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字化修复体制作技术包括三维数据获取、数字化修复体设计及数控修复体制作。近年来,可摘局部义齿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本文就可摘局部支架数字化制作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制作一体化数控切削全口义齿,初步探讨数字化全口义齿制作流程并比较其与传统方法制作全口义齿在整体制作步骤、医师与技师操作时间、患者就诊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无牙颌患者一例,采用3D打印个别托盘制取印模,利用传统方式确认垂直与水平颌位关系,转移至Zirkohnzan系统虚拟(牙合)架上,并结合面部三维扫描仪获取的面部信息,设计和制作一体化数控切削全口义齿,评价修复效果.结果 利用数字化软件及加工设备,制作完成一体化数控切削全口义齿1例,达到了一定的美学、咀嚼、发音需求,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数字化技术制作的全口义齿减少了医师和技师的操作时间及患者的就诊时间.而面部扫描、数字化排牙等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义齿制作的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聚醚酮酮(PEKK)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从2019年4—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6~10岁儿童中选取下颌单侧乳磨牙早失患者共5例,其中男2例、女3例,经数字化口内光学印模制取,间隙保持器数字化设计,PEKK基材间隙保持器的数字化制作,口内试戴调整,粘接。 结果5例患儿的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重量只有传统金属带环丝圈保持器的25%,设计和制作时间只需1 h,5例数字化间隙保持器口内观察与基牙吻合度高。 结论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采用数字化口内印模法比传统藻酸盐印模法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可当日设计完成并佩戴,并使用PEKK材料,实现了间隙保持器去金属化,无金属过敏等风险,兼顾了美观的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全口义齿的设计及制作,相较于传统全口义齿制作,虽在就诊便捷性和流程规范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但也普遍存在技术成本和操作成本较高等问题。目前总体上商业数字化全口义齿尚未实现全工作流程数字化,而且还无法完全满足个性化定制修复的需求,因而依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工艺制作流程。文章对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商用数字化全口义齿系统的各方面特点进行综述,并从就诊次数、装置配备、操作流程、适应证等方面比较现有各系统的应用情况,以期对临床应用及后续的数字化全口义齿系统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数字化设计阴模辅助制作硅橡胶阻塞器修复上颌骨缺损的方法介绍和临床疗效初步评价.方法:收集16例上颌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数字化设计阴模辅助制作硅橡胶阻塞器修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修复.对两种方式制备赝复体的工作流程等进行比较.初步评价修复体戴入时的固位力和功能效果.一年后复诊时观察修复体是否有损坏和颜色改变,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相比对照组,数字化设计能简化工作流程,尤其对于上颌骨Aramany Ⅲ类缺损,能明显缩短制备时间.数字化设计阴模辅助制作的硅橡胶阻塞器在初戴时有良好固位力,能改善喝水和语音功能.使用一年后硅橡胶有部分颜色老化,患者评价舒适度佳.结论:数字化设计硅橡胶阻塞器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能成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上颌骨缺损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数字化设计阴模辅助制作硅橡胶阻塞器修复上颌骨缺损的方法介绍和临床疗效初步评价.方法:收集16例上颌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数字化设计阴模辅助制作硅橡胶阻塞器修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修复.对两种方式制备赝复体的工作流程等进行比较.初步评价修复体戴入时的固位力和功能效果.一年后复诊时观察修复体是否有损坏和颜色改变,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相比对照组,数字化设计能简化工作流程,尤其对于上颌骨Aramany Ⅲ类缺损,能明显缩短制备时间.数字化设计阴模辅助制作的硅橡胶阻塞器在初戴时有良好固位力,能改善喝水和语音功能.使用一年后硅橡胶有部分颜色老化,患者评价舒适度佳.结论:数字化设计硅橡胶阻塞器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能成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上颌骨缺损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正颌外科三维重建测量、术前诊断、手术设计与模拟、导板制作、导航验证和效果评估,探索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数字化诊治方法和流程。方法:选取25例先天性牙颌面畸形患者,术前行颅颌面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Mimics 20.0软件,建立数字化原始模型。确定三维重建测量硬组织标志点并进行测量、分析、诊断、手术方案设计和导板制作。术中采用手术导航系统,进行上颌骨设计位置的确认、固位验证和骨打磨精确导引。术后1周复查颅颌面CT,并进行设计方案的术后验证。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按照数字化正颌外科设计及流程完成手术,术后效果达到术前设计方案的要求。术后实际数字化三维重建头模与术前预测头模相比,10个骨性标志点在X、Y、Z三维方向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正颌外科诊断、手术设计和实施具有精准、微创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应用一种新开发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专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软件进行数字化模型观测及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设计的方法。首先获取牙列缺损石膏模型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然后确定数字化就位道.进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各个组件的数字化设计。将设计完成的支架数据存为三角面片即STL(stereoIithography)格式文件。STL格式为将CAD数据进行快速成形加工的常用数据格式。最后,应用选择性激光熔融制造技术制作出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9.
