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63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应用求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乘积季节模型分析季节性时间序列,建立全国布鲁菌病发病数的预测模型。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1月—2016年12月按月报告的布鲁菌病发病数历史疫情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参数,模型定阶后,建立布鲁菌病按月发病数ARIMA乘积季节预测模型。结果非季节和季节移动平均参数分别为0.357 35、0.666 64,均P0.05,AIC=911.337 2,SBC=917.569 8,均P0.05,据此建立ARIMA(0,1,1)(0,1,1)12乘积季节模型,模型表达式荦荦12xt=(1-0.357 35B)(1-0.666 6412)εt,并开展全国布鲁菌病发病数的预测。结论 ARIMA(0,1,1)(0,1,1)12乘积季节模型可用于预测布鲁菌病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
三七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积武  李创军  杨敬芝  马洁  张东明 《中草药》2017,48(21):4381-4386
目的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ABTS和DPPH)。方法利用硅藻土、硅胶、MCI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和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初步考察了这些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从三七叶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丙酮-乙醇(4∶1)和丙酮-乙醇(1∶1)3个洗脱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falcarinol(1)、γ-tocopherol(2)、(5S)-3α-acetyl-2,3,5-trimethyl-7α-hydroxy-5-(4,8,12-trimethyltridecanyl)-1,3α,5,6,7,7α-hexahydro-4-oxainden-1-one(3)、picrionoside B(4)、linarionoside A(5)、viburnolide A(6)、槲皮素(7)、lilyn(8)、茵芋苷(9)、阿彼斯基姆素(10)、daphnin methylether(11)、20(S)-人参皂苷Rh2(12)、人参皂苷F2(13)、20(R)-人参皂苷Rh2(14)、异人参皂苷Rh3(15)。结论化合物3、6、9~11为首次从人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7、8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评价老年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与血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自2010-03-2012-04收治的420例老年脑梗死住院病人作为观察组,另将我院同期住院的420例非脑梗死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脂指标;同时按超声检查结果,将420例脑梗死病人根据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情况分成有斑块组(306例)与无斑块组(114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与各血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6·9%(323例),对照组检出率为18·1%(76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2,P<0·01)。观察组血清中TG、TC、apoB、LDL-C及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7·451,9·043,7·054,6·953,7·439,P<0·01或<0·05),而血清中HDL-C及apo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1,8·042,P<0·05)。观察组中颈动脉有斑块组血清中TG、LDL-C、Lpa以及apoB含量明显高于无斑块组,血清中LDL-C及LPa含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LDL-C与LPα水平升高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指标,超声联合血脂检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跨科收治患者后手术室积极应对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为医护一体以科室为单位的运行模式,护理病区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同时造成一部分科室床位相对紧缺,而其他科室床位闲置。设立并实施标准化护理单元的管理模式,实现医护分开,跨病区收治患者有效地缓解了部分科室床位紧张和患者待床矛盾,实现了全院床位资源共享,利于护理队伍作用的发挥与价值体现。但是,跨病区收治患者随时存在安全隐患,手术室也不例外,跨病区收治患者后接受手术的患者覆盖医院每个角落,因此面临着围手术患者的安全问题。健全、有效的跨科手术患者管理机制,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跨科手术患者安全问题,使得我院跨科收治工作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 EA )模式预防手术室压疮的效果。方法成立 FM EA小组、进行失效模式分析、绘制流程图、找出潜在失效模式、计算危机值并制定改进措施等。比较FM EA前后各失效模式PRN值变化及手术室压疮发生率。结果手术室压疮风险管理的潜在失效模式包括术前无评估或评估不足、入室后未采取正确压疮预防措施、术中防护不当、术后防治压疮措施不得当及防范制度不完善。FM EA管理后,各失效模式的PRN值均较管理前明显降低。手术室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5% vs 4.00%)(P<0.05)。结论应用FMEA进行手术室压疮风险防范管理,可有效减少潜在风险,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应用于cN0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cN0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踪剂组(76例)和常规组(77例),其中踪剂组接受术中注射纳米碳示踪剂并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常规组接受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采用SPSS 21.0进行临床数据分析,围术期指标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等计量资料用( ±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复发率采用χ2检验;预后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淋巴结检出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踪剂组人均清扫淋巴结数量为(9.3±2.3)枚、淋巴结检出阳性率95.1%,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踪剂组在术后1 d、3 d、术后3个月血钙和PTH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踪剂组甲状旁腺受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在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踪剂组复发率(15.8%)明显低于常规组(29.9%), P<0.05。两组组内复发与未复发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24个月总生存率为91.5%,不同淋巴结清扫数量与生存预后无相关性。体重指数、淋巴结平均直径、医师经验是纳米碳示踪剂检出淋巴结清扫数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纳米碳示踪剂能够明显增加cN0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同时对预防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压力作为现代文明生活要素之一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恶性肿瘤患者不仅承受着多种生活因素、社会因素带来的压力,而且长期处于与疾病诊断、治疗以及进展有关的慢性压力之下。在日益追求精准治疗的今天,关注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也至关重要。文章从慢性压力对机体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压力相关激素的产生入手,进而从两方面对慢性压力与肿瘤的相关性进行阐述:一方面,压力相关激素可以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及肿瘤进展有关基因的表达对肿瘤发挥直接作用;另一方面,压力相关激素可以通过影响炎症微环境对肿瘤发挥间接作用。以期根据肿瘤患者心理压力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抗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郑文龙  王卓  马洁  赵帅  江国虹 《疾病监测》2015,30(4):337-341
副溶血性弧菌是导致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首要原因.临床分离株和环境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临床分离株以O3:K6血清型为主,tdh和(或)trh基因携带率较高,一般在80%以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图谱具有明显的优势图谱,并且与血清分型具有一致性.而环境分离株(包括食品)多无优势血清型和优势PFGE图谱,tdh和(或)trh基因携带率远低于临床分离株,多在6%以下.各地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差异较大,但对氨苄西林等早期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环境分离株较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更为严重和复杂.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骨碎补中有效成分柚皮苷的含量与习用品光亮密网蕨中柚皮苷含量的比较。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骨碎补与习用品光亮密网蕨中的柚皮苷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骨碎补与习用品中光亮密网蕨中的柚皮苷含量进行测定。测定柚皮苷采用Hypersel C18柱;以甲醇-醋酸-水(35∶4∶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 薄层色谱显示光亮密网蕨的色斑不明显,高效液相色谱显示光亮密网蕨中所含柚皮苷微量。结论 该方法显示骨碎补同科植物习用品光亮密网蕨和骨碎补相比,所含柚皮苷的量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膈下逐瘀汤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法制备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20只、模型组(B组)20只、膈下逐瘀汤组(C组)10只、阿司匹林组(D组)10只。B组、C组、D组给予高脂饲料(普通饲料基础上加10%猪油,2%胆固醇)持续喂养12周, A组20只给予基础饲料喂养。8周末开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 C组、D组分别给予膈下逐瘀汤、肠溶阿司匹林灌胃。分别于造模第6、12周末测定大鼠肝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6周, B组大鼠肝脂比A组显著升高(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正常组升高;第12周末B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A组升高(P>0.01),肝脂升高更明显;12周末膈下C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肝脂比B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脂饲料喂养6周能复制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随着脂肪肝病程进展,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升高趋势,膈下逐瘀汤对升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