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及内质网自噬对移植黑色素瘤模型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阐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通路在其抑制作用中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核酸试纸条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的方法。 方法 煮沸法提取蜡样芽胞杆菌DNA,以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作为靶基因,采用NCBI primer-BLAST 5.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并通过克隆转化鉴定PCR产物,建立并组装核酸试纸条,评价核酸试纸条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 结果 蜡样芽胞杆菌DNA浓度为300 mg?L-1,纯度约为1.60。PCR产物阳性条带经切胶回收、克隆转化和测序比对,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登记的entFM相似性为100%。在pH值7.0条件下,每100 μL 胶体金溶液加入3.3 μg链霉亲和素浓度标记,质控线浓度为1.8 g?L-1,检测线浓度为1 g?L-1时,硝酸纤维素膜上质控线与检测线均可与PCR产物反应出现清晰的红色条带。按照最适条件组装成核酸试纸条,PCR产物6 μL,样品展开液100 μL,检测10 min后可观察结果。核酸试纸条特异性与电泳结果一致,仅蜡样芽胞杆菌为阳性结果,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皆无交叉反应,为阴性结果;灵敏度检测,核酸试纸条DNA质量浓度同时降至10-3 mg?L-1仍可准确检测,普通PCR电泳结果显示DNA质量浓度同时降至10-1 mg?L-1出现目的条带,核酸试纸条比普通PCR灵敏度提高100倍;稳定性检测,核酸试纸条在第6、9和12个月进行检测稳定性一致。 结论 建立的核酸试纸条检测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具有良好稳定性,适用于快速鉴别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丁酸钠(NaBt)单独或联合X射线照射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多重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蜡样芽胞杆菌nhe、cytK和entFM 3种毒素基因的方法,并评价其效能。 方法 煮沸法提取蜡样芽胞杆菌DNA,以蜡样芽胞杆菌nhe、cytK和entFM特异性毒素基因作为靶基因,采用NCBI primer-BLAST 5.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三重PCR检测体系,并检测其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 结果 煮沸法提取蜡样芽胞杆菌DNA,浓度为227 mg·L-1,纯度为1.50~1.60。采用多重PCR体系同时检测蜡样芽胞杆菌3种毒素致病基因,于退火温度56 ℃时,蜡样芽胞杆菌基因引物nhe499的扩增片段为499 bp,基因引物cytK191的扩增片段为191 bp,基因引物entFM363的扩增片段为363 bp。PCR体系扩增蜡样芽胞杆菌3种毒素基因后条带清晰明亮,且无非特异性条带,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无扩增,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基因引物nhe499、cytK191和entFM363特异性强;3种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互不干扰。灵敏度检测,多重PCR体系最低检测限可同时达到10-1 mg·L-1;稳定性检测,多重PCR体系自制备起每6个月检测稳定性一致。 结论 建立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对于蜡样芽胞杆菌nhe499、cytK191和entFM363 3种毒素基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结果准确稳定,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稳定性,适用于快速检出蜡样芽胞杆菌的3种不同致病毒素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食物中毒优势型ST6型菌株的毒力基因特征,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源性病原菌的监测和致病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地区7次食物中毒收集的32株ST6型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VFDB数据库进行毒力因子分析,并通过序列比对进行SEA亚型分析。结果第1-4起食物中毒ST6菌株携带的毒力因子谱完全相同;第5-7起食物中毒中,同一起食物中毒的暴发菌株携带的毒力因子一致,而非暴发菌株与暴发菌株携带的毒力因子不完全一致。在32株ST6型菌中,与粘附、酶和Ⅶ型分泌系统相关的毒力基因具有较高的携带率,α-溶血素(hly/hla)、β-溶血素(hlb)、δ-溶血素(hld)、γ-溶血素基因(hlgA、hlgB、hlgC)、肠毒素A基因(sea)和表皮剥脱毒素A基因(eta)的携带率均为100%,双组分白细胞毒素LukDE基因(lukD和lukE)的携带率为96.8%。所有菌株携带的肠毒素A均为SEA1亚型。结论32株ST6型食物中毒相关菌株携带多个毒力因子基因,以cna、sea、eta、lukD、lukE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编码的毒力因子可能对ST6型菌株的致病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has been accepted as a potential non-invasive route of drug administration, with advantages of prolonged therapeutic action, decreased side effect, easy use and better patient compliance. However, development of transdermal products is primarily hindered by the low permeability of the skin. To overcome this barrier effect, numerous new chemical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s potential permeation enhancers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In this review, we presented an overview of the investigations in this field, and further implications on selection or design of suitable permeation enhancers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貂心线粒体mtDNA鉴定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貂心肌线粒体DNA(mtDNA)的特征,建立中药利心丸中貂心的分子遗传学鉴定方法。方法从新鲜的貂心组织提取mtDNA,采用DNA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mtDNA-RFLP)分析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片段。结果新鲜的貂心组织可提取完整的mtDNA,并能扩增出310 bp大小的Cytb基因,与鸡心脏mt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有差异。结论2种方法可以作为利心丸中貂心物种的区分提供方便有效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类型及与子宫颈糜烂关系,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54份子宫颈糜烂标本,分成尖锐湿疣(CA)组和非CA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和PCR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类型。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糜烂感染HPV阳性率,CA组为67.8%,非CA组为47.7%。PCR检测宫颈糜烂Ⅰ°、Ⅱ°、Ⅲ°感染HPV阳性率,CA组Ⅰ°55.5%,Ⅱ°64.7%,Ⅲ°83.3%。非CA组I。32.8%,Ⅱ°49.6%,Ⅲ°62.3%。HPV—DNA类型以6,11,16,18,58,45,33型为主。结论本地区宫颈糜烂患者有较高的HPV感染率,并与糜烂程度呈正相关,监测和控制女性生殖道HPV感染对宫颈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磁场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的保护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磁场对照组、AMI组、AMI药物(心得安)治疗组和AMI磁场治疗组。采用电子计算机影像分析系统形态计量方法测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测定,并对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AMI磁场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infraction surface,IS)明显低于AMI组(P〈0.05)。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各组的观察表明:AMI组心肌梗死处肉芽组织增生,未见明显瘢痕形成,磁场治疗组心肌梗死处并可见部分瘢痕形成。结论磁场能减少AMI大鼠IS,有利于梗死处修复,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这也为磁场用于AMI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表达人早老素1N端部分肽段的基因重组质粒。 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一01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研究室完成。参照人早老素1mRNA结构设计合成含适当酶切位点的聚合酶链反应引物,从质粒pBS—Presenilins1扩增其5’端390bp的cDNA片段,插人质粒pGEX-4T-1,转化人大肠杆菌BL21(DE3),以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以谷胱甘肽S转移酶为标签的融合蛋白质。用凝血酶定点分解融合蛋白,并应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早老素1N130肽。 结果: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约400bp,核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产物为393bp编码130个氨基酸。重组质粒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受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呈时间依赖性递增。纯化的目的蛋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表现为单一条带,其表观相对分子质量为13000。每升菌液可收获目的蛋白4.5mg。 结论:构建人早老素1N端部分肽段的基因重组质粒,制备了基因重组型早老素1N130肽,并确认其亲水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