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1篇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医学本科教学一直面临着理论与实践不均衡、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近年来,5G和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为医学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机遇。本综述旨在分析5G+AI技术在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基础设施与资源、数据隐私与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医学本科教学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发现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5G+AI技术如何赋能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包括理论课程的在线图书馆应用、AI辅助教学、临床技能中心的5G化等方面,综合考察该技术在推进AI应用、革新医学课程体系、实现仿真模拟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对5G+AI技术在医学本科教学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5G+AI技术在医学本科教学改革中具有广阔前景,可以通过提高教学效果、个性化教学、实现虚拟实践等方式全面推进医学本科教学水平。然而,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还需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培训、数据隐私等方面的挑战。期望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实现医学本科教学更科学、更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2.
CD2 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CTLA) 4与B7的相互作用是T细胞活化的重要调节因子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 ,CD2 8 B7的过度表达是自身免疫性 1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CTLA4可使CD2 8 B7共刺激信号中止 ,是T淋巴细胞活化的负性调节信号。因此 ,运用B7单克隆抗体阻断CD2 8 B7通路或通过加强B7 CTLA 4作用来抑制自身免疫活性T细胞 ,有可能成为治疗该病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43.
艾地骨化醇是一种新型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在1,25(OH)2D3基础上于2β位引入3-羟基丙氧基结构,与其他活性维生素D及类似物相比,具有更强的抑制骨吸收作用。临床证据显示艾地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艾地骨化醇可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部分非椎体骨折风险,并且耐受性良好。艾地骨化醇在我国获批不久,临床经验仍需积累,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编写艾地骨化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国专家建议,以期为我国医务工作者合理使用艾地骨化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4.
我们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腹胀、尿少6年,再发半月,伴意识障碍8小时”于2011年5月26日入院。2005年患者因腹胀、尿少,行B超检查提示肝硬化,脾脏肿大,腹腔积液;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及HCVRNA均阴性,予护肝、利尿治疗,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T2DM患者骨骼肌质量与颈动脉粥样斑块(CAP)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270例,按照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合并CAP组(CAP,n=218)与单纯T2DM组(T2DM,n=52),比较两组骨骼肌质量;再以骨骼肌质量四分位间距分为4组,比较CAP形成等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骨骼肌质量与CAP形成的关系。结果T2DM患者骨骼肌质量与CAP形成有关,骨骼肌质量越低,越容易形成斑块。骨骼肌质量四分位间距4组T2DM患者校正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骼肌质量是CAP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T2DM患者CAP形成的最佳骨骼肌质量截止值为25.35,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70.3%。结论骨骼肌质量降低是T2DM患者CAP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CAP形成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6.
147.
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肾病早期尿蛋白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致2型糖尿病大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尿液小分子差异多肽?方法: ①4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A组)30只和对照组(B组)10只,A组应用高糖高脂饮食6周联合STZ注射(以注射时计为0),诱导致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B组普通饮食;②-6?-2?2?12周末收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尾静脉取血检测血糖;-2?2?12周末收集血样本和肾脏标本?尿液测24 h白蛋白排泄率,血样本测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③将大鼠尿液分为4组:A1组(-2周末时A组尿液,10个标本)?A2组(12周末时A组尿液,10个标本)?B1组(-2周末时B组尿液,10个标本)?B2组(12周末时B组尿液,10个标本)?采用弱阳离子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对各组尿液样本进行尿液多肽谱的采集,应用ClinProTools软件进行生物学比较分析?结果: ①高糖高脂饮食6周联合25 mg/kg STZ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率87%,成模大鼠具有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特点;12周时出现DN相应的形态及功能改变,2型糖尿病大鼠DN成模率67%,死亡率20%;②弱阳离子磁珠联合MALDI-TOF-MS技术检测4组大鼠尿液,ClinProTools软件分析后发现A2组和B2组间多肽谱比较有7个多肽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A2组高表达有4个,低表达有3个?结论: ①利用高糖高脂饮食6周联合STZ成功诱导DN大鼠模型;②弱阳离子磁珠联合MALDI-TOF-MS技术,能获得2型糖尿病大鼠DN早期和正常对照大鼠尿液多肽谱,并有效地鉴定出差异蛋白峰?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OX40和OX40L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32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和25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B细胞的百分率,检测OX40和OX40L在受检者CD4+ T细胞和CD19+B细胞上表达的变化.对OX40、OX40L与FT3、FT4和TRAb的关系作直线相关分析.2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百分率为(34.36±6.73)%、CD4/CD8比值为1.24±0.2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45.60±5.72)%、1.84 ±0.37]明显减少(t =2.634和2.125,均P<0.05),而CD19+B细胞数量为(21.42±3.92)%,较健康对照组的(15.35±3.15)%明显增加(t=2.653,P<0.05).Graves病患者CD4 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水平为(12.92±2.26)%,较健康对照组的(4.19±1.45)%明显上调(t=2.112,P<0.05);CD19B细胞表面OX40L为(15.33±3.75)%,较健康对照组的(8.64±1.73)%表达水平高(t=2.467,P<0.05).Graves病患者经131I治疗后CD4+ 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水平为(7.65±1.64)%,CD19B细胞表面OX40L为(11.50±2.7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2.795和2.393,均P<0.05).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FT3、FT4和TRA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4.53±2.54和20.79±6.05、13.69±4.35和49.65±10.12、11.74 ±6.19和24.78±8.46;t =2.219、2.441和2.293,均P<0.05).FT3、FT4与CD4+ T细胞上OX40的表达呈正相关(r=0.65和0.73,均P<0.05).TRAb与CD19+ OX40L+B细胞呈正相关(r=0.76,P<0.05).结论 OX40和OX40L在Graves病患者淋巴细胞的活化和抗体产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31I治疗不仅通过β射线破坏甲状腺滤泡,同时影响机体T、B细胞免疫功能,促进Graves病好转.  相似文献   
149.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合并肝功能损伤 ,是甲亢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原因可能是甲亢本身或肝炎引起的肝损 ,也可能是抗甲状腺药物 (ATD )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如果不仔细分析其临床特点 ,进行合理的ATD治疗 ,则可影响甲亢的预后 ,甚至产生严重后果。现将本院近 5年来收治的 68例甲亢合并肝损患者 ,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甲状腺功能测定确诊为甲亢患者 68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43例 ,年龄 15~ 67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测肝功能并进行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指标测定 ,其中有明显肝损者 42例 (包括乙…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