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4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941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619篇
口腔科学   195篇
临床医学   1410篇
内科学   911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221篇
特种医学   4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71篇
综合类   222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50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1626篇
  12篇
中国医学   320篇
肿瘤学   43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1108篇
  2011年   1324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01.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坚固内固定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坚固内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技术要点。方法 髁状突骨折 4 3例 ,4 1例行开放复位坚固内固定手术 ,所有患者手术前后仔细记录面形、张口受限、面神经损伤及关系紊乱情况 ,手术前后 X线曲面断层片对照骨折复位与愈合改建状况。结果 髁状突骨折 X线复查骨折解剖复位率达90 % ( 37/41) ,张口受限 7例 ,错 3例 ,钛板断裂 1例 ,面神经损伤 7例 ,伤口感染 3例。结论 开放复位坚固内固定术是下颌骨低位髁颈与髁颈下骨折的理想方法 ;髁头与高位髁颈骨折及陈旧性骨折应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评价动态排泄性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2 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动态静脉肾盂造影 (DIVP)显示征象 ,诊断情况 ,并与相关检查B超 ( 112例 )、CT( 5 9例 )进行诊断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DIVP、B超、CT对直径≥ 5mm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99% ( 72 / 73)、95 % ( 6 3/ 6 6 )、10 0 % ( 38/ 38) ,DIVP与B超、DIVP与CT在统计学上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对直径 <5mm者 ,DIVP准确率为 95 % ( 5 2 / 5 5 ) ,明显高于B超 70 % ( 32 / 4 6 ) ,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CT准确率为 95 % ( 2 0 / 2 1) ,与DIVP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DIVP是一种诊断准确率较高、无创伤性、简便易行的输尿管结石诊断方法 ,尤对直径 <5mm的结石明显优于B超 ,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可靠检查方法 ,值得推广并可替代传统静脉肾盂造影 (IVP)。  相似文献   
103.
叶酸与宫颈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膳食叶酸、血清叶酸与宫颈癌的关系以及叶酸和人乳头瘤病毒(HPV)16在宫颈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癌新发病例和11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年龄、籍贯、居住地匹配,在收集宫颈癌相关因素的同时,采用食物频数问卷(FFQ)调查膳食叶酸摄入情况,利用特异PCR检测HPV16 DNA,血清叶酸采用RIA定量测定。结果官颈癌组HPV16感染率(61.26%)显著高于对照组(28.83%),调整OR 值4.95(95%CI:2.49-9.83);病例组膳食叶酸摄入量(5.00μg/kcal±0.41 μg/kcal)和血清叶酸水平 (1.79 ng/ml±1.42 ng/ml)均低于对照组(5.14μg/kcal±0.35μg/kcal,2.59 ng/ml±2.8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随着血清叶酸水平的降低,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X2=17.37,P=0.000);血清叶酸水平较低同时伴有HPV16感染患宫颈癌的危险明显高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交互作用检验有统计学意义(G=5.56,P=0.02)。结论叶酸缺乏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4.
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筹资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卫生筹资公平性以及灾难性卫生支出家庭对筹资公平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HO《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所介绍的卫生服务筹资公平性方法。结果: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卫生筹资贡献率HFC0为26.91%,卫生筹资公平性指数FFC为0.6828;剔除灾难性卫生支出家庭后.榆社、娄烦县的HFC均有所下降。筹资公平性分别提高了7.32%和7.40%。结论:山西省试点县农民家庭合作医疗筹资公平性相当于国内平均水平;灾难性卫生支出家庭是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公平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如何用方差成分模型评价职业紧张研究的个体效度,即量表是否反映了个体特征,以及个体是否如实完成了问卷的效度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方差成分模型获得单位内相关系数对个体效度进行评价.结果分析结果提示对一些填表随意性大,非临床一线科室及组织不力的科室个体效度偏低.结论方差成分模型可用于评价个体完成问卷的情况,对个体效度偏低的数据可以合理地剔除.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Cox比例风险模型影响点的有效识别方法 .方法 通过Monte-Carlo模拟研究,比较了六种诊断统计量及相应诊断图对影响点的诊断效能.结果 模拟研究表明,加权score残差、似然距离和最大影响曲率及其诊断图可从模型拟合不同角度有效识别影响点.结论 影响分析应是Cox模型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权score残差、似然距离和最大影响曲率是有效识别影响点的诊断统计量.  相似文献   
107.
洋金花抗癫痫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洋金花对大鼠癫痫模型惊厥潜伏期及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通过洋金花原生粉灌胃给药,记录美解眠诱发大鼠出现Ⅰ ̄Ⅱ级惊厥行为的潜伏期及动物死亡数,并对给药20d后的大鼠脑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结论:洋金花可延长美解眠诱发大鼠惊厥的潜伏期,降低大鼠死亡率,并且对海马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构建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DH5α进行表达。方法从健康产妇的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Arresten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BV220-Arr转化E.coliDH5α进行原核表达。结果成功筛选出Arresten基因并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0-Arr,重组质粒在菌株中获得表达。结论构建的原核表达重组体pBV220-Arr能高效表达重组Arresten蛋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建立经口感染弓形虫RH株速殖子垂直传播小鼠模型。方法将54只妊娠0天的BALB/c孕鼠随机分为6组,于妊娠第8天,分别用0,1000,2000,4000,8000,16000个弓形虫速殖子灌胃感染,妊娠第18天处死,记录活胎率,测定母鼠肝、胎盘和胎仔脑组织弓形虫抗原。结果经ELISA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证实,孕鼠死亡率与胎盘和胚胎感染率均随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而活胎率下降。1000,2000组的胎盘、胚胎未发生感染,4000组的胚胎感染率5.13%,16000组的胚胎感染率20.00%,但孕鼠的健康状况差、死亡率高,均不适宜建立弓形虫垂直传播动物模型。综合分析表明,8000组孕鼠既有较高的存活率,又可保证胎盘和胚胎较高的感染率。结论每只孕鼠灌胃感染8000个速殖子为建立弓形虫垂直传播小鼠模型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慢性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慢性肝损伤组及双利肝治疗组(双利肝组),每组10只。采用CCl4复合因素复制慢性肝损伤模型,4周末处死动物,取血检测血浆内毒素(E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4(IL-4),同时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①CCl4所致的慢性肝损伤组与正常大鼠组相比,血浆ET、血清ALTI、L-4水平明显增高(P<0.05),血清IL-2、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②与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组相比,双利肝组血浆ET、血清ALTI、L-4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IL-2、IFN-γ水平明显增高(P<0.05)。③组织学观察:经双利肝治疗后肝脏组织学明显改善。结论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存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后者可能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经双利肝治疗后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Th1/Th2比例得到调整,肝细胞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