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闫芳  王岐 《山西临床医药》2012,(1):38-38,7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与唾液中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在3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DNA〉103 copies/mL者268例,阳性率为89.33%。唾液HBV-DNA〉103copies/mL者219例,阳性率为73.00%。血清、唾液HBV-DNA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86,P〈0.01)。结论:血清中HBV-DAN与唾液中HBV-DNA的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唾液中HBV-DNA〉105 copies/mL时同样导致HBV的水平传播,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诊断和治疗非典型EB病毒(EBV)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04-2009-10诊断为非典型EBV感染90例患儿,抽静脉血2 ml,注入枸橼酸钠抗凝剂与静脉血充分混匀,用核酸扩增荧光PCR法测定基因拷贝数,同时进行常规外周血及异型淋巴细胞检查,对照病因和首发临床表现,分析儿童感染非典型EBV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基因拷贝数变化。结果 EBV-DNA拷贝数能早期反映出非典型EBV感染,拷贝数越高,出现多器官损害概率越高。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EBV-DNA拷贝数有助于早期诊断非典型EBV感染,能减少诊疗的盲目性,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二氧化硅吸附法与简易常用的煮沸裂解法提取样本核酸的差异,选择可靠的检测HBV-DNA提取方法。方法运用推荐的二氧化硅吸附法与简易常用的煮沸裂解法分别提取血清样本核酸模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结果共80例HB sA g阳性患者血清,二氧化硅吸附法检测其中有55例HBV-DNA阳性(>1000拷贝/m l定性为阳性),煮沸裂解法检测出41例阳性(均在上述55例中);两法都没有检测到25例(<1000拷贝/m l)。比较41例两法都检测出的HBV-DNA定量(拷贝数/m l)对数换算值,二氧化硅吸附法(x-±s)为7.124±1.282,煮沸裂解法为5.198±1.311。统计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定性检出率差异明显:阳性符合率100%,阴性符合率64.1%,χ2=12.07、P<0.005;定量检测值也具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Y=0.947 7X 2.200 6,r=0.969 1,P<0.005;另外,对比10次重复提取核酸后HBV-DNA检测,二氧化硅吸附法的重复性(以CV计)4.24%明显优于煮沸裂解法11.4%。结论煮沸裂解法提取核酸模板虽然操作简单,但重复性、阳性检出率与检测值均较二氧化硅吸附法低,直接影响临床对HBV感染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判断。建议弃用煮沸裂解法用以检测HBV-DNA。  相似文献   

4.
原料血浆混样HCV/HIV-1核酸检测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建立原料血浆混浆核酸检测方法。方法 以国产HCV和HIV核酸扩增 (PCR)荧光定量检测试剂进行WHO标准品的灵敏度、重现性和精密度实验 ,并对 19196份国内原料血浆进行HCVRNA和HIV 1RNA核酸扩增分析。结果 扩增系统能够确保高拷贝数 (2 0 0IU/ml)标准品核酸的检出率 ,对于 <10 0IU/ml的低拷贝数标准品核酸检出率逐渐降低 ;受检原料血浆样本没有检出HCVRNA和HIV 1RNA阳性。结论 核酸扩增方法适用于原料血浆病毒筛查。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西尼罗病毒(WNV)、基孔肯雅病毒(CHIK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法,为临床疑似病例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分别针对WNV CAP基因、CHIKV E1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并优化双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评价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结果: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可同时检测WNV、CHIKV核酸,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分别达0.999、0.998,灵敏度达10 copies/μL,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结论:建立了同时检测WNV、CHIK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法,但尚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融合基因PML/RARα和内参基因ABL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从DNA聚合酶含量、Mg2+浓度和引物浓度等方面进行优化,建立检测PML/RARα和ABL基因双重荧光定量PCR体系,从分析灵敏度,批内、批间精密度以及检测临床样本阳性率等方面对双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进行性能评价,并同时和北京思尔成公司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一致性。结果成功构建双重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检测质粒灵敏度为103copies/ml,检测NB4细胞的灵敏度为10-3,反应体系批内、批间精密度Ct值的变异系数CV都小于5%,检测20例确诊为APL病人,其检测阳性率,和北京思尔成公司的PCR反应试剂一致。结论成功开发出稳定的双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其操作简单,成本低,误差小,能够有效地用于APL分子生物学分型诊断、用药指导、预后观察及MRD监测。  相似文献   

7.