三维打印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一种,通过三维打印设备,将数字化设计转化为实体。随着各种数字化手段的发展,三维打印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体的制作。口腔种植义齿被称作人类第二副牙齿,以其美观、舒适等优点成为临床修复热点。目前,口腔种植体主要采用传统方法制造,三维打印可以提高种植体的个性化程度和制作效率。众多研究已证实,三维打印种植体是可行的,但在种植体设计、表面修饰等方面尚未有统一结论。本文通过阐述三维打印金属及全瓷种植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带来种植体材料选择、制作工艺、表面设计及修饰等方面的思考,为三维打印种植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完成基于计算机三维技术的国产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设计制作系统的开发。方法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过数据采集部分将石膏模型转化为数字化三维数据,利用软件根据牙齿舌侧面形态设计个性化底板然后将虚拟三维托槽和底板进行数据融合,最后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完成托槽制作。结果制作完成的个性化舌侧托槽与牙面结合紧密,对位关系准确。结论计算机辅助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设计制作系统能够简化矫治器制作程序,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全口义齿是口腔修复中最为复杂的一类修复体,在完成过程中临床医生和技师都需要较多的临床操作步骤和较高的技术要求。随着全球社会的老龄化,无牙颌患者仍占据相对较高的数量。数字化技术如何在全口义齿全流程中发挥作用,成为口腔科研和临床应用的热点。笔者根据文献学习和自主研发数字化全口义齿的体会,谈谈对数字化全口义齿技术的认识和分析,并就患者就诊次数、医生端技术特点(初印模、终印模、颌位关系、试戴、初戴等)、技师端技术特点,以及数字化全口义齿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王灿  吴珺华 《口腔医学》2021,41(2):183-188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D/CAM)在全口义齿制作中的应用逐渐成熟,已有多个商品化的全口义齿数字化系统广泛用于临床,但不同系统在使用装置、就诊次数、操作流程等方面有所差异,掌握不同系统的特点有利于临床医师做出合理的选择,提高诊疗的效率和疗效。因此,本文选择了几种临床常用的数字化系统,旨在对其专用装置和技术特点进行阐述和比较,并对数字化全口义齿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关键词] 全口义齿;数字化;数字化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OT球帽状附着体固位型活动义齿的设计,制作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OT球帽状附着体为15例患者设计制作18件义齿。结果 最长者经2年零6个月观察。临床效果良好。结论 患者戴用该义龄后,咀嚼功能良好。摘戴方便,美观舒适,基牙无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义齿软衬材料对全口义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 11例戴用全口义齿的患者 ,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使用义齿软衬材料前后的满意度 ,结果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义齿软衬材料前后 ,与满意度有关的 5项内容中 ,美观度和语音功能没有显著改变 ,咀嚼功能、固位功能及舒适性有显著改善。结论 :义齿软衬材料可提高全口义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制作数字化的全口覆盖义齿并评价其修复效果。方法:临床病例为上下颌各残余经根管治疗和金属根帽修复的两个残根的无牙颌患者,按照传统全口义齿的临床操作完成印模,哥特式弓记录轨迹,面弓转移牙合记录,上牙合架,再经过扫描牙合架上的模型,在CAD虚拟牙合架上完成虚拟排牙和虚拟咬合运动,CAM切削基托蜡型和成品人工牙,最后将人工牙安放在切削基托蜡型咬合面的基底上。经过传统试排牙和三维数字化试排牙后,患者满意后,常规充胶,完成全口覆盖义齿制作并戴牙。结果:数字化全口覆盖义齿的固位和稳定良好,美观,能够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结论:数字化全口覆盖义齿与传统的全口覆盖义齿比较,具有简单数字化排牙工艺,牙合设计精确,形成的牙合曲线完美,基托厚薄一致,患者适应期短的优点,是今后全口义齿制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PurposeThis technical procedure report introduces a newly developed method for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RPD) fabrication using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CAD/CAM) and rapid prototyping (RP) technologies.MethodsFull-arch digital impressions of the partially edentulous jaw were made by an IOS or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he denture framework, artificial teeth, and denture base were designed by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AD software. Each of the denture components including connectors, clasps, and artificial teeth and the denture bases were fabricated separately by the CAM machine or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er, and then assembled using an adhesive material.ConclusionsRPD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using fully digital workflow and delivered to the patient, and no clinical complications were reported. Within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report, the newly developed RPD fabrication techniqu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workflow from analog to digital.  相似文献   

17.
PURPOSETo determine the shear bond strengths of different denture base resins to different types of prefabricated teeth (acrylic, nanohybrid composite, and cross-linked) and denture teeth produced by 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CAD/CAM) technology.MATERIALS AND METHODSPrefabricated teeth and CAD/CAM (milled) denture teeth were divided into 10 groups and bonded to different denture base materials. Groups 1–3 comprised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efabricated teeth and cold-polymerized denture base resin; groups 4–6 comprised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efabricated teeth and heat-polymerized denture base resin; groups 7–9 comprised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efabricated teeth and CAD/CAM (milled) denture base resin; and group 10 comprised of milled denture teeth produced by CAD/CAM technology and CAD/CAM (milled) denture base resin. A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for all specimens. One-way ANOVA and Tukey post-hoc test were used for analyzing the data (α=.05).RESULTSThe shear bond strengths of different groups ranged from 3.37 ± 2.14 MPa to 18.10 ± 2.68 MPa.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ested groups (P<.0001). Among different polymerization methods, the lowest values were determined in cold-polymerized resi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values of heat-polymerized and CAD/CAM (milled) denture base resins.CONCLUSION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materials for removable denture base and denture teeth can affect their bond strength. Cold-polymerized resin should be avoided for attaching prefabricated teeth to a denture base. CAD/CAM (milled) and heat-polymerized denture base resins bonded to different types of prefabricated teeth show similar shear bond strength values.  相似文献   

18.
ȫ����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要:全口义齿修复是较为困难的修复方法。临床上容易发生的问题较多,影响修复效果,处理不当甚至可导致修复失败,对口腔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造成损害。全口义齿的问题主要有固位不良、疼痛、黏膜损伤、发音障碍、恶心、咬颊、咬舌等,而在全口义齿戴用一段时间后还可出现黏膜溃疡、 咀嚼无力、舌面磨平、义齿性口炎、垂直距离减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等。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处理,及时进行修改,以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和恢复口腔功能。本文就全口义齿常见的病因及处理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技术利用高精度三维扫描、智能辅助设计软件和多轴数控切削或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精度可靠、功能适宜的修复体。然而,由于全口义齿操作的复杂性,数字化技术在全口义齿修复领域的研发进度相对缓慢。本文将从数字化全口义齿的研究现状以及临床应用两个方面,阐述目前数字化全口义齿在口腔修复临床和技工室应用和研发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睦半口活动义民下半口固定义齿修复的方法来解决中老年患者因拔牙后牙嵴吸收导致下半口活动义齿固位差,咀嚼功能下降所带来的问题。方法 在临床上分别对10倍中老年患者采用方法:1:先做上半口活动义齿再做下半口固定义齿修复。方法2:上半口活动义齿与下半口固定义齿同时做。方法3:在保留患者生理He位的情况下,先做下半口固定义睡复再做上半口活动义民方法2都需重建;He。保留生理He位的方法3,避免H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