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0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18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0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8篇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9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普伐他汀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外观察普伐他汀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Ls-174-T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普伐他汀对HT-29和Ls-174-T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研究普伐他汀对细胞周期的作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普伐他汀可抑制HT-29和Ls-174-T细胞增殖,各处理组内G0/G1期细胞增多,但诱导凋亡不明显,体外普伐他汀可减少HT-29和Ls-174-T细胞株COX-2蛋白的表达。结论体外普伐他汀对HT-29和Ls-174-T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使细胞生长阻滞于G0/G1期及抑制COX-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内脏高敏感性是肠易激综合征( 1BS)症状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焦虑可能与内脏高敏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焦虑对大鼠直结肠敏感性的作用以及血清皮质酮与内脏高敏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焦虑组两组,通过对大鼠行空瓶刺激2周建立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情绪应激模型。造模期间,观察大鼠的攻击、探究和修饰三种行为,对其进行情绪性行为学分析。造模结束后,以腹部回缩反射(AWR)评分为指标观察大鼠对直结肠气囊扩张(CRD)的反应性,评估内脏敏感性。然后将两组各随机分为扩张组和非扩张组,对扩张组行CRD ,并取血清,对血清皮质酮定量测定。结果空瓶刺激期间,同对照组相比,焦虑组探究、攻击行为明显增多,修饰行为减少(P <0 0 1)。焦虑组在2 0mmHg、40mmHg、60mmHg和80mmHg的扩张压力下的AW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焦虑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皮质酮水平明显升高(P <0 0 1) ,但各组扩张后皮质酮水平较扩张前仅有轻微升高,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焦虑对IBS内脏高敏起一定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并非单一通过下丘脑_垂体_肾上腺皮质系统(HPA轴)来实现,推测还可能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NE浓度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3.
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及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性肝病(DILD)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药物性肝病不仅是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那些存在肝脏相关的生化指标异常但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患者鉴别诊断的重要疾病.近年来药物性肝病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现将其发病机制及分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胃癌BGC-823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表达的影响,并观察白藜芦醇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分别用25、50、100和20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DCD5表达的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结果:同一时间点,6组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蛋白=211.881、242.438和184.866,P均〈0.001;FmRNA=207.366、148.411和158.661,P均〈0.001);同一浓度,24、48和72h时点各组比较,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蛋白=0.950、1.870、2.218和2.232,P均〉0.05;FmRNA=1.267、2.376、1.221和2.292,P均〉0.05)。各组BGC-823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069,P〈0.001)。结论:凋亡相关基因PDCD5可能在白藜芦醇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GZ)、替米沙坦(TEL)单用及联合应用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大鼠制备UUO模型,按2×2析因实验设计,分4组,每组6只,分别于术前1 d至术后14 d给予生理盐水、RGZ、TEL、RGZ+TEL混悬液灌胃,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大鼠,观察梗阻侧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MMP-9及TIMP-1的表达.结果:RGZ和TEL单用可减少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面积(F:915.253和1373.645,P均<0.001),联合用药减少更明显(F=1073.611,P<0.001).BGZ或TEL单用均可降低UUO模型大鼠肾脏TGF-β1(F=119.737和456.814,P均<0.001)和TIMP-1(F=49.771和89.235,P<0.001)的表达,联合应用效果更为显著(F=312.767和112.274,P<0.001).RGZ、TEL单独或联合应用对UUO模型大鼠肾组织MMP-9的表达无明显影响(F=2.315、6.815和1.297,P>0.05).结论:RGZ和TEL均可下调TGF-β1的表达,纠正MMP-9/TIMP-1失衡,延缓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进展,二者联合应用作用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消化道疾病患者对食管、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医师的性别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检查的依从性等提供依据。方法:在门诊食管、胃镜和结肠镜室,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4205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对其内镜检查医师的性别选择和人口统计学等资料,分析各种因素对性别选择的影响。结果:男性或女性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时对医师的性别选择率均高于食管和胃镜检查(男:60%vs.13%,χ2=353.511,P<0.001;女:64%vs.17%,χ2=307.408,P<0.001),且对内镜检查医师有性别选择的患者倾向于选择同性别的内镜检查医师。女性、非文盲、食管/贲门癌家族史阳性的患者对食管和胃镜检查医师的性别选择率较高(P均<0.05);非文盲、外倾型性格的患者对结肠镜医师的性别选择率较高(P均<0.05)。结论: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时对医师的性别选择率高于食管和胃镜检查;女性、非文盲、外倾型性格可能是影响患者对内镜医师性别选择倾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调查食管癌高发区60 181例患者及父母、同胞食管癌和贲门癌患病情况,了解夫妻不同患病类型(双发、单发和正常)与子女发病关系,加深对食管癌遗传倾向性的认识。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们实验室食管癌和贲门癌资料库,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比较夫妻不同患病类型的发生率与其子女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患病风险。结果与正常夫妻相比,夫妻均为食管癌和/或贲门癌患者的子女≥2人患食管癌和贲门癌的风险升高近12倍(13.79%,1.32%,P<0.05,OR=11.867,95%CI=9.026~15.601),单发(妻)患者的子女≥2人患癌风险升高近10倍(11.93%,1.32%,P<0.05,OR=10.042,95%CI=8.357~12.067),单发(夫)患者的子女≥2人患癌风险升高近9倍(10.63%,1.32%,P<0.05,OR=8.817,95%CI=7.419~10.479)。结论夫妻癌和单发(夫/妻)癌其子女≥2人患食管癌或贲门癌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夫妻的子女,提示了遗传因素对食管癌和/或贲门癌癌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cl-2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Bcl-2在60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及2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60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Survivin、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42/60)、51.7%(31/60),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期之间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浸润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可以认为Survivin、Bcl-2蛋白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起协同作用,其综合检测对肝细胞肝癌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9.
MAL基因是一个在T细胞分化中晚期表达的基因.许多研究表明MAL基因在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头颈部鳞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或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MAL基因要作为临床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而得到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7和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中Claudin-7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7的异常表达率为72%(52/72),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为66.7%(48/72),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静脉侵犯有关(P均<0.05).Claudin-7和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35,P=0.001).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7和E-cadherin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两指标的联合检测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