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HBV-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荧光探针定量(FQ-PCR)法准确定量检测HBV-M阳性标本中的HBV-DNA数量.结果显示:HBeAg(+)组(32份)的阳性率为100%,HBV-DNA拷贝数范围在105~109/ml之间.HBeAb(+)组(47份)的阳性率为23.4%,HBV-DNA拷贝数范围在103~105.7/ml之间;HBsAb(+)组(37份)的阳性率为2.7%,HBV-DNA拷贝数为105/ml.以上44例HBV-DNA阳性拷贝数范围在103~109/ml之间.HBeAg(+)组血清中HBV-DNA含量(107.09±1显著高于HBeAb(+)组(104.7±1)和HBsAb(+)组(105).结果表明:HBV-DNA的FQ-PCR检测较常规PCR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定量准确,结果可靠,能避免PCR后处理污染导致的假阳性,可反映HBV真实感染和低复制状态.结合HBV-DNA含量测定判断HBV病毒复制状态,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DNA的拷贝数与涂片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可疑结核病患者的124份痰样本同时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和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按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阴性(-)、可疑(±)、1+、2+、3+、4+分类,对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DNA的拷贝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涂片阴性痰样本中,24例样本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结核杆菌DNA拷贝数多为102~103数量级;26例痰涂片阳性样本中,24例样本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2例检测阴性,结核杆菌DNA拷贝数多为103~104数量级,和涂片阳性程度基本呈正相关.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DNA与涂片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诊疗较为可靠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含量检测的结果及其与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荧光定量PCIK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700份乙肝患者血清,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00例HBV-DNA定量检测阳性355例。阴性345例;大三阳检出共254例,阳性检出率98%,平均拷贝数4.38E+06/ml;小三阳检出共333例,阳性检出率19.5%,平均拷贝数3.98E+04/ml;表面抗原(HBs一般)和核心抗体(HBc—Ab)阳性检出共100例,阳性检出率33%;平均拷贝数2.71E+04/ml;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检出共13例,阳性检出率61.6%,平均拷贝数6.21E+06/ml。结论:乙肝患者两对半检出的各种类型中均有病毒复制和无复制现象,大三阳中以复制为主,但也有少许无复制患者,小三阳以无复制为主,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复制现象,一般处于低复制状态。纵观所有,HBe-Ag在阳性的情况下HBV-DNA检测出的阳性率也高,二者呈正相关嘲,鉴于这些情况运用PCIK技术定量检测HBV-DNA能准确反映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两者联合检测在临床乙型肝炎诊断、治疗、顸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S/CO值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浓度的关系。方法采集306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HBeAg定量检测,采用ABI73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306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中,HBeAg阳性177例(57.84%);HBeAg阴性而HBV-DNA阳性24例(7.84%);HBV-DNA阴性而HBeAg阳性56例(18.30%)。HBV-DNA浓度为103-107 IU/mL,HBeAg与HBV-DNA浓度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 HBV-DNA与HBeAg联合检测可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步核酸提取法和两步核酸提取法对不同程度溶血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结果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22例临床随机患者全血标本,离心并于当天用一步和二步核酸提取法试剂检测HBV-DNA含量后,将全血标本放4℃冰箱保存,每隔2~3 d取出分别用两种试剂检测HBV-DNA的含量。结果 22例标本随着存放时间和溶血程度的增加,其HBV-DNA含量有下降趋势;一步法在标本存放3 d后结果显著低于首次检测结果(t3d=3.981,P<0.01);二步法在标本存放19 d后结果显著低于首次检测结果(t3d=3.642,P<0.01);标本于4℃存放3天后一步法HBV-DNA的检测结果显著低于二步法(t3d=4.91,P<0.001)。