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脊髓灰质炎血凝试验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灰质炎血凝试验诊断技术研究吕炳俊,于维芬,梁爱琴,马德兰,周成凤,吕文琪脊髓灰质炎病毒(简称脊灰)的实验诊断目前多沿用传统的病毒分离及中和试验,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该病诊断技术方面也取得不少新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应用胎儿远程监护仪,与临床上用单纯听诊法听取胎心次数来判断胎儿是否缺氧进行比较,结果有显著的优越性。通过对应用胎儿远程监护的300例孕妇进行观察与分析,能够发现孕期异常7.03%,产时异常13.3%。比临床上用单纯听诊法听取胎心分别高2.7%,3.3%。因此,应用胎儿监护仪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缓解胎儿缺氧状况,对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ASTm)、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α-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前白蛋白(PAB)、谷氨酸脱氢酶(GLDH)、腺苷脱氨酶(ADA)八项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00例各种肝病和150例正常人血清中八项新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急性肝炎时LAP、ASTm、GLDH、ADA和AFU均显著增高;肝硬化时ADA、AFU和NAG均显著升高,PAB降低;重型肝炎时ADA和NAG显著升高,PAB和AFU降低;肝癌时LAP、AFU、AFP、NAG和ADA均显著升高,PAB下降.结论:在急性肝炎时AFU、LAP和ASTm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肝硬化时ADA具有较高应用价值;重型肝炎时PAB和AFU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肝癌时LAP和AFP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中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并为临床提供HDN的诊断和防治的依据。方法夫妻及新生儿血型鉴定;对新生儿血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对产后母血做IgG抗A(B)抗体效价试验以及ABO以外抗体试验。结果对我院出生的105例不同程度黄染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新生儿溶血病的总发病率为22.9%(24/105)。其中母夫婴O-A-A型血组的阳性率是33.3%(12/36),O-B-B型血组的阳性率为13.3%(6/45),O-AB-A型血组的阳性率是28.6%(4/14),O-AB-B型血组的阳性率是20.0%(2/10).产后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大于1∶32者占71.4%。结论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O-A-A型血组的发病率较高于其它组;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阳性率很高。我们建议:凡以往不知原因的死胎、流产、输血史或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对产前ABOHDN效价高的母亲、产后黄疸持续不退的婴儿及时做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相似文献   

5.
探讨生物材料体内外试验的相关性。对七种生物材料分别以体外白细胞趋化性试验和体内肌肉埋植试验来评价材料的组织毒性。体外试验表明不同毒性材料对白细胞趋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导致机体对异物产生不同的抗炎反应;各期体内试验反映了材料在肌肉组织中不同的炎性反应。经Spearman秩相关统计处理,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较高(介于0.89286~0.98198),初步显示白细胞趋化性试验和肌肉埋植试验具较好相关  相似文献   

6.
肌腱缝合线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肌腱缝合线的生物相容性,在细胞毒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热原试验、皮肤刺激试验、溶血试验等生物学研究。根据标准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人工肌腱缝合线的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原试验、皮肤刺激试验均为阴性,表明此种缝合线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是理想的医用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7.
开展诊断准确性试验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偏倚,以增强研究的临床价值。本文结合诊断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QUADAS),从研究对象的选择、待评价试验的执行、金标准的确定和执行、研究流程四个方面综述了诊断准确性试验中的常见偏倚,对偏倚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脱细胞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脱细胞软骨生物支架材料(ACM)在细胞毒性、溶血试验、急性全身毒性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方法①ACM的制备:猪膝关节软骨冻干加工为粉末,胰酶消化,曲拉通洗脱,蒸馏水洗净冻干,紫外线照射(UVI)后成型;③细胞毒性测定:材料浸提液培养细胞进行细胞形态人体观察,MTT法观察细胞活性;③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材料浸提液注射入SD大鼠腹腔观察材料对动物表现及体重变化的影响;④溶血试验:材料浸提液与稀释动物鲜血混合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492nm下检测OD值计算相对溶血率;结果 ①细胞毒性试验:24h、48h、72h各时间段内三组细胞OD值两两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ACM细胞毒性为0级;②动物急性毒性实验:Ⅰ生物材料处理组和Ⅱ生理盐水处理组对动物体重影响没有差异(P〉0.05),Ⅰ生物材料处珊组和Ⅲ苯酚处理组对动物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③溶血试验:材料相对溶血率为2.92%,低于5%的标准,尢明显溶血现象;结论ACM存细胞毒性、溶血实验、动物急性毒件反应方面符合软骨组织工程中对于支架材料的要求,提示支架材料何良好的牛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154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以及HDN血清学检测结果与新生儿出生后天数的关系。