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32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目的:分析磁共振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病理诊断结果及其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对46例经 CT、MRI、MRA、MRS 等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病变性质且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难以达到的脑深部病变,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而又必须明确病变性质的患者,于磁共振引导下使用 Leksell 立体定向仪行立体定向活检术,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病理结果提示:胶质瘤16例,转移瘤13例,淋巴瘤9例,生殖细胞瘤、胶质增生各2例,脑炎、肉芽肿、多发性硬化各1例,诊断不明1例,诊断成功率97.83%。并发颅内出血2例(4.35%),癫痫发作1例(2.17%),无死亡病例。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较为安全高效,对于明确颅内病变性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李龙妹  杨小兵  吴万垠 《广东医学》2016,(14):2069-2072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抑制H1650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MTT活力检测法观察扶正抗癌方对H1650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扶正抗癌方对p-SAPK/JNK、SAPK/JNK和Sp1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加入SP600125(SAPK/JNK抑制剂)后检测扶正抗癌方对Sp1表达的影响; MTT活力检测法观察抑制SAPK/JNK后扶正抗癌方对H165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扶正抗癌方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1650细胞的增殖(P<0.05);扶正抗癌方以时间依赖性上调 p-SAPK/JNK和SAPK/JNK蛋白的表达(P<0.05),以浓度依赖性下调Sp1蛋白的表达( P<0.05);抑制SAPK/JNK逆转了扶正抗癌方对Sp1蛋白表达的下调和对H165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可通过介导SAPK/JNK通路抑制Sp1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H1650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菌群检测方面的应用,菌群失调与疾病的相关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在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重点阐述肠道菌群在改变肠道通透性、影响炎性因子表达和肠黏膜免疫、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B27分子模拟等方面与AS发病存在的关系,并对肠道菌群失调对AS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运输应激对比格犬血常规和血液临床生化指标造成的影响,评估5 d适应性饲养时间的合理性。方法以6只比格犬作为实验对象,采用自身配对实验设计,分别在运输前、卸车后和适应性喂养1 d、2 d、3 d、4 d、5 d后同期采集比格犬后肢静脉血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检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运输后0 h比格犬的WBC、LYM#、MON#高于运输前(t=-2.880、-3.599、-3.468,P0.05),MON%高于运输前(t=-5.674,P0.01),适应性饲养1 d后GRA#高于运输前(t=-3.1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运输后0 h比格犬的TP、ALB、CREA、GLOB低于运输前(t=6.823、5.371、7.214、5.123,P0.01),AMY、GLU、UA、CHOL低于运输前(t=2.810、-4.074、3.233、3.656,P0.05),适应性饲养2 d后ALT低于运输前(t=4.382,P0.01),适应性饲养1 d、2 d、3 d后AST低于运输前(t=7.022、20.604、5.6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输应激明显影响了比格犬的血液指标,适应性饲养可以促进其恢复。  相似文献   
25.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进行性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T细胞克隆增生、积聚和组织浸润为特点,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0%~15%。NOTCH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及两者之间通过下游靶基因和靶蛋白实现的交互作用在T-ALL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对这两条信号通路的认识逐渐深入,NOTCH1和PI3K-Akt信号通路成为治疗T-ALL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并辅以初步生物学验证探讨乌梅含漱液治疗尿毒症口干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从乌梅含漱液中筛选出124 个活性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TTD、 DrugBank 等数据库检索尿毒症口干症的疾病靶点预测。采用Cytoscape 3.8.0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治疗尿 毒症口干症潜在靶点”网络,将活性成分与预测疾病靶点的二者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借助R 3.6.3 软件的 ggplot2 包及clusterProfiler 将关键靶点进行GO 和KEGG 富集分析。最后以硫酸阿托品诱导5/6 肾切除大鼠制备 尿毒症口干症大鼠模型为研究材料,采用低、高不同剂量乌梅含漱液干预,从大鼠唾液分泌、唾液腺病理组织 学以及关键靶标蛋白表达等多种指标,进行多个层面的验证性实验,验证前期计算机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计算机模拟实验预测结果表明,124 个活性药效分子作用于46 个关键靶点,其中核心靶点为EGFR、 ESR1、TP53、MCM2、NTRK1、XPO1、FN1、CDK2、CUL3、APP,分子对接结果发现活性成分与ESR1、 CDK2 结合性能良好。靶标主要作用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受体活性及生物化学过程调控等多种生物 过程,参与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及其他等20 条信号通路。生物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乌 梅含漱液的干预后,明显增加了尿毒症口干症大鼠的平均唾液流量,减轻了颌下腺组织受损程度,且增加了分 子对接筛选的靶标ESR1 蛋白的表达量。