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总结危重型手足口病( HFMD)临床诊治经验及病原学分析。方法选择636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均给予并发脑炎的常规治疗。本研究患儿均出现高血压,624例给予静脉滴注酚妥拉明8~20μg/( kg·min),其中143例高血压仍未控制,改用静脉滴注硝普钠,血压稳定后逐渐减量至停药。46例呼吸、循环衰竭患儿(其中20例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在入院12 h内应用机械辅助通气。结果未给予降压治疗的12例危重型HFMD患儿机械通气治疗11例,5例(41.67%)死于肺出血;2例病情好转出院,后失访。624例危重型HFMD患儿及时给予治疗、控制高血压,机械通气治疗35例,7例死于肺出血,2例好转出院后失访。631例做粪便病原检测:其中EV71阳性495例。结论目前 HFMD 己成为儿科较常见、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肠道传染病,危重型HFMD病原以EV71为主。本研究患儿均出现高血压,高血压严重程度与肺水肿成正比。本研究624例在治疗脑炎的同时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明显减少了机械通气的应用及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应用,降低了医疗成本,取得了满意疗效。重视及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控制高血压是抢救危重型HFMD患儿最重要措施之一,是最大限度降低危重型 HFMD患儿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昆明地区六年小儿MP肺炎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 (MP)肺炎感染情况。方法 :对六年 5 6 99例肺炎患儿及 2 0 0例健康婴幼儿用日本微量颗粒凝集试剂 (SERODIA -MYCOⅡ )进行血清抗MP -IgM检测。结果 :本地区MP肺炎占小儿肺炎的 12 .2 %左右 ,1996~ 2 0 0 1年小儿MP肺炎感染率分别为 18.0 0 % (12 3/ 6 83) ,14 .19% 12 4 / 874 ) ,14 .4 4 % 10 9/ 75 5 ) ,9.4 3% (10 0 / 10 6 1) ,9.13% (10 1/ 110 6 )及 11.39% (139/ 12 2 0 ) ,1996年为MP肺炎流行。结论 :本地区MP肺炎感染率较全国低 ,MP感染率以 >3岁组为高 ,占 19.5 5 % ,~ 6月龄组MP感染率明显低于其它年龄组 (P <0 .0 1)。无明显季节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讨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检查发现的315例患者,共行411次大肠息肉切除及镜下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对于山田分型Ⅰ型型,<0.5 cm的143枚行氩气刀或热活检钳治疗;山田分型Ⅰ型Ⅲ型,<0.5 cm的143枚行氩气刀或热活检钳治疗;山田分型Ⅰ型型,大小0.5Ⅲ型,大小0.52.0 cm的36枚,行黏膜下注射后高频电切除术;山田分型Ⅱ型2.0 cm的36枚,行黏膜下注射后高频电切除术;山田分型Ⅱ型型232枚,可直接高频电切或先以尼龙绳圈套处理粗大的蒂部后再行高频电切除术。结果 411次切除病例中,手术出血16例,穿孔0例,感染0例,死亡0例。结论大肠息肉的内镜下治疗,根据息肉分型、大小、基底宽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切除,使得镜下治疗安全有效,病灶切除完整,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科手术干预的方式和效果。方法对96例(118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部分合并扁桃体肥大的患儿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96例患儿中行鼓室置管术35例,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49例,腺样体切除加扁桃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12例;术前平均听阈为(42±5)dB,术后1周为(34±4)dB,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12.12,P<0.05);术后1个月为(22±2)dB,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15.27,P<0.01);术后听力明显改善,鼻塞、夜间张口呼吸和打鼾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是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中经下腔静脉逆行灌注对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6例大鼠肝移植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门静脉组即经门静脉顺行灌注,肝动脉+门静脉组即同时开放肝动脉及门静脉顺行灌注,下腔静脉组即先吻合下腔静脉后开放逆行灌注,然后吻合门静脉及肝动脉.分别检测术后1、6及24 h的血清转氨酶、移植肝病理变化及...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索社区组织(NGOs)如何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医疗机构更加紧密地合作,建立具有实效的、符合当地文化和经济背景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病人综合管理模式。方法分析项目实施策略、过程和产出,对相关合作机构和受益人群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和个案访谈。结果项目的实施,建立了昆明市"三位一体"HIV感染者/病人综合管理模式,充分体现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工作原则,也为NGO充分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性环境和资金保障。正确引导HIV感染者进行治疗,并配合医院开展依从性教育、提供心理支持。促进了HIV感染者/病人随访关怀工作及转介机制,感染者和病人的CD4检测及抗病毒治疗转介成功率达100%,对发现新报告感染者告知率达到100%。结论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拓展,NGO小组在各地区参与感染者/病人的随访关怀及提供转介服务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但CDC、抗病毒治疗医疗机构、NGOs的职责、人员能力以及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仍然是有效工作模式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8.
背景:钙神经素抑制剂他克莫司被广泛用于移植后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其治疗窗狭窄,且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较大。目的:观察ABCB1基因多态性对肝移植患者移植后早期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的用量及C/D比值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01/2010-09-31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暨昆明医学院附属甘美医院肝胆外科接受原位肝移植患者67例,通过检测67例肝移植受者移植后不同时间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及其用量,并利用DNA直接测序检测受体ABCB1的基因多态性,分析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的用量及其血药浓度与ABC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他克莫司的口服需药量在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67例肝移植患者中,ABCB1不同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同,其中仅ABCB1 3435C〉T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用量有关。提示ABCB1的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患者肝移植后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显著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ABCB1 3435C〉T野生型的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他克莫司便可达到目标血药浓度水平,检测ABCB1的基因多态性可以优化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年龄段医学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该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生只有附加因子得分高于我国成人常模(P=0.002);20~25岁与26~30岁的硕士研究生在躯体化(P=0.012)、强迫症状(P=0.003)、人际敏感(P=0.021)、恐怖(P=0.016)、偏执(P=0.003)、精神病性(P=0.023)这6个因子得分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6~30岁的硕士研究生心理状况比20~25岁的硕士研究生良好,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年龄段的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0.
背景:由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产生的一氧化氮,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病理生理学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肝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情况。方法:受体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移植组、精氨酸组及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均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后2组大鼠在开放血流前5min于股静脉注射可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精氨酸或一氧化氮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移植造模后剩余的24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结果与结论: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比较,精氨酸组〈移植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精氨酸组〉移植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早期凋亡的高峰期为再灌注后3h,肝细胞的活细胞数比例及肝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精氨酸组〈移植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说明,一氧化氮对大鼠对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早期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主要通过下调caspase-3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