方法母婴血型鉴定,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对我院出生或治疗的154例有不同程度黄染或临床疑似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为54.5%(84/154)。其中出生后0~2d组的阳性率为90%(27/30),出生后3~4d组的阳性率为69.7%(23/33),出生后5~7d组的阳性率为47.1%(24/51),出生后8~15d组的阳性率为25%(10/40)。结论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出生后0~2d组的检测阳性率较高于其它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口服50g葡萄糖筛查(GCT)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IT)的特点,分析血糖水平对GDM的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08年1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GCT及OGTT的结果。结果50g GCT以7.8mmol/L为界值,GDM的漏诊率约(7/186)3.76%,GCT平均血糖为(9.66±1.49)mmol/L;75g OGTT平均空腹血糖为(5.01±0.84)mmol/L,1h血糖为(11.15±1.71)mmol/L,2h血糖为(9.79±1.61)mmol/L,3h血糖为(6.93±1.94)mmol/L;其中血糖值2项异常有113例,3项异常有53例,4项异常有20例;OGTT血糖2项异常与3项、4项异常的GCT均有统计学意义;75g OGTT不检测3h血糖,将漏诊46例GDM,约24.7%;需饮食合并胰岛素治疗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仅需饮食治疗患者。结论GCT以7.8mmol/L为界值漏诊率不高,应较适合本地区临床使用;GCT血糖值与OGTT异常程度有关;孕妇75g OGTT诊断可考虑降低空腹血糖标准,不宜省略OGTT 3h血糖的检测;对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较高的GDM患者应注意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广东地区12000例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阈值、孕妇年龄对GDM发生的影响以及广东地区GDM的检出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全部孕妇实施50g葡萄糖负荷试验,异常者再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实验,依据美国糖尿病资料小组(NDDG)的诊断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IGT)。结果12000例孕妇GCT1h平均血糖水平为(7.37±1.75)mmol/L;以7.80mmol/L为切点,GCT血糖异常率为35.3%;IGT的检出率为6.9%,GDM的检出率为5.4%。GCT1h血糖≥11.1mmol/L者中,GDM的发生率为74.7%(195/261),其中36.8%(96/261)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可以作出诊断。24岁以下孕妇GDM的发生率为0.83%,显著低于年龄≥24岁的孕妇,GCT的异常率和IGT及GDM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96例GCT1h血糖〈7.8mmol/L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复行GCT和OGTT后,诊断为IGT和GDM的患者分别为23、17例,分别占总检出率的2.8%(23/824)和2.6%(17/648)。结论广东地区GCT筛查GDM以7.80mmol/L为切点是合理的,但1次GCT1h血糖正常的高危孕妇,复行GCT及OGTT是有必要的;GCT≥11.1mmol/L,仍有部分孕妇必须通过OGTT才能确诊;孕妇年龄与GDM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高龄孕妇血糖的监测及GDM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试验中液体和凝胶两相介质的作用,分析该试验不需洗涤步骤的原因。方法:将甲基兰溶液加入微柱凝胶管的上部宽腔中,观察其扩散至微管下部窄腔的凝胶介质中的时间。将甲基兰溶液加入传统Coombs试验的试管腔反应液中,观察其在反应液中扩散的时间。结果:MG-Coombs试剂卡反应腔中加入的甲基兰长时间不扩散到凝胶中,能够保持两相状况长达6小时,远远长于常规的红细胞血清血型学的抗原抗体反应所需时间。甲基兰溶液完全扩散到凝胶中,两相混合需30小时。传统的试管Coombs试验加入人血清、红细胞和抗球蛋白试剂,再加入甲基兰溶液后即刻全部呈兰色。结论:证明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试验中不需洗涤而简化了程序,有两个原因。原因之一是试剂卡中的反应液存在两相状况,即抗球蛋白试剂存在于微管下部窄腔的凝胶介质中;红细胞,被检人血清位于微柱凝胶管上部宽腔中。原因之二是凝胶介质不仅仅是分离凝集红细胞和散在的红细胞的介质,还是促进抗球蛋白与IgG致敏红细胞反应的介质。两个原因之关键是其反应液中存在两相状况。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生物材料体内外试验的相关性。对七种生物材料分别以体外白细胞趋化性试验和体内肌肉埋植试验来评价材料的组织毒性。体外试验表明不同毒性材料对白细胞趋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导致机体对异物产生不同的抗炎反应;各期体内试验反映了材料在肌肉组织中不同的炎性反应。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了解本地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的患病率;探讨糖筛查试验和空腹血糖两种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意义。方法对3280例孕24~28周孕妇进行口服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对1h静脉血糖≥7.8mmol/L者做75g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本地GDM患病率为2.16%;GIGT的患病率为4.82%;GCT异常率为28.23%;空腹血糖作为筛查方法的漏诊率为22.53%,敏感性差。结论本地GDM和GIGT有一定的患病率,应重视和加强筛查工作。糖筛查试验应作为妊娠期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对临床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OGTT、IRT和CPRT联检在DM2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PRT)联合应用在糖尿病(DM)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用已进行上述三种试验的217例受检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在可疑DM人群中,未诊断、未治疗的DM2病人占69%(49/71),其中空腹血糖(FPG)正常者占53%(26/49)。②以2hPG筛查DM,只有8%(4/49)的病人可能会漏诊。③糖尿病治疗达到控制标准者占24%(35/146)。结论:OGTT、IRT和CPRT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率,并能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血型分布及其溶血三项试验在HDN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4 年1 月到2016 年1 月临床送检的O 型或Rh 阴性的产妇脐带血标本及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血液标本用微柱凝胶检测卡进行溶血三项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 350 例标本中,母婴血型不合者占918 例,确诊为HDN 的有569 例, 阳性率为62.0%。569 例HDN 三项试验结果为:直抗试验阳性率为27.9% (159/569),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为86.5%(492/569),抗体释放试验均为阳性。其中直抗阴性+游离阳性+释放阳性的组合与其他各组合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918 例血型不合标本中,ABO HDN 阳性率为73.8%(551/747),Rh HDN 阳性率为10.5%(18/1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47 例ABO 血型不合标本中,A 型阳性率为80.0% (280/350),B 型阳性率为68.3% (271/3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71 例Rh 血型不合标本中,Rh D 阳性率为17.7% (14/79),Rh E 阳性率为6郾8%(4/59),Rh C 阳性率为0(0/33),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体释放试验敏感度最高,是判定HDN 最有力的证据。母婴ABO 血型不合引起的HDN 发生概率明显高于Rh 不合,A 型血患儿发生HDN 的概率明显高于B 型血患儿,Rh D 不合引起的HDN 发生概率明显高于Rh E 和Rh C。  相似文献   

17.
背景:国内外对纳米拓扑结构生物效应的探讨比较多,而缺乏对纳米拓扑结构的安全性评估。 目的:评价新型纳米拓扑结构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依据GB/T_16886中相关规定,采用纳米拓扑结构材料对昆明小鼠、新西兰大白兔、人行全身毒性试验、刺激与致敏试验及急性溶血试验。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于纳米拓扑结构,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全身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试验动物均无死亡,试验前后体质量无明显差异;刺激与致敏试验中,所有试验动物局部皮肤均无红斑、溃烂等反应,阳性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急性溶血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无明显溶血反应,吸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溶血率符合小于5%的标准。体外细胞试验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此纳米坑上表现出良好的黏附、细胞形态,并且复合培养3 d较1 d细胞增殖明显。提示此纳米坑结构无生物学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骨科替代植入物试用于临床,但长期生物相容性仍需要全面的评测。 关键词:纳米拓扑结构;纳米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急性毒性试验;刺激与致敏试验;急性溶血试验;体外细胞试验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3.019  相似文献   

18.
探讨生物材料体内外试验的相关性。对七种生物材料分别以体外白细胞趋化性试验和体内肌肉埋植试验来评价材料的组织毒性。体外试验表明不同毒性材料对白细胞趋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导致机体对异物产生不同的抗炎反应;各期体内试验反映了材料在肌肉组织中不同的炎性反应。经Spearm an 秩相关统计处理,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较高(介于0.89286~0.98198),初步显示白细胞趋化性试验和肌肉埋植试验具较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ETEC·F41菌株及抗F41-McAb进行了体外肠上皮细胞粘附试验及粘附阻断试验,结果表明F41菌株不仅可粘附于天然宿主(牛)的小肠上皮细胞上,也粘附于BALB/c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上,其宿主特异性是相对的。F41-McAb粘附阻断试验证明F41-McAb有很高的特异性,能有效地阻断菌株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而不阻断其它肠道菌的粘附;并证实,抗F41-McAb 1F6、2C5、3B6为菌毛粘附位点的McAb,而1H5、4E11则是针对非粘附位点的决定簇,提示若以F41-McAb用于防治急性腹泻或F41疫苗生产质控时,应选用1F6、2C5或3B6-McAb。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檗碱的慢性毒性反应。方法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大鼠不同小檗碱剂量测试小檗碱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耐受剂量。慢性毒性试验中,给予大鼠0.25,0.5,1g/(kg·d)连续给药12周,然后观察大鼠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脏器指数和脏器形态学变化。结果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给予最大灌胃剂量3000mg/kg后未见大鼠死亡,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未检出。慢性毒性试验中,与对照组大鼠相比,除中、高剂量组大鼠存在稀便现象外,各剂量组大鼠在行为学,血液学、生化、脏器指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小檗碱对大鼠没有明显的急慢性毒性,可连续安全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