结论乌梅含漱液的药效分子可能作用于ESR1 核心靶标,通过调节 PI3K/Akt 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药效,为进一步开展乌梅含漱液治疗尿毒症口干症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灯盏花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Wanfang),以及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查找与灯盏花制剂相关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2月,对合格系统评价中包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并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4项RCT,包括8803名患者,涉及12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方面,当疗程小于15 d时,不同的灯盏花制剂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疗程大于20 d时,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疗效优于灯盏细辛注射液[RR=1.16,95%CI(1.02,1.33),P<0.05],其余不同的灯盏花制剂之间互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由高到低排序为灯盏花素注射液、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灯盏生脉胶囊组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变化值大于灯盏细辛注射液组[MD=1.95,95%CI(0.31,1.60),P<0.05],其余不同的灯盏花制剂之间互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UCRA由高到低排序为灯盏生脉胶囊、灯盏花素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生脉胶囊的不良事件较其他灯盏花制剂少。结论灯盏花制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率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而不同制剂的优势与疗程长短、结局指标差异有关。综合平衡疗效与安全性,灯盏生脉胶囊对于急性脑梗死的优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方法,评价芍苓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 心、回顾性、单臂、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设计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病历系统数据库10 年间有关芍苓方治 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病例信息,患者予芍苓方内服,外用润肤剂作为基础治疗,疗程为2 个月以上。以医师 对病情整体评分(PGA)、体表受累面积(BSA)、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瘙痒视觉模拟评估 (VAS)作为疗效指标;以不良事件(AE)的发生情况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银屑病 患者共1 374 例,其中64.4%是男性,首诊PGA 为(3.3±1.0)分,PASI 为(6.3±5.6)分,BSA 为(8.6±15.1)%,瘙 痒VAS 为(4.0±2.4)分。治疗后患者PGA、PASI、BSA、瘙痒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血脂方面的医学检查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变化;不良事件分析中 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芍苓方主要用于治疗中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有效地改善和减轻 患者的皮损症状、受累面积以及瘙痒症状,且临床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桑叶钩藤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抽动障碍(T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T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桑叶钩藤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和各项抽动症状评分(包括抽动的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及对正常行为的干扰等)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83.3%(25/3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治疗后各观察时点,2组患儿的中医主症评分和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各观察时点,2组患儿的YGT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表现为逐渐降低趋势,而对照组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组间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YGT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YGT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儿的抽动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和对正常行为的干扰等各项抽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3例患儿出现嗜睡、头晕等不适,观察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桑叶钩藤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TD患儿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盐酸硫必利片。  相似文献   
30.
收集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有效处方,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用药的组合规律。对216首处方的分析结果显示,共计使用中药60味,用药频次居前且关联性较大的药物主要为甘草、白芷、路路通、藿香、辛夷、苍耳子、党参、黄芩、地龙、冬瓜子、皂角刺等,均以宣通鼻窍、健脾祛湿等药物为主。关联分析中关联最频繁的药物为白芷,为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核心药物。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得到2个新方组合,新方组合1的组成为白芷、藿香、路路通、陈皮、皂角刺、法半夏、紫菀;新方组合2的组成为白扁豆、鸡血藤、桑寄生、狗脊。分析结果显示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擅长运用通窍健脾祛湿药如白芷、藿香、党 参、地龙、茯苓等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