结论溶血标本对二步核酸提取法试剂检测HBV-DNA含量的影响作用远低于一步法,对于临床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及时获得合格血标本时,可考虑使用二步核酸提取法试剂检测HBV-DN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BV—DNA和乙型肝炎五项(HBV—M)定量检测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乙型肝炎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363例乙型肝炎和既往感染HBV患者血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同时以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TRFIA)定量检测HBV-M,用统计软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患者外周血HBV—DNA阳性率为92.9%(79/85),平均DNA含量(4.31±1.64)×10^6Copies/ml。乙型肝炎小三阳患者(HBsAg、HBeAb、HBcAb阳性)外周血HBV.DNA阳性率为47.7%(105/220),平均DNA含量(2.47±2.21)×10^4Copies/ml。HBsAg、HBcAb阳性3例,HBV-DNA均阳性,HBV—DNA为(5.73±1.14)×10。Copies/ml。余人群外周血HBV—DNA均阴性。HBV—DNA拷贝量与HBeAg载量呈正相关(r=0.59,P=0.041);HBV。DNA拷贝量与HBsAg含量相关一致性不明显(r=0.221,P=0.077)。结论HBV—M与HBV—DNA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临床上可以多项检测来估计病情,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反应阴性样本的核酸检测技术(NAT)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采用ELISA试剂分别对献血者标本进行HBsAg、抗-HCV和抗-HIV筛查,筛查结果阴性的样本,再用罗氏诊断cobas s 201系统进行HIV、HCV和HBV三项联合NAT检测,并对NAT联检阳性的标本进行分项确证实验。结果在8 147例经ELISA筛查阴性血液标本中检出6例NAT阳性标本,经分项确证6例均为HBV DNA阳性,阳性检出率约为0.074%。结论 ELISA筛查阴性样本中仍存在一定的HBV DNA阳性结果,采用ELISA联合NAT筛查策略,能有效降低输血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标本处理方法对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提高标本检出率,比较煮沸法、Chelex 100树脂法和核酸纯化法等3种不同标本处理方法对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DNA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乙肝确诊患者和14例非乙肝患者的血标本,分别经煮沸法、Chelex 100树脂法和核酸纯化法平行处理后,采用FQ-PCR进行检测。结果经3种方法处理的标本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52.78%、55.56%和100.00%。核酸纯化法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P〈0.01)。结论标本处理质量对进行HBVDNAFQ-PCR检测十分重要,煮沸法和Chelex 100树脂法不适用于临床标本检测,用核酸纯化法处理标本可保证FQ-PCR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乙肝患者HBVDNAYMDD基序突变情况,为医院肝病临床治疗前评估、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7月间乙肝患者580份血清标本,进行HBVDNA检测和YMDD基序变异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80份标本有351份血清中HBVDNA〉1×103 copies/ml,发生YMDD基序突变的血清为43份;不同病毒载量区间YMDD基序变异患者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MDD基序变异患者分布与病毒载量高低存在负相关关系(卡方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P均〈0.05);高变异病毒载量的患者之一在接受ETV和ADV优化治疗3个月后,病毒栽量降至105copies/ml。结论YMDD基序变异会导致患者对NA类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及时的基因突变检测能够对耐药进行预测,预防耐药发生,为肝病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 HBV DNA 检出情况及其与血清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96例不同血清学类型的 HBV 感染者血清中的 HBV DNA ,同时检测 HBV 血清标志物与肝功能.结果99例 HBeAg (+)标本中 HBV DNA 阳性率为100%,平均 HBV DNA 含量为1.21×107 copy/mL ,其 HBV DNA 检出率和含量与 HBeAg(-)模式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 (+)与 HBsAg (-)模式比较,HBV DNA 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 HBV DNA 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8例 HBsAg (-)且肝功能又正常的标本中检出了4例 HBV DNA 阳性.结论实时 FQ‐PCR 定量检测 HBV DNA 与 HBV 血清标记物及肝功能指标联合应用可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 PCR 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 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ELISA 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12月在该院检测的653例乙肝患者,先采用 ELISA 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 HBV-M 模式定性检测,检测顺序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乙型肝炎 E 抗体(Hbe-Ab)、乙肝表面核心抗体(HbcAb);再采用 FQ-PCR 法进行 HBV-DNA 定量检测,观察不同 HBV-M 模式检测结果。结果 HB-sAg、HbeAg、HbcAb 检测同时阳性简称“大三阳”。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 HBV-DNA 阳性率分别为97.97%、94.74%,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 HBV-DNA 阳性率(P <0.05)。大三阳的 HBV-DNA 表达水平(5.59×10^6±2.42×10^5)copies/mL,明显高于其他模式(P <0.05)。结论联合 HBV-M 定性及 HBV-DNA 定量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法检测1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舍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中HBv—DNA含量,采用速率法检测患者血清生化AL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BeAg阳性组DNA阳性率100%,平均含量为(7.24±1.45)Ecopies/mL,HBeAg阴性组DNA阳性率82.69%,平均含量为(5.36±1.02)Ecopies/ml,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P〈001)。患者血清HBeAg和HBV—DNA含量与ALT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与HBV-DNA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与ALT无相关关系,临床中要辩证地看待H13VJb-清标志物及HBV-DNA含量与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应把HBeAg和HBV-DNA、血清生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核酸提取试剂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适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流感病毒H3亚型、乙型Yamagata系细胞株和甲型H1N1型鸡胚株各1株,对其倍比稀释液及2015年北京市流感病原学监测阳性的67份咽拭子样本,同时采用快速提取法及离心柱提取法提取病毒核酸,经实时荧光PCR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检测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快速提取法提取细胞培养液、鸡胚培养液中流感病毒核酸的最低检测限高于离心柱法10倍,咽拭子样本则高100倍;快速提取法提取核酸后检测到的病毒载量均低于离心柱法,其中对含有病毒量较高的毒株检测到的病毒载量低于离心柱法10倍,而对病毒量较少的咽拭子样本,则低100倍;快速提取法稳定性优于离心柱法;提取后的核酸-80℃保存10 d后冻融复测,快速提取法核酸损失量大于离心柱法。67份离心柱提取法检测阳性咽拭子样本使用快速提取法提取核酸后检测,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总计为92.54%,其中10~102拷贝/ml组,阳性符合率为76.92%,102~103拷贝/ml组,阳性符合率为92.59%,103拷贝/ml组,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快速提取法具有稳定性高、易于操作、不易污染的优势,适用于细胞培养液、鸡胚培养液等病毒含量较高的大量样本中流感病毒核酸提取,适于检测样本量大、人手不足、设备欠缺的基层实验室使用;但-80℃冻融后核酸损失量较大,不宜反复冻融后使用;传统的离心柱法对于病毒含量较少的咽拭子样本及核酸需被反复冻融使用时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肝产妇HBV-DNA载量与母婴垂直传播之间关系,为产前阻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174例乙肝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进行检测,同时运用ELISA方法检测婴儿脐带血中HBsAg,并根据HBVDNA载量的不同分为3组进行比较,HBV-DNA阳性分为两组进行产前阻断。结果在受检的174例标本中,HBV-DNA载量小于或等于5.0×102 copies/mL的产妇60例(HBV-DNA阴性),宫内感染的阳性率为6.67%(4/60);HBV-DNA载量:〉5.0×102~1.0×106 copies/mL产妇45例,宫内感染的阳性率为13.33%(6/45);HBV-DNA载量大于1.0×106 copies/mL的产妇69例,宫内感染的阳性率为78.26%(54/69),HBV-DNA阳性的产妇宫内感染高于HBV-DNA阴性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2,P〈0.01),HBV-DNA载量:〉5.0×102~1.0×106copies/mL和HBV-DNA载量大于1.0×106copies/mL两组产妇之间宫内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5,P〈0.01);114例HBV-DNA阳性产妇中,阻断组宫内感染的阳性率为8.22%(6/73),对照组宫内感染的阳性率为31.73%(13/41),阻断组和对照组的宫内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P〈0.01)。结论乙肝孕妇的HBV-DNA载量与母婴垂直传播呈正相关,通过产前阻断可以降低母婴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