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9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分析拉莫三嗪在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和重性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耐受性与敏感性.方法 选择符合急性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关于拉莫三嗪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和重性抑郁症的临床试验进行分析;以不良事件引起治疗终止发生率为拉莫三嗪的耐受性指标,以皮疹和头痛为敏感性指标.分别计算拉莫三嗪(200 mg/d)事件发生率相对于安慰剂事件发生率增加(ARI),以及拉莫三嗪(200 mg/d)治疗相对于安慰剂治疗所致1例不良事件发生前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H);显著性检验以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 (1)难治性精神分裂症4项、双相抑郁4项、难治性双相抑郁1项和重性抑郁症3项临床试验被分析;(2)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及难治性双相抑郁、重性抑郁症的急性治疗期,与安慰剂比较,拉莫三嗪(200 mg/d)相关不良事件引起治疗终止NNH(95%CI)依次为323(-23~20)、-47(-17~60)、-34(-10~22)和-32(-14~158)例,皮疹依次为133(-51~29)、-46(-18~83)、51(-16~10)和-31(-15~1208)例,头痛依次为-26(-11~61)、-168(-16~19)、-28(-6~9)和53(-24~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包括0).结论 拉莫三嗪单药或增效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和重性抑郁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olerability and sensitivity of lamotrig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bipolar depression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Methods Data from randomized,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of lamotrigine adjunctive or monotherapy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 bipolar depression, and MDD were used. The discontinuation due to adverse events (DAEs) was used as an index of tolerability. The reported headache and occurrence of rash were used as indexes of sensitivity. Absolute risk increase (ARI) and number needed to harm (NNH) of lamotrigine at dose of 200 mg/d relative to placebo for DAEs, headache, and rash were estimated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to reflect the magnitude of variance. Results Four trials in 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 4 in bipolar depression, 1 in treatment-resistant bipolar depression and 3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were analyzed.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 bipolar depression or treatment-resistant bipolar depression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lamotrigine 200 mg/d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isk for DAEs [NNH 95% CI respectively as 323(-23 to 20) ,-47(-17 to 60), -34(-10 to 22) and-32(-14 to 158)], rash [NNH 95% CI respectively as 133 (-51 to 29),-46(-18 to 83), 51 (-16 to 10) and -31 (-15 to 1208)] and headache [NNH 95% CI respectively as -26(-11 to 61),-168 (-16 to 19),-28 (-6 to 9) and 53 (-24 to 13)] relative to placebo. Conclusion The available data indicat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bipolar depression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tolerate lamotrigine 200 mg/d as well as placebo and have a similar sensitivity to lamotrigine as to placebo.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重性抑郁障碍(MDD)和双相障碍患者(BD)精神科共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1年3月至8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141例重性抑郁障碍和52例双相障碍患者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及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调查。结果:重性抑郁障碍组和双相障碍组精神科共病率分别为30.0%和28.8%,两组共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05);两组共病焦虑障碍最为常见,其共病率分别为27.0%和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9,P=0.094);共病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11)。结论:重性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与其他精神科疾病存在广泛共病,尤以焦虑障碍多见。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患者男性勃起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性功能勃起障碍的男性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随机分成曲唑酮组(n=30)和安慰剂组(n=30),分别给予曲唑酮和安慰剂治疗12周,采用中国勃起功能指数问卷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受试者治疗后勃起功能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01),治疗后第4、8、12周末两组之间勃起功能指数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患者男性有一定治疗效果,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机制仍无定论。为此 ,作者将近几年来国外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成果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75.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及对预后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以及睡眠障碍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前PSQI评分与性别(F=8.67,P<0.01)、受教育年限(r=-0.33,P<0.01)、躯体疾病(F=6.68,P<0.01)、家族史(F=4.04,P<0.05)、首发与否(F=20.43,P<0.01)、积极应对分(r=-0.44,P<0.01)、消极应对分(r=0.23,P<0.01)、HAMD(r=0.22,P<0.05)、HAMA(r=0.31,P<0.01)、SIOSS(r=0.56,P<0.01)明显相关,治疗后PSQI评分与HAMD、HAMA、SIOSS均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危险因素较多,对疾病结局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6.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新药维思通.本文对使用维思通30例与氯丙嗪30例、氯氮平3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维思通与氯丙嗪、氯氮平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三者间无显著差异。在药物副作用方面.维思通明显小于氯丙嗪、氯氮平,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维思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可作为一线抗精神病药物,在病人对氯丙嗪、氯氮平的副作用不能耐受时,可改用维思通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轻症抑郁患者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后特质应对方式的改善及特质应对方式对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设计,对轻症抑郁患者在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特质应对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102例患者.与基线时比较,患者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特质应对方式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束后及随访的各个时期均有显著改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焦虑症状、消极应对方式及出勤率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改善轻症抑郁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及特质应对方式,且能够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基线焦虑症状、消极应对方式及出勤率对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网络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轻症抑郁患者的特质应对方式、情感气质特征上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符合入组条件的轻症抑郁患者被分成线上组和线下组,并进行手册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3个月,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情感气质自评量表简版在基线、治疗结束(12周末)和随访期(24周末)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共筛查256名被试,纳入119例轻症抑郁患者。线上组73例,线下组46例。各时间点评估结果显示,在特质应对方式,情感气质特征方面,线上组和线下组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积极应对方式、循环气质、焦虑气质在不同时间的主效应显著且交互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网络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轻症抑郁患者的特质应对方式、情感气质特征与面对面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够对轻症抑郁患者一些心理层面的改变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一套具有指导个体化治疗和评价治疗效果的工具。方法:引进英文版患者优势-兴趣-目标评估(CASIG)的精神康复评定工具,并进行修订和文化调适。结果:通过修订和文化调适后的新量表CASIG从预实验的结果看是一个多方位的评价工具,可用于评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结局。结论:若推广应用,其信度和效度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0.
社交障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重要功能损害,在青少年中表现突出,但国内缺乏相应的训练项目,社交技能教育和促进项目(PEERS®)是循证支持的、可以有效提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青少年社交技能的方法,本文对PEERS®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