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正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虽然HSP的病因很多,但是感染因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1]。HP感染与HSP的关系最初受到了成人同时患HSP和胃炎的个案例报道的启发[2]。幽门螺杆菌人群普遍易感,且感染主要在儿童期获得,此时期也是HSP的高发期。有报道指出在中国,HP流行地区的HSP患儿的感染率特别高,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阿胶浆对环磷酰胺导致的小鼠Lewis肺癌外周血象下降的影响。方法将60只造模成功的C57BL/6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复方阿胶浆中剂量组、复方阿胶浆大剂量联合环磷酰胺组、复方阿胶浆中剂量联合环磷酰胺组、复方阿胶浆低剂量联合环磷酰胺组。分别于给药后7d,13d取外周血,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COULTER Ac.T diff/Ac.T diff2型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象。结果给药后7d,CTX组白细胞数量较其它组减低明显(P<0.05~0.01);给药后13d,CTX组及CTX联合复方阿胶浆低剂量组RBC、HGB较模型组减低明显(P<0.01),CTX联合复方阿胶浆中剂量组RBC、HGB较单用CTX组有了明显提高(P<0.05);给药后13d,CTX组及联合用药各组WBC升高明显,与模型组及复方阿胶浆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复方阿胶浆可舒缓环磷酰胺化疗引起的外周血象下降,改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尿蛋白/尿肌酐与慢性肾病(CKD)3期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及各证型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67例CKD3期患者,对其证候、中医辨证分型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等进行调查、记录及检测。结果有89.5%的患者都有倦怠乏力的症状,其次表现如夜尿清长、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肌肤甲错、脘腹胀满等都有60%以上的症现率。检测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数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型和脾肾阳虚型为主,尿蛋白/尿肌酐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证型(P0.05),患者尿蛋白/尿肌酐与24 h尿蛋白定量及肌酐呈正相关(r=0.870,0.448,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GFR)成负相关(r=-0.297,P0.05),脾肾气虚型患者尿蛋白/尿肌酐与中医证候积分正相关性(r=0.463,P0.05)。结论尿蛋白/尿肌酐较24 h尿蛋白更为灵敏地反映了患者蛋白尿的病情,便于区分中医证型,有利于临床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为中医证候规范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枳术颗粒对肿瘤患者瘦素、食欲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5例癌性厌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口服加味枳术颗粒,对照组口服醋酸甲地孕酮片。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瘦素、食欲素A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瘦素水平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2组食欲素A水平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上升(P<0.05),治疗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结论加味枳术颗粒与醋酸甲地孕酮片均可降低癌性厌食患者体内的瘦素水平、提高食欲素A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时核酸提取体系中加入样本量的不同和不同反应体系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乙肝检测患者DNA定量结果为低拷贝数(10-103copies/ml)和高拷贝数(105-107copies/ml)样本各10例,分别按2种核酸提取体系及2种反应体系分为4组进行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10例低拷贝数样本减少反应体系后只有3例检出有反应,由于反应体系的减小造成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1;即使增加提取核酸时加入的样本量,结果仍然存在差异,P〈0.01。10例高拷贝数的样本改变提取核酸时加入的样本量及最终的反应体系,各组的算术平均值在0.43-2.31倍之间,数量级变化〈1。结论反应体系过小会造成低拷贝数样本出现假阴性,所以要保证反应体系中加入足够的提取出的核酸以确保样本HBV-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因反复左眼突出2年余入院。患儿2年前发现左眼突出,逐渐明显,入院前2个月曾就诊于本院眼科,诊断为眼眶异物行手术治疗,病理显示肿物呈灰褐色,切面灰白质硬。镜下示:左眼眶内泪腺导管周围有大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嗜酸性粒细胞丰富,有淋巴滤泡形成。术后患儿左眼恢复正常,给予球后注射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实验诊断方法,研究HIV与梅毒同时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和电化学发光法(ECLA)同时检测192例HIV-Ab/P24阳性血清,包括疾控中心免疫印迹(WB)阳性血清77例(实验组),不确定和阴性血清115例(对照组),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TPPA阳性36例(18.8%),TRUST阳性27例(14.1%),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P0.01);对照组中,TPPA阳性8例(4.2%),TRUST阳性2例(1.0%),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5,P0.01)。结论:HIV感染患者,合并感染梅毒的几率很大,且梅毒发作期患者比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