核细胞性白血病15例、健康儿童80例、健康成人100例)采集静脉血2 mL,采用XN-9000全自动血细胞检测流水线系统在1 h内完成推片、瑞姬染色、阅片,同时采用手工推片、手工瑞姬染色,由两位经验丰富的主管技师进行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238例受试者EDTA-K 2抗凝血仪器推片后分别采用仪器染色和手工染色分类计数Ⅱ型反应性淋巴细胞结果[(8.65±2.35)%、(8.55±2.45)%]明显高于手工推片仪器染色和手工推片手工染色结果[(4.57±2.55)%、(4.67±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者(健康儿童及成人)、粒细胞性白血病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抗凝血经仪器推片分类计数Ⅱ型反应性淋巴细胞分别为(3.2±0.5)%、(3.5±0.4)%、(3.6±0.5)%,与手工推片结果[(3.1±0.8)%、(3.2±0.6)%和(3.4±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细胞形态有明显改变:淋巴细胞体积增大,外形不规则,着色不均,边缘蓝色较深,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细致,细胞质呈淡紫红色,似Ⅱ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反应性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Ⅱ型反应性淋巴细胞的仪器推片结果为(85.2±5.6)%,与手工推片结果[(3.5±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N-9000全自动血细胞检测流水线系统对EDTA-K 2抗凝血活化膨胀的白细胞无法调节推片力度,加之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密度高、阻力大而致细胞形态改变,使淋巴细胞似Ⅱ型反应性淋巴细胞,影响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手工推片可调节角度、速度及力度,细胞形态不易改变。当Ⅱ型反应性淋巴细胞多时,必须手工推片手工染色,显微镜检查确证后方可发报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能否参与牙髓损伤的局部修复,初步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牙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BMMSCs)嵌合SD大鼠模型,30 d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荧光细胞的比例,冰冻切片观察心、肝、肾组织中是否有荧光细胞的分布,检测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然后利用该模型,通过制备牙本质缺损构建牙髓损伤模型,分别于牙本质缺损后5、10、15 d取材,切片,HE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牙髓的病理变化以及GFP-BMMSCs在牙髓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和变化。结果:HE染色可见牙本质缺损组初期有牙髓充血,后期牙髓炎症逐渐恢复并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牙髓组织中有荧光细胞的分布,牙本质缺损组比正常组中可见更多的荧光细胞,且随着牙髓炎症的恢复,荧光细胞减少。结论:牙髓损伤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迁移到损伤的牙髓处